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第二百九十六章 魯肅歸心 反攻新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六章 魯肅歸心 反攻新野

第二百九十六章 魯肅歸心 反攻新野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豪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豪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諸葛亮走后,魯肅無言的拿起他留下的那張字條,心中思緒萬千。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這句話一直是魯肅的座右銘,他從一開始就對大漢失去了信心,一入孫營就向孫策提議取大漢而代之。

可是成王敗寇!孫權已經輸掉了一切,中流砥柱被他逼走了,優秀的將軍不是降了,就是戰死了。長江天險也不存在了就連引以為傲的江東水軍也垮了。

此刻的江東還有回轉的余地嗎?魯肅捫心自問了一句。

顯然得到的答案是“沒有”。

曹操和劉備太強了。

手握天下二分之一人口的曹操比孫劉兩家多了一個不可逾越的優勢,另外再加上天子之助,曹操實力足以在短時間內,掃平江東。

而劉備軍中也是人才鼎盛,手下掌控著大漢最富饒的幾處土地,擁有最精銳的戰馬,最強悍的士兵,最富裕的經濟。他們要想掃平江東,也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

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孫權已經沒有了反擊的機會。因為對手太強了,實力根本就不是在一個檔次上的。

魯肅很清楚的明白,失去了交州就等于失去了翻身的機會。可是就算是交州未失,孫家最后能得到些什么呢?

只不過多了幾年茍延殘喘的時間,多了幾十萬百姓的流離失所,多了十幾萬戰士的生命,如此而已。

到頭來依舊是落得慘敗。

國力并非是戰敗的全部因素。

個人的實力也是個中的關鍵。

曹操野心十足,霸氣十足。一句“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是他最真實的寫照。但這又怎么樣?曹操作為今世第一雄主。其才華在漢末眾諸侯之間,無人可與其匹敵,即便是一些謀士在才智上也未必是他的對手。他確實有說這話的資格。事實也征明了這一點曹操從一人一騎逃離洛陽后,從無一兵一卒到現在雄居北方的霸主。當今世上除曹操外,誰還能做到這一點。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不為過也。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風,英難之器在機權干略上雖遜于曹操,但為人折而不撓。百折不屈。在用人之上天下無人出其左右。更可貴的是,他對臣下的那片信任,足以讓天下英蒙為他誓死效力。他的獨特魁力令他帳下匯集了天下英才,在這些英才的全力幫助下,讓他由一個落魄王孫發展成了現在的天下第一諸侯。

而孫權與曹操、劉備相比就略遜了許多。孫權有曹操的雄心壯志卻無曹操的機權干略,孫權有劉備的知人待士卻無劉備的弘毅寬厚和對臣下的信任。

他的野心太大。

歷史告訴了我們,沒有實力的野心家,是不會有好的下場。

孫權今日的落魄只是一個開始,事到如今。已無人可以為孫家力挽狂瀾重震昔日雄風。

這一些魯肅都明白,不然他也不會死守著交趾不放了。

魯肅放下了一切包袱,低頭細細的想著這些年來間接死在他手上的士兵,心中感慨萬千,望著那“天下”二字,想道:“想要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最好的方法就是天下一統。戰爭多持續一年,就會多數十萬的百姓死于戰火中。也許諸葛亮說的不錯,不應該再冤枉的死人了,都是大漢子民,即便是死也要死得有價值、有意義才行。早一年結束亂世就可挽救數十萬的大漢子民。有什么事情比拯救數十萬百姓更有意義?”

魯肅想通了,他原來的志向就是輔佐孫家,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可是事與愿違。他的志向連番受挫。自知無力回天的他為無法改變孫家的命運而心如死灰,不愿被擒就想到了以死來尋求解脫。不過由于被龐統逼迫,不得已才答應投入劉營,現在他又有了新的夢想,更高的期望,整個人也頓時神采飛揚起來。全無原先的落魄。

第二日,魯肅就精神煥發的出現在了議事廳,廳上諸葛亮、龐統對望了一眼,會心的笑了一笑。

全軍在合浦郡修養了六日。

這日,議事廳里。

諸葛亮微笑問道:“子敬乃江東先輩,一呼百應,現大事已定,交州已是我軍囊中之物。如今是留守交州還是隨亮共往九真郡?”

魯肅知道他的用意,也為了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殺戮,便決定同去九真郡。再說既已真心降了劉備,當然要為漢室出力,盼望早日使劉備一統天下為民造福。便答道:“肅既以心許秦侯自愿為秦侯執鞭隨鐙,施犬馬之勞。”

諸葛亮微微一笑,立即拔令在手,大聲呼道:“子龍將軍聽令!”

趙云肅然而起:“末將在!”

“將令一支,領兵兩萬五千為頭隊正先鋒,文聘、陳武為副將,魯肅為隨軍參謀同往九真郡進發!”

“是!”趙云、魯肅等將出營,點齊人馬,做戰前準備。

次日后,大軍再度出發。一路上日行夜宿,遇水架橋,見山開路,虧得魯肅是頭隊先鋒,所逢關寨見大軍一到,無不出關拜迎,一路并無阻隔。此話暫且不提。

且說,樊城太史慈自從在半道奇襲了夏侯淵后,就遭到了夏侯淵接連不斷的反擊。由于樊城并非堅城,樊城城墻屢屢失守。幸有太史慈英勇果敢,黃敘“神箭營”箭利無雙,次次奪回失守的城墻。

太史慈看著時光飛逝,夏侯淵的大軍上個月日日猛攻不迭,四周都是曹軍,消息隔絕,不知諸葛亮現在何處,軍中戰況如何,年前能否趕到?因此大有度日如年的感覺。他天天遙望荊州,只盼望大軍早日前來營救,殺退曹軍。

“將軍,我軍前去求援的士兵通通都被夏侯淵給殺了,無一人逃脫得出。”黃敘擔憂的說道。

“沒關系!”太史慈微笑地拍了拍黃敘的肩膀,說道:“夏侯淵最近只是圍而不攻天天在城前罵陣,肯定是戰況有所轉機。對方已經沒有將我們一口吃掉的打算。只要我們再堅守一段時間,援軍一定會到來的。”

黃敘點了點頭,這一句話他已經聽太史慈說了好幾遍了。不置可否的笑了一笑,心里也盼望著援兵的早日到來。

曹將夏侯淵就在離樊城不遠的唐子山上,因見太史慈堅守不戰,他今日命孫禮討戰。明日又派夏侯德罵陣,后日又自領大軍攻城。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沒有一天安寧過,但仍是奈何不了太史慈。

據連日來路上的探子報告,羅靈風、諸葛亮、龐統相繼都取得了勝利。諸葛亮和龐統不傀是曹操心憂的人物,果然有好計謀,他們逢關必克有將必降。荊州、交州都快成了劉備的囊中之物。眼看劉備軍的捷報頻頻,而數月前的戰敗,是他生平第一次慘敗,可是曹操又不讓他強攻樊城出心中這口惡氣,心頭很是煩躁。

不過,更令他擔心的是。這十來天派往柴桑這路的探子,竟一個也沒有回來,確實太匪夷所思了。

夏侯淵即便再高傲也不敢在羅靈風面前生出高傲之心。他一身最佩服的人就是曹操,而羅靈風卻是曹操最頭痛的人物。因而他再自大也不敢小瞧于羅靈風。

正心急間,外頭傳來曹操的書信。

夏侯淵對曹操敬愛有加,一聽是曹操的信就立刻走到帳外,由傳令兵的手上接過信箋,仔細看了一遍。

夏侯淵大笑道:“好一個羅麟,居然將主意打到了新野,看我怎么收拾你。”

夏侯淵大笑過后。下令道:“全軍徐徐撤退退,‘飛云騎’全體上馬,隨我飛奔新野。文則領‘青州兵’在中軍接應。德達(孫禮)你領后軍押運糧草。”

“飛云騎”正是夏侯淵親自訓練的奔襲騎兵,可三日五百,六日一千速度快得令人恐懼。

正如曹操所料,羅靈風確實打著襲擊新野的計劃。他早已潛“影衛”潛伏在夏侯軍的營帳外,只要是由營中走出的寨門一律都被監視了起來,一但發現可疑人物立刻將他們截住斷了夏侯淵在柴桑的消息來源。

再讓周泰、凌操、凌統由竟陵出兵,直插新野。

曹操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他并非是為了宛郡而出兵的,他的真正目的有兩個。一、就是牽制劉備的發展。第二個、那就是巴結孫權,顯然巴結孫權才是重點。

當年,羅靈風分別將曹操、劉備、孫權比喻為虎、獅和狼。現在的孫權就是一頭惡狼,一頭對劉備痛恨入骨并且是受傷的惡狼。

曹操這虎就在狼最需要關懷的時候,給他支援,讓他恢復元氣,從而取得狼的好感。等到適當的時候,再邀狼一起去攻獅。狼對獅痛恨萬分,這一戰,他必然會全力以赴,不死不休。而虎就可以在獅被狼咬傷的時候,發起雷霆之擊將獅一舉擊垮。最后虎再來收拾奄奄一息的狼。

因此,曹操在徐庶引渠護城后,就未對宛郡發起過攻擊。也是因為如此,曹操不會和劉備軍在這個時候拼個你死我活。

換句話說就是只要新野一落,夏侯淵也只有撤退一途了。

新野城。

兩萬士兵對著新野小城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一架架云梯高高架起,凌統指揮著五千士兵對著新野發起了一波一波的攻擊。

新野城在凌統的猛攻下依舊屹立不倒。

周泰讓凌操再領五千士兵前去支援,只留下了九千背插兩桿長槍,腰掛一把戰刀的士兵和一千弩手。

隨著兵力的投入,攻上新野的士兵也越來越多。

周泰望著新野,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突然他覺得腳下有些顫動,微微有聲音從不遠處傳來,周泰的身心一瞬間繃緊。

多年的戰場生涯告訴他這是戰馬奔襲的聲音。果然,沒過多久就傳來了斥候的消息:有一支軍隊正飛快的向他這邊奔襲而來,人數大約在一萬左右。

周泰并不驚慌,只是引著余下的一萬步卒前去迎戰。

一萬步卒對一萬騎兵勝負一望可知。騎兵無論在機動還是力量上都占據了決定性的優勢。不過,事事也非絕對。

正當夏侯淵指揮士兵突擊的時候,跑在前頭的騎兵各個從馬背上翻了下來,摔倒在地上。

原來,羅靈風早就為此次攻城準備了五千弩兵。

羅靈風從來不小看曹操軍中的任何一個謀士,如此。他從不會自大的認為他的計策不會被他的對手看穿。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每每都會準備一些有可能會發生的異變的應用道具。這一千弩手正是有這種妙用。

他知道即便是識破了他的計策,曹操也不可能會發兵救援新野,唯一能救援的只有夏侯淵的回軍。而夏侯淵這位急速將軍早已名揚天下。值得夸耀就是他練的騎兵。救援新野,刻不容緩。夏侯淵肯定是動用他的騎兵,總不可能跑著來支援。所以由一開始,羅靈風就已經作了兩全的準備。

夏侯淵猛的心頭一沉,立刻就醒悟過來,急忙命士兵左右分散包抄夾擊。他打算以騎兵的速度避開弩兵的直線攻擊。

周泰微微一笑。從容的將士兵聚攏,分為兩隊。

見了這一舉動的夏侯淵,想道:“這家伙嚇壞了是吧?居然將士兵靠攏讓我軍踐踏?”當下也不管那么多,兩支包抄的軍隊對著周泰軍猛沖了過來。

不過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

只聽周泰大喝一聲:“長槍,射擊!”

一千桿長槍對著夏侯淵軍呼嘯而去。

長槍所形成的密密烏云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凄厲地嘯叫著,無情的刺入了飛云騎中。

無奈的速度飛快的騎兵避無可避。仿佛就是以自己的胸膛迎向長槍一樣中槍的士兵紛紛落馬,始料不及的騎兵毫不留情的撞上了前頭的騎兵。

不等對方反應,周泰下了二次投射的命令,長槍所到之處無不發出驚恐凄愴的慘叫聲。由于飛云騎主要的任務就是奔襲,是屬于輕騎兵種類的他們各個身上只有一件皮甲。皮甲的防御能力差到了極點,往往一桿長槍可以刺穿兩個人的胸膛。

夏侯淵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一切都是事實。只是短短的幾杯茶的時間,自己就有近千名士兵就這樣倒下去了,完完全全失去了戰斗力。這可是自己那令天下顫抖的飛云騎啊!

五輪,整整五輪的長槍拋射,夏侯淵有如進入了噩夢之中,還未交戰就有兩千士兵的傷亡。要是以前,即便是打死他,他也不會相信這個事實。

夏侯淵渾身氣得發抖。怒喝道:“全軍分散,百人一組各自為戰。”

夏侯淵很快就找到了應對方法。

不過他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周泰也跟著喝道:“圓形陣法——槍陣!”

所有士兵各自圍成一圈,圈外圍是一層蹲在地上的補刀兵,而補刀兵后方是一群人頂著人,槍架著槍的士兵。

夏侯淵不明白此陣的奧妙,現在他也管不了那么多,只是呼喝著讓騎兵沖鋒。

正當騎兵接近長槍的時候,那圈外的補刀兵前邁了一步補刀將前頭的騎兵的馬腿給斬斷了。少了一截腿的馬立刻斜著倒了下去,撞上了身旁的同伴。即便個別向前傾斜的馬匹,也被十幾桿長槍頂了起來。百人一組的騎兵,他們的沖擊力根本就不足以沖破這以長槍和人搭建成的高墻。

沒有沖擊力的騎兵作用并不比步兵強上多少。馬上的他們立刻就成為了在陣中間那千名弩兵的箭靶子。

夏侯淵毫無辦法應對,普通的沖擊力根本就無法突破由近九千人組成的槍陣。若是將兵力聚集在一起,又怕對方的標槍。此刻他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千弓箭手,只要有一千弓箭手他就可以將槍陣的士兵當成箭耙子,輕易的破去。

這時,西方沖殺來了一支軍隊。原來,在夏侯淵和周泰交手的這段時間里。凌操、凌統已經攻下了新野。

此刻凌統在領著四千多士兵前來支援。

夏侯淵苦澀的搖了搖頭下令撤兵。

周泰等人也不追趕,回新野去了。

這一戰周泰這萬名士兵的傷亡才不過千人然而夏侯淵的萬名騎兵卻足足損傷了三千五百多名戰士。

光陰荏苒,轉眼又過了一個月。

此刻,諸葛亮、龐統已經一統了交州,山越王潘臨也降了劉備,大戰也就此告了一段落。

羅靈風留下了甘寧、張翼、黃權三位將軍鎮守柴桑、豫章這一段防線,趕往襄陽。諸葛亮,龐統也在前往襄陽的路上。

曹操的目的也已經達到,離開了宛郡,回鄴城去了。


上一章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