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第二百八十五章 凌統歸降 強攻南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凌統歸降 強攻南郡

第二百八十五章 凌統歸降 強攻南郡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豪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豪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好厲害!三弟!戰前為兄認為此戰三弟贏的可能性很小,最多也是兩敗具傷。沒想到你居然能夠重創江東水軍,這太不可思議了。”周瑜對羅靈風能夠打敗江東水軍一事,顯得有些吃驚。在他的眼里江東水軍在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兵力全占的情況下,羅靈風這一戰幾乎是沒有可能獲勝的。他的打算就是讓劉備水軍和江東水軍打個兩敗俱傷,讓江東水軍在短時間內散失元氣,再出陸兵征服江東。他沒有想到羅靈風在處處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居然能夠獲勝,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羅靈風見周瑜一臉的驚奇,笑道:“麟早知道要想趕上江東水軍的戰斗力,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做到的于是在日常的訓練中,弟都是將他們混合在不同的陣法中進行訓練。以求在陣法的輔助下克敵。此戰,陣法作用頗大。若無陣法困敵,此戰必敗也。”

周瑜又問了大戰的經過。

羅靈風據實以告。

周瑜聽了不由為羅靈風的大膽而感到震驚,這種打法實在是太險了。若是走錯一步或被看出任何端倪,那羅靈風必然會成為階下囚。畢竟他在瓜分江東水軍的時候,同時也在瓜分著自己的實力。

此戰能勝,最大的功勞就是運氣。

“太冒險了。”周瑜只給了這么一個評價。

羅靈風卻不以為然的說道:“不冒險,根本就不可能重創江東水軍。江東水軍不受到致命的打擊,我們無法失心的在柴桑呆下去。”

“這倒也是!”很意外,周瑜也同意了羅靈風的這個說法。

“對了”羅靈風突然想起了程普。神色遺憾的道:“程老將軍已經自刎陣亡了。”

“我知道”周瑜有些難過的點了點頭。自從周瑜知道羅靈風讓步鴛舉全寨之力,攻打程普后方的時候,他就已經算到程普氣數已盡了。

一時沉默,周瑜勉強的笑道:“三弟這時說這個事情,是想問瑜有什么辦法可以收復其余老將,是嗎?”

羅靈風點了點頭,他也不愿在這個節骨眼上提這個不愉快的話題,不過若是孫家其余二老能歸降,那對平定孫家來說。絕對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歷史上張飛就是因為收降了西川資格最老的將軍嚴顏才得以一路隘口,城鎮望風而降。若能收得其余二老,平定江東就非常容易了。

周瑜搖頭道:“不可能的,即便是大哥親自出馬也辦不到!”

羅靈風問道:“為什么?不可能吧?大哥在江東的威望,可是無人可比地。”

周瑜道:“孫家三老,都受過大哥父親文臺公的大恩,三老答應了文臺公,這輩子以孫家為主。用生命來捍衛孫家的尊嚴,為孫家建立不世霸業,孫家三老只效忠孫家。他們的忠心無人可以撼動的。”

羅靈風聽了也只能可惜的直搖頭。

周瑜岔開了話題,回到了正事上來,“現在的局勢一片安好,百戰百勝的江東水軍突然遭此大敗。士氣一定大跌。現在我們只要壓住江東水軍的氣勢,江東水軍暫時不足為懼,等拿下荊州后,占據了長江上游的天險,江東水軍就無法發揮它的作用,孫權就只能聚集力量,重新開始訓練陸軍了。”

羅靈風微笑的點了點頭。

羅靈風還有公務要辦,只是和周瑜聊了幾句。就告別而去。

來到了議事營帳,對諸位有功的將軍說了些表揚的話,就吩咐士卒將凌統帶上來。

刀斧手押著凌統上堂。

羅靈風傳令設座,起身到凌統跟前,口氣溫和地說:“屬下無知,讓將軍受苦了,在下替你松綁。”

凌統頭一擺并不理睬他。

羅靈風親釋其縛,盛情邀道:“凌將軍,請上坐!”

凌統仍然毫無表情,任憑羅靈風推著自己坐下。

羅靈風回位笑道:“江東水軍已敗,柴桑郡以歸我軍所有。江東門戶已經大開,不需數年,我主秦侯必可領鐵騎踏平江東。若將軍來歸,我主決不會虧待將軍。”

凌統道:“統侍奉吳侯數載,所受恩祿非車載斗量所計,忠臣理應全忠到死豈可再投別主?”

帳下步鴛出言道:“將軍此言差矣!自古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杰,今天下明主唯有吾主秦侯也;將軍兵敗被縛,我軍待之如上賓,此等襟懷,曠古罕見。將軍誠能棄暗投明,上可顯耀祖宗,下可全一身之功名性命,豈不美哉?”

凌統傲然道:“好男兒殺身以全忠義,固所愿也,豈能為功名所累,干出背信棄義之事。”

羅靈風想了想,道:“凌將軍,自古以來,忠分二等,所謂大忠與小忠。大忠為公小忠則為私。高祖劉邦伐無道,誅暴秦,開創大漢基業;王莽作亂,光武帝復國南陽重興東漢;如今曹操誅殺天子,另立豐靈侯為天子,挾于鄴城,劉皇叔奉詔討逆,再整漢業。為此,我主數次與國賊曹操決生死之斗。前不久還差點喪生于曹賊之手。可逆臣孫權,不但心無大漢,數次與篡國之賊連手,對抗我軍伐曹義師。曹操國賊,孫權也可謂國賊也。黃州太守、武昌太守、建昌太守皆知大義、識大體,聞風而歸!……此皆大忠,可以名標青史。凌將軍受孫權厚恩,理當報效孫權,不假,忠義之人理當如此。然興漢乃是大局豈有大漢衰而孫權興之理哉?正所謂巢覆之下,焉有完卵?凌將軍廢大義而遁循小理,乃大錯也。即便忠心孫權也不過是小忠、愚忠。豈可與大漢忠臣相比耶!更何況孫權也是漢賊,為區區小忠而放棄大忠、大義。在后世只會留下千古罵名。你死后有何顏面面對凌家的列祖列宗。難不成你死后,對著凌家的列祖列宗高聲說:我是國賊手下的一員大將,幫助國賊助封為虐,殘害大漢百姓嗎?”

凌統汗如雨下,羞傀難當,強辯道:“你等既為振興大漢而來,理當廣施仁義,緣何將我爹關入獄中受苦!”

“凌將軍此話嚴重了。吾主向以仁義待人,麟也非殘暴之徒。豈肯枉殺大漢有用之人,將軍必是道聽途說,此言不足為信。凌老將軍才德無雙,麟敬重都來不及,安能害之。”

凌統本就是隨口強辯,他覺得遭到生擒的敵將,關入牢中,受鞭打之刑。此乃屬正常之事。可是羅靈風這么一說,凌統立刻就道:“父親大人真的沒有受過刑?”

羅靈風早就知道凌統對父親極為尊重,而凌統又是一位驍將,那里會動凌操一根毛發,當下點頭。嚴肅道:“凌老將軍一直在府邸修養,別說凌老將軍毫發未傷,凌府上下,上到老小,下至草木,絲毫未動!”

凌統聞之,心生感激。低頭沉思,權衡著利弊,覺得劉備以振興漢室為目標,必能坐鎮天下,是個英明君主。孫權雖然有才有智,但不如曹操、劉備多矣,早晚要被人取代。如今劉備為諸侯之首,若取得荊州和交州后,天下就有一半在劉備的手上。江東與其被別人取代,倒不如助劉備成天下,助漢復興,名正言順,無可指責。

想道這里,凌統終于想通了,便說道:“若要在下歸降,除非應允一件事!”

羅靈風笑道:“只要凌將軍不強人所難,別說一件,就是十件、百件,只要麟力所能及的,麟必言聽計從,萬死不辭。”

“吳侯對統有恩任何伐江東的戰役,統決不參加!”凌統提出了他的條件。

羅靈風心笑道:“江東已是秋后的螞炸,蹦達不了幾天了。有你沒你都是一個樣,并沒有什么區別。”于是便道:“此乃小事,麟可以做主!”

凌統聽了,不在猶豫,便起身向羅靈風跪下,拜道:“軍師在上,凌統愿降。”

羅靈風忙俯身將他攙起:“凌將軍歸漢乃是大漢之大幸,速速請起!……來人為凌將軍設座!上酒宴!”

凌統也是豪爽之人,見在座的這些名震四方的大將,毫無半點架子,很快就融入了環境中。

酒恬耳熱后。

凌統道:“聽聞軍師還擒到一員大將,為何不說服他為秦侯效力?”

羅靈風喜聲問道:“另一員大將乃廬江安豐人丁奉,丁承淵公績莫非有法讓他歸降?”

凌統搖頭道:“承淵雖年幼,但武藝高強,謀略出眾。深得大都督的看中,經常將他帶在身旁教之兵法韜略。其統兵之能猶在統之上。”

羅靈風道:“麟也知道丁奉之能,不過其家小都在建業。麟自覺無法說服他。只好讓士卒好生伺候著,等到有利的時機再去說服,不然只會惹對方反感。”

凌統點了點頭,轉眼又和眾人打得火熱。

宛郡城中。

關羽輕拂著他那長須,望著遠處,丹鳳眼中露出了奇怪的神情。

“元直,你可知曹操此等做法,究竟想要干什么?”關羽問道。

徐庶皺眉道:“曹操此舉,必有用意!庶一時間也無法預料前不久,庶也將戰況告訴了孔明,讓他也來猜想一下,至今還無消息傳來。不過只要我們死守宛郡,等靈風破江東水軍,收降陸遜后,曹操自然會退去。”

關羽點頭稱是。

“報,昨日凌晨,曹軍大將夏侯淵突襲新野,新野太守陣亡!”正當關羽和徐庶閑聊的時候。一位傳令兵告訴了他們一個不好的消息。

關羽問道:“這是何意?”

“原來如此!”徐庶大悟,雙眉漸漸皺了起來,道:“曹操打算取新野,攻樊城,直逼襄陽。若曹操兵臨襄陽城下,孔明必然要回兵增援,孔明若回兵,南郡則有喘氣之機,南郡太守呂蒙才智過人,他定然會利用此機會調動荊州人馬反攻靈風,屆時靈風必將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

關羽向來敬重羅靈風,聽了徐庶的話,急道:“那應該如何是好?不如讓孟起領大軍一支,前去支援?”

“不可!”徐庶搖頭道:“曹操用的是‘一石二鳥’之計,他們也打算將我軍誘惑出城,好減輕日后攻城的壓力。我們的任務就是鎮守宛郡,靈風,孔明之智都在我之上,他們也許有方法應對。就算是此次征討荊州失敗,宛郡也不能失。不過……我們倒可以將計就計,好好殺殺曹操的威風。”

說著,徐庶的雙眼閃過一絲利芒。

諸葛亮軍營。

諸葛亮這時也由傳令兵的口中得知了曹操已攻下新野的消息。

諸葛亮聽了消息后,只是笑了一笑,并沒有做多大的反應,思考了片刻,就決定強攻南郡,只有破了南郡,荊南才會投降。

有了決定后,諸葛亮就下令部分士兵在山中大勢開采巨石,并修書給永安、白帝的嚴顏和張任兩位將軍,讓他們領兵速來南郡城外集合。

三日后。嚴顏和張任已經到達。

諸葛亮升帳議事文武官員,各在兩排。

諸葛亮下令,命趙云領“飛羽弓騎”過長江入江南在荊州各個城池游蕩增加荊南各城的壓力。再命文聘領五十輛“轟天雷”對北城發起猛攻。嚴顏和張任合兵一處,在南郡北城外駐扎,用來抵御南郡城中出來破壞“轟天雷”的士兵,最后再命馮習將所有船只全部停到夏口,不讓一個南郡士兵奪船離去。

下令后,諸葛亮留下了趙云,對他道:“子龍,靈風已經大破了江東水軍,他的任務幾乎已經完成了。我們也要趕上他的進度,此次前住荊南,萬事小心。荊南雖然兵重,但不敢出城與你們交戰,你的任務只是在各個城的外部徘徊一陣就離去。讓荊南的各個城主疑神疑鬼,都懷疑對方已經暗中投降我軍,屆時,只要一拿下南郡后,他們彼此不信任,自然會搶著歸降。”


上一章  |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