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僅放置最近瀏覽的10本書籍
是空的
位置:
《》
背景:
默認10pt
滾動速度:
雖說祿東贊往外走,但他走到了大殿的門口時,卻是停下。然后,又再度轉身看著李世民,道:皇帝陛下,你真的要任由太子胡來嗎?
李世民大袖一拂,道:朕已經說了,太子的決定,就是朕的決定。太子既然安排了,那么這就是我大唐的安排。
祿東贊握緊拳頭,道:皇帝,你會后悔的。
李世民道:朕不會后悔,反倒是你會后悔剛才停下來威脅朕。
來人。
李世民直接吩咐一聲。
頓時,就有甲士進入了大殿中。
李世民道:把祿東贊給朕拿下。
士兵立刻就應下。
這進入的士兵,把祿東贊夾住,使得祿東贊再也無法動彈。
祿東贊臉上雖說有怒容,但他神情卻不曾有半點的慌亂,沉聲道:皇帝陛下,我是吐蕃的使臣,代表了吐蕃而來。正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更何況,我吐蕃還不曾宣戰,你如今,就是要直接殺了我嗎?未免,也太霸道了吧。
李世民道:朕何曾說了,要殺你?
祿東贊沉聲道:那么皇帝陛下,安排人拿下我,那是什么意思呢?
李世民道:朕之所以要拿下你,原因很簡單。你一個吐蕃蠻夷小國的使臣,竟然敢在朕的面前大放厥詞,敢在朕的面前猖狂。如果不給你一點顏色看,你倒是認為我大唐,是任你來往的地方。我大唐,善待每一個帶著善意而來的人。可是你祿東贊,開口威脅。所以你,必須要得到應有的懲罰。
祿東贊說道:皇帝陛下,你如此行徑,太過于霸道了。消息一旦傳出,那么各國的人,必然是要瞧不起大唐的。大唐,不過如此。
李世民道:我大唐的實力,我大唐的名聲,不是靠他人評價出來的,不是靠他人吹捧尊奉出來的,而是靠自身打出來的。如果我大唐的實力,遠遠不足,那么你吐蕃等各蠻夷國都,早就已經猶如附骨之疽來了。因為我大唐實力強,所以吐蕃才不敢放肆。
祿東贊,你的話術,對我無用。
你今天,必須得到懲罰。
李世民說道:把祿東贊給朕拖出去,杖責三十軍棍。
甲士立刻得令。
隨著甲士把祿東贊帶下去,片刻后,大殿外面已經有砰砰的杖責聲音傳來。與此同時,祿東贊的慘叫聲,也隨之響起。
伴隨著這樣的慘叫,祿東贊的咒罵聲音,也不斷的響起。
事實上宮中的杖刑,也是有講究的。
如果是打得厲害,別說三十軍棍,就算是十軍棍下去,也能打得人皮開肉綻筋骨受傷。如果是打得講究了,每一軍棍下來,都僅僅是打在了屁股表皮上,僅僅是皮膚受傷。
而如今,那是真正打。
祿東贊挨了六七軍棍后,屁股已經開花了,甚至于,已經是屁股的筋骨疼痛。
被打得無比凄慘。
三十軍棍結束后,祿東贊都已經是奄奄一息,屁股上盡是傷。
這一刻的祿東贊,已經無法動彈。
祿東贊身邊的隨從這才過來了,把祿東贊背起來,便亦步亦趨的離開了。而朝堂中,氣氛已經多了肅殺之氣。
因為和吐蕃徹底鬧僵了。
長孫無忌站出來,開口道:陛下,如今先拒絕了吐蕃請求聯姻。旋即,又杖責了祿東贊。把祿東贊打了個半死。這一情況傳回了吐蕃后,吐蕃肯定會開戰的。我們如今,需要做足準備了。單單是邊境的防御,不足以應對吐蕃的傾巢而出。
李承乾主動站出來,道:父皇,兒臣請求前往邊境,和吐蕃一戰。兒臣不懂軍事,所以不指揮軍隊作戰,但是兒臣,愿意前往學習。
李世民聽到后,心中快速的思考著。
李承乾跟著王燦學習,彌補了很多的弱點,尤其在體驗民情上,尤其在個人的思想上,有了飛躍式的提升。甚至于王燦給予李承乾的世界地圖,更是讓李承乾有了本質性的變化。
可實際上,這還是有缺陷。
李承乾沒有戰功。
一個皇帝,單單是太平盛世的皇帝,要震懾住驕兵悍將,沒有一定的實力,肯定是不行的。而這樣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前往前線參戰,看到戰事的推進。
李世民頷首道:太子的請求,朕準了。此役和吐蕃開戰,由李靖領兵。
李靖,是大**神。
那是大**方的柱石。
即便是秦瓊、程咬金這些人,在李靖的面前,那完全不夠看。而李孝恭、李神通這些宗室,雖說影響力巨大,和李靖之間,依舊有著巨大的差距。
李靖聽到李世民的話,便立刻上前行禮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會打好和吐蕃的這一戰。不僅如此,臣一定會照顧好太子,不讓太子犯險的。
李靖作為軍中的老臣,心思細膩,且極為縝密。他一聽李世民的安排,尤其是讓他前往,必然是要照拂李承乾的。
李世民頷首道:藥師,朕就交給你了。
李靖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會照拂好的。不過這一戰,臣倒是認為,可以請王燦王先生隨行。如果有王先生在,那么太子的安全,更是無虞。
不可能!
李世民想都不想,直接回答。
李世民見李靖一副不理解的樣子,解釋道:藥師,如今王燦的妻子,剛剛懷孕了。他如今妻子有孕,絕不可能離開的。尤其王燦和一般人不同,他不慕名利,而且也不屬于朝廷的官員。要讓他前往,那是不可能的。
頓了頓,李世民繼續道:換做是平常時候,或許還行。但這一次,肯定是不行的。
李靖點了點頭,便不再多言。
李承乾道: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不會多事一定不會干擾的。
頓了頓,李承乾繼續道:至于先生那里,我會親自走一趟的。雖說先生不會親自去吐蕃,但是先生肯定有所照拂的。
在李承乾的眼中,王燦就是無所不能的存在。
是極為厲害的。
所以,他相信王燦。
李世民又和眾人處理政務,待朝政結束后,李承乾沒有回東宮,而是徑直往永興坊的王家去。他是府上的常客了,根本不需要稟報,徑直就來到了后院王燦的書房外。
李承乾上前敲響房門,道:先生!
進來!
王燦的聲音自書房中傳來。
李承乾進入后,恭敬向王燦揖了一禮,便坐下來,說著在宮中的事情。李承乾說了對吐蕃的態度,也說了對祿東贊的處置,以及最后要對吐蕃出兵的事情。
王燦聽完后,笑道:去吐蕃看一看,倒是不錯的。你如今雖說是太子,但實際上,缺乏了歷練。甚至于,你更是缺少了對天下的了解。大江南北,風景各異,百姓的情況也不一樣。你去吐蕃走一遭,也能了解到地方的情況。
李承乾道:請先生放心,弟子明白的。
頓了頓,李承乾繼續道:不過弟子這一去,卻是心中有些忐忑,因為畢竟不曾去過。所以來見先生,懇請先生指點。
王燦聽到后,點了點頭。
李承乾如今的確是不錯,懂得詢問,懂得請教了,這對于一個即將成為君王的人來說,其實并非什么壞事情。
王燦說道:行軍打仗上的事情,我沒有什么好說的。因為李靖在這方面,本就是行家,甚至我未必比李靖厲害多少。
李承乾道:先生說笑了,在弟子的眼中,先生便是無所不能的。
王燦笑了笑。
他知道短短時間對李承乾的影響,是巨大的。當然,王燦如今有系統在,所以王燦這里,的的確確是能有諸多的手段,在李承乾的眼中是無所不能的,那也不意外。
王燦繼續道:不過我在軍事上,無法給你什么指點。但是,關于往西域吐蕃去,我倒是有一點,可以指點你的。
李承乾道:請先生賜教。
他這一刻,內心激動了起來,因為如果有了王燦的指點,那么對于他去西域,幫助必定是極大的,此行去西域吐蕃也就能順利許多。
王燦說道:青龍寺的主持方丈普濟,佛法精神,而且武藝高強。他如今,致力于推廣佛法,所以你可以前往去見普濟,請他帶著其余的人一起,隨你前往吐蕃。只要他們隨行,雖說他們有所求,雖說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的存在,能幫到你很多。
頓了頓,王燦繼續道:昔日,你父皇征戰時,有少林寺僧人助陣。如今,你如果能請到他們一起,那么也不失為一樁佳話。
李承乾的內心,快速的思考著。
王燦的提議,他自是不會反對的,尤其李承乾也知道一些消息,聽說普濟、玄照這些人,曾經和王燦做對,但最終,卻是被王燦收服了。
有這些人,他有了護衛。
而且有了這些人,能逐步的向吐蕃滲透,這種利用宗教滲透的方式,那也是極為不錯的。
李承乾鄭重道:先生的提點,弟子記下了。
王燦和李承乾又說了一些話,李承乾便告辭離開,往青龍寺去。
小提示: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上一頁,您還可以
1、本站會員登錄后,將免費體會到最順暢的閱讀方式[最少廣告]。
2、注冊本站會員,將《》加入書架,可以通過書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