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作者:東一方書名:
時間一天天的流逝,天氣涼爽,王燦沒什么事情做,便整日呆在軍中,巡視著軍中士兵的操練,以及和郭嘉一起,了解各路諸侯的詳細情況。
這段時間,劉備倒是不曾來了,他在王燦這里碰壁后,便不再來拜訪。尤其劉備清楚,王燦對關羽、張飛感興趣,更不愿意和王燦接觸。
反倒是曹操,來過幾次。
曹操看人的眼睛,那也是極為毒辣的,一眼就看出郭嘉的不凡。他和郭嘉攀談一番,意圖引起郭嘉的注意,可惜卻一無所獲。
最終,曹操不了了之。
王燦也得了一些袁紹的消息,袁紹已經在來的路上,身邊更有諸多文臣武將云集,尤其許攸、逢紀等人,已經在袁紹身邊出謀劃策。
不過袁紹如今,還只是渤海太守,不曾是冀州牧,畢竟如今的冀州牧是韓馥。
只是韓馥此人敬畏袁紹。
韓馥雖說也是名士,但恰因為他是名士,更了解袁家的影響力和實力。尤其袁紹本身,那是要資歷有資歷,要能力有能力。雖說是渤海太守,可實力極強,很不簡單。
這樣的人,韓馥不敢招惹。
不過對袁紹的實力,王燦倒是沒怎么放在心上。袁紹雖說有名望,更有謀臣猛將,實際上,袁紹的實力也有限。
這一日,抵近上午巳時。
郭嘉急匆匆進入營帳,稟報道:“主公,袁紹到了。他一抵達后,所有的諸侯,便已經到齊。如今,袁紹和曹操共同發起倡議,召集所有人集合。集合的地點,就在袁紹的營地內。”
“終于來了!”
王燦站起身,眼中盡是銳利神色。
聯軍抵達虎牢關,也有一段時間,時至今日,都不曾集合。
袁紹到了,眾人才集合。
對于袁紹,王燦可沒有什么好感,這位主兒一貫是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
王燦道:“奉孝,走吧,隨我走一遭。”
“喏!”
郭嘉拱手應下,隨王燦一起離開。
兩人出了營帳后,便徑直往袁紹的中軍大帳去。
如今袁紹的軍營,已經是駐扎妥當,其軍中士兵,一個個都雄赳赳氣昂昂的,頗為精銳。其士兵的人數,不亞于一萬五千人,實力很是不凡。
在王燦進入時,曹操、劉岱、王匡等人,都正往袁紹的中軍大帳去,一個個交頭接耳議論著,臉上神情頗為輕松。
仿佛袁紹來了,他們有了主心骨一樣。
這是袁家所帶來的影響力。
袁家四世三公,其影響力非同一般。
事實上,除了袁家外,還有弘農楊氏,也是一樣的官宦世家,四世三公,甚至不亞于袁紹的袁家。弘農楊氏,如今的太尉楊彪,便是楊家的掌舵人。
不過董卓秉政后,楊彪已經被打壓。
楊彪唯一的缺點,是如今袁紹正當年,且闖出了名聲,可楊彪的兒子卻沒有闖出名堂,還是一個上位成年的小青年,缺少了機會。
王燦不急不躁,他到了營帳中后,卻是徑直往營帳中內走去。他走到左側的最前面一個位置,這位置坐著的人是袁術。
王燦居高臨下,就這么看著袁術。
被王燦盯著,尤其袁術曾經被王燦痛揍了一頓,對王燦有心理陰影。
袁術咬牙說道:“王燦,你意欲何為?”
王燦淡淡道:“你官職比我低,有什么能耐,坐在第一個位置。”
說完,王燦擺了擺手。
袁術聞言,面色頓時就大變,咬牙道:“王燦,你別太過分了,這是我先來的。”
王燦抬頭看了眼坐在主位上的袁紹,說道:“座次的排布,是靠先來后到嗎?若是如此,不如你讓袁太守做到末席去,怎么樣?”
袁紹聽到后,眉頭微皺。
怎么扯到他了。
對于王燦,袁紹是知道的,因為當初安排陶謙擔任徐州牧的事情,他也是有所參與的。只是沒想到,陶謙中途就消失,尸骨無存,導致根本尋找不到。
以至于,王燦一直在徐州。
袁紹并沒有開口,這事情不值得和王燦說話。更何況,這是王燦和袁術的事情,和他沒有多少關系,他不需要去管袁術,靜觀其變就是。
袁術看了眼袁紹,再看了眼王燦,咬牙道:“王燦,當著諸公的面,你莫非要行兇不成?”
王燦說道:“行兇肯定是不會的,我王燦,絕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尤其諸位先后來的人,也有官職頗大的。如果單純的因為先來后到,就安排座次,這樣做也衛勉不合適。所以,你乖乖的起來,省得我動手。你是知道我的,縱然是當著眾人的面,我也會動手。我倒要看看,誰打算和本官掰腕子。”
袁術的面色,登時大變。
王燦這么說的意思,擺明了是故意針對他。
這是故意為之。
袁術環顧周圍,意圖找尋幫他說話的話,奈何,一個人都沒有。他最后的目光,落在了袁紹的身上,卻見袁紹直接就轉過頭去,根本不搭理袁術。
這一刻,袁術孤立無援。
“我讓你!”
袁術哼了聲,起身就退開。
隨著袁術的退開后,他身后的護衛也隨之讓開。
王燦一撩衣袍,便坐下來。他臉上的神情,很是輕松,目光掃過眾人。雖說時隔多年,不曾見過這些人,但實際上,他幾乎都是認識的,畢竟這都是老相識。
王燦看向袁紹,道:“袁太守,人已經到齊了。既如此,那就開始吧。這么多人到了虎牢關,就等著你來,也該商議大事了。”
袁紹再度皺眉。
他看向王燦,他眼中的王燦,一眼看去,依舊是無比年輕,仿佛一個二十歲不到的人。可袁術知道,幾年前的王燦也很年輕,如今依舊如此,只能說王燦相貌如此。
只是王燦的話,有發號施令,更有喧賓奪主的意思。
這情況,令袁紹有些不喜。
不過王燦提出來,袁紹卻不能不接話,便順勢道:“王州牧所言甚是,如今的情況下,諸位齊聚,理應商議一個章程出來,才能管理好攻打董卓的事情。”
“說得對,必須有一個章程!”
王燦點頭,再度開口。
他這話說出來,袁紹的忍耐都快要到極限,實在是王燦的話,有在后面補充的嫌疑。這后面補充的人,往往比他實力更強,這是袁紹不喜的。
袁紹沉聲道:“王州牧,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沒了!”
王燦搖頭回答。
袁紹點頭,便再度道:“正所謂,蛇無頭不行。既然我們所有人興兵討伐董卓,要鏟除叛逆,單是各自為政,肯定是不妥的。所以本官認為,當下的要事,首要是挑選出一個人作為盟主,統攝所有人。如此一來,才能令行禁止,才能約束眾人。否則,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如此一來,肯定是失敗的。”
王燦頷首,又道:“我贊同挑選盟主!”
曹操見狀,擔心袁紹發怒,更擔心袁紹和王燦起了沖突,他充當調和氣氛的人,連忙就開口道:“本初所言甚是,我也贊同挑選盟主。”
“我也贊同!”
“我贊同!”
其余的人,紛紛開口。
這就拉開了話匣子,所有人一致贊同挑選盟主。只是在這些話語中,忽然有一個人站出來,此人名為王匡,乃是河內太守。
王匡站起身,昂著頭,說道:“既然是盟主,必須要有能力有威望,能領袖群倫。否則,便不可能成功。在座眾人當中,我支持渤海太守袁紹。袁太守在洛陽期間,計除宦官,抗衡董卓,忠肝義膽,我贊同他擔任盟主。”
“我也贊同袁太守擔任盟主!”
這時候,又有兗州刺史劉岱站出來,替袁紹搖旗吶喊。
劉岱雖說出身宗室,曾經也是天子器重的人,得以擔任兗州刺史。他雖說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實際上,他的實力有限,能力也一般。
劉岱沒去想什么擔任盟主,他只是想要討伐董卓。
袁紹有能力有想法,所以劉岱支持袁紹。
“我也支持袁太守。”
這時候,又有袁術公然開口。他說話的時候,目光瞅了王燦一眼。雖說他惹不起王燦,但以他對王燦的了解,他認為王燦就是專門攪局的,而且王燦極有野心,肯定會橫插一腳。
所以,袁術也開口。
營帳中的人,一個個紛紛開口。
這些人不斷的說話,對他們來說,袁紹作為盟主,也是理所應當的。不過也有一些人不曾開口,保持了中立。
王燦粗略看了一下,支持袁紹的人,近乎是占了半數左右,還有一半的諸侯沒有表態,比如曹操、公孫瓚、孫堅等人,都沒有表態。
王燦好整以暇的站起身,笑吟吟道:“說起來,本官就不認為袁紹適合擔任盟主。所以,本官出言反對袁紹擔任盟主。”
“我也反對!”
濟北相鮑信直接開口,他說道:“我倒是認為,東郡太守曹操,適合擔任盟主。他曾行刺董卓,也有勇有謀,適合擔任盟主。”
“不妥,不妥!”
曹操連忙搖頭,道:“我不合適!”
說話的時候,曹操連忙以眼神示意鮑信,他和鮑信的關系極好,兩人私交莫逆。他清楚鮑信是為了幫助他,但為了討伐董卓,他卻不能擔任盟主,否則會讓袁紹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