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蘇善大聲下令。
他麾下的私兵,便奮不顧身,快速的往前沖。
這些家族私兵沒有什么戰陣之術,卻勝在英勇,畢竟是大家族的私兵。他們嗷嗷叫著沖刺,不多時,便和官兵相遇。
“殺啊!”
王燦身先士卒,已經殺入人群中。
天刀橫削,刀鋒劃過,剎那間,便自五個人身前劃過。剎那間,鮮血噴濺,慘叫聲登時響起。王燦猶如下山猛虎,快速就殺入人群中。
他所過之處,擋者披靡。
在王燦的身先士卒下,加上先前王燦本就許諾了士兵,所以麾下士兵嗷嗷叫著往前沖。
為了錢財!
為了權勢!
為了能揚名立萬。
所有士兵快速的沖刺,嗷嗷叫著和蘇家的私兵廝殺。
在蘇善的眼中,原本雙方一廝殺,他麾下的私兵,就應該是取勝的。可是雙方一廝殺,蘇家的私兵瞬間被撕裂了一條口子,官兵嗷嗷叫的往前沖。
雙方較量,蘇家私兵竟是弱了一籌。
這一幕落在了蘇善的眼中,讓蘇善驚訝不已。
怎么可能?
他蘇家的私兵,怎么會不敵官兵。
要知道,蘇善一直擔任陽都縣的縣丞,是熟悉陽都縣情況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蘇善很清楚官府的糜爛,以及官兵的孱弱。
可眼前的這些官兵,雖說孱弱,但那嗷嗷叫的廝殺氣勢,卻令人震驚。
尤其還有王燦這樣的猛人。
簡直是所向披靡。
“殺,給我殺了王燦。”
“殺死王燦,本官賞賜千金。”
“給我殺!”
蘇善不斷的下令,不斷的給麾下士兵鼓勁兒。可就算是如此,雙方的廝殺,仍在不斷的進行,蘇家的私兵仍是弱了一籌。
王燦不斷的往私兵中沖刺,一邊殺戮,又一邊在尋找蘇善。
擒賊先擒王。
唯有先擒殺蘇善,才能解決這一戰。
這是最快的辦法。
王燦快速的殺戮,他身上已經是布滿了鮮血,天刀染血,但自始至終,天刀都一塵不染,鋒銳無匹。
王燦已經不記得他殺了多少人。
不過他的體力,卻絲毫不曾減弱,體內仍有旺盛的斗志。
這就是如今的王燦。
忽然,王燦眼中一亮。
他看到了左前方十步外,有著騎馬而立的蘇善。
王燦見狀后,并沒有立刻就摸過去,而是繞道殺到其他的地方去,摸到了蘇善的后方。他之所以如此,是擔心蘇善逃了。
雖說王燦繞了一圈,但他卻是成功靠近了蘇善兩丈外。
王燦快速暴起殺戮。
短短時間,王燦已經是靠近,他手中的刀鋒掄起,快速斬下。隨著王燦的刀鋒手起刀落,擋在身前的士兵,盡皆被斬殺。
“蘇善,拿命來!”
王燦低喝,已經是靠近了蘇善。雖說蘇善騎馬,但王燦一躍而起,天刀在手,掄刀就斬下。
蘇善倉促間,竟是被嚇得傻了一般,不知道躲避。
“斬!”
冷厲低喝,自王燦的口中傳出。
王燦的天刀落下,劈斬在蘇善的頭頂,當刀鋒落在蘇善的頭頂,沒有任何的凝滯,直接就劈斬下去,將蘇善斬殺成兩半。
鮮血,灑落了一地。
自始至終,蘇善連半點聲音都沒有發出。
王燦斬殺了蘇善后,朗聲道:“蘇善已死,隨我殺。”
這吶喊聲傳出,蘇家的私兵頓時慌了。原本蘇家的士兵,在嗷嗷叫的官兵面前,就無法抵擋,此番蘇善死了,蘇家的私兵更是出現崩潰的情形。
無數人都慌了神。
在蘇家私兵撤退的時候,出現了投降的情況。可即使是如此,官兵卻不管不顧,一切都斬殺。因為這些人,都是他的戰功。
一邊倒的屠戮,持續了不到半刻鐘。
蘇家私兵,近乎被殺。
只余下一些逃走的。
王燦卻是沒有停下來,他趁熱打鐵,便帶著麾下的士兵繼續沖殺,往蘇家的住宅去。當大軍抵達蘇家的大宅,王燦直接就下了殺戮的命令。
軍隊殺入,蘇家雖說還有一部分私兵,卻也是抵擋不住。
整個蘇家,淪為被屠戮的。
兩刻鐘后,戰事結束,士兵把蘇家團團包圍,至于蘇家的人也是盡數被殺。
這些都成了官兵的戰功。
王燦知道這樣的殺戮,血性且殘暴,但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蘇家是陽都縣的大族,不徹底鏟除蘇家,就會留下隱患。
這是必須做的。
王燦滅掉了蘇家后,吩咐士兵搬走了蘇家的所有糧食、錢財,以及田產地契等。整個蘇家的底蘊和積蓄,全部被王燦帶走,一點都沒有剩下。
一切解決后,王燦帶兵撤回,以及清掃戰場。
等回到軍營后,王燦便召集了軍中僅剩下的士兵,雖說戰死了許多,但絕大多數的士兵都活了下來,王燦當著所有士兵的面進行嘉獎,該嘉獎的嘉獎該撫恤的撫恤,該提升的提升,一個個士兵得了錢財,得了嘉獎,全都是喜笑顏開。
把所有士兵的兵餉下發后,王燦環顧左右士兵,朗聲道:“從今天開始,軍中是我說了算。只要我在,就不會克扣你們的兵餉,就不會貪你們的好處。但是,你們只要記住了,只要是上了戰場,就給我可勁兒的殺。只能往前沖,不能撤退。沒有接到命令就撤退,殺無赦!”
這是王燦立規矩。
他必須把規矩告訴士兵,漸漸形成軍魂。
如果士兵都不把這些放在心上,不牢記王燦的規矩,是無法把士兵訓練出戰斗力的。
所以,王燦給了好處,也必須操練。
王燦一番訓話后,才讓士兵各自解散。這個時候,忽然有縣衙的衙役來了,急匆匆到了王燦的面前,稟報道:“縣尉大人,大事不好了。先前蘇善帶兵包圍縣衙,殺了崔縣令滿門。如今,咱們陽都縣也沒了縣令。”
王燦面色有些驚訝。
崔衡竟然死了。
要知道,他已經殺了蘇善,而崔衡卻死了。
王燦一開始沒明白,但轉眼間,就明白了過來。很顯然,蘇善是先攻打縣衙,奪取了縣衙滅掉了崔衡后,再往軍營殺來的。
否則,蘇善不會殺來。
王燦得到了消息,雖說心中嘆息崔衡死得慘,但這個情況對王燦來說,卻是極為有利的。
他成了大贏家。
只不過王燦對一縣之地,還真看不上。
好歹,他曾是一國之主。
王燦卻也清楚,當下的情況,他要逐鹿天下,他要站在人上人,成為天下的共主,難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穩步的發展實力,才能立足于亂世。
王燦當即安排了孫雷、洪綱掌管軍隊,便往縣衙去。
抵達縣衙時,內中有諸多的血跡。
許多人都死了。
都是保護崔衡戰死的。
王燦吩咐士兵收拾了尸體,又厚葬了崔衡一家,便接管了縣衙,直接接任陽都縣的縣令。如今的陽都縣上下,官員系統都崩潰了。
王燦接任,沒有人阻攔。
也沒有人敢阻攔。
王燦擔任縣令后,暫時沒有安排人擔任縣丞,依舊是掌握了軍營,然后快速的處理陽都縣的政務。好在崔衡擔任縣令期間,倒也是勤奮,所以沒什么遺留的事情。
一切倒也是輕松。
王燦的重心,依舊是放在軍隊上。
這是立身之本。
如果軍隊的戰斗力不行,那么王燦就無法立足陽都縣。王燦重新整編了軍隊,把年邁和年幼的士兵挑選出來,作為軍中的輔兵,協助處理軍中的雜物。
其余士兵,才是軍中負責戰斗的士兵。
這樣篩選一番后,實際上能戰斗的士兵,已經是不足一千人,只有八百人。
對于這八百士兵的伙食和俸祿,王燦都是全力供應,給足了肉食和飯菜,讓士兵吃飽喝足。至于其余的輔兵,雖說不餓著,但伙食稍稍少一些,畢竟他們不參與戰斗。
當然,戰斗的士兵操練也更頻繁也是更辛苦。
在王燦不斷的操練下,軍中士兵的戰斗力漸漸提升,尤其是士兵吃飽喝足后,身體也漸漸鼓脹起來,不再是之前孱弱的樣子。
這一日,王燦仍在軍中操練士兵。
他操練完士兵后,回到營帳中查探消息,忽然間,看到了一則關于陽都縣諸葛家的消息。曾經擔任泰山郡丞的諸葛珪,回到了陽都縣。
他之所以回來,是因為患病后,無法再任職,所有才回來的。
王燦的心思,卻活泛起來。
諸葛珪是諸葛亮的父親,這也是一個有才華的人。如今諸葛珪身體不適,如果能解決諸葛珪身體上的問題,那么說服諸葛珪擔任縣丞,或許是有可能的。
不過,得看諸葛珪具體的病情。
王燦直接回了縣衙,他換上了博領大衫,整個人的氣度,登時就發生變化,俊逸儒雅,很是不凡。在軍中的時候,別看王燦雖說年輕,但王燦在,軍中沒有一個士兵敢犟,都老老實實聽王燦的命令,那是王燦有一種殺氣。
可現在,卻是殺氣收斂,盡顯儒雅之氣。
有名士風度。
王燦讓人準備了一點禮物,便騎馬往諸葛家去。諸葛家雖說是陽都縣的望族,實際上,是沒有住在城內的,而是住在城外的。
諸葛家距離縣城,還有近二十里的路。
(方向鍵翻頁,回車鍵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