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戴個小魚塘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殖基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釣魚>> 手上戴個小魚塘 >>手上戴個小魚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殖基地

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殖基地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釣魚  分類: 都市生活 | 釣魚 | 手上戴個小魚塘 
李永越想越覺得這件事比較嚴重。

以前大家都是普通人,生活很平常,現在陶然魚這么火爆,已經成為稀缺資源,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難免會有人會有比較偏激冒險的想法。

另外,讓他也有些心有余悸的是當時感覺到危險,他已經打開水空間,就準備跳進去,要是這件事發生的話,那么水空間勢必要暴露。

如果說真的遇到危險,那么用上水空間,哪怕是暴露也是值得的,雖然李永還無法想象,一旦水空間暴露以后,會發生怎樣的情況,但是和生命相比,卻也義無反顧。

不過,李永也發現一個問題,自從有了水空間以后,他似乎越來越依賴水空間,這并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正像他說的那樣,他和梁嘉亮現在都不能算是光腳的了,陶然居的發展,已經漸漸走上良性的軌道,作為公司的股東,他們擁有的財富也越來越多,勢必要逐步適應這樣的變化。

晚上一起吃了點東西,李永和寧小雪就在沁春園過夜,第二天一起去了位于長興島上的陶然魚養殖基地。

陶然居集團旗下包括餐飲、休閑、養殖三個子公司,分別由梁嘉亮、宋妮娜,以及海鵬飛負責,三個人當中,海鵬飛負責的養殖基地可謂最不顯眼,卻是最重要的地方,梁嘉亮就曾經跟李永說過,作為合資公司,最重要的養殖基地始終掌握在海天的手里,會不會有什么不好的影響,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雙方的合作還算比較愉快。

與梁嘉亮和宋妮娜相比,海鵬飛在海天工作的時候,就擁有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養殖基地的情況相對更簡單一些,他應付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

加上海天也有自己的養殖基地,甚至陶然居的這個養殖基地,就是直接從海天以投資的方式,直接劃轉過來的,配套設施很齊全,管理也很成熟。

申城向北已經有海底隧道連接長興島,以前需要坐船的行程,現在直接開車經過隧道,就可以登上長興島。

除了隧道以后,前往養殖基地的環島路路況并不是很好,好在基地緊挨著碼頭,一般都是通過船運,再在對岸裝卸。

基地主要提供陶然魚,因此出貨量并不大,運輸的壓力也就比較小,對道路的依賴性并不強。

“董事長,你可是稀客啊,”海鵬飛在基地外面接到李永他們,笑著說道。

李永確實很少到這邊來,也很少過問經營上的事情,他現在定期開車送幾箱陶然魚苗到市里,然后再由公司那邊派人將魚苗開車送過來。

一箱魚苗就是好幾千尾,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送一次,已經能夠保證基地這邊的運轉,以及餐飲公司那邊的需要。

李永這次過來,一是作為公司的股東,甚至董事長,總要關心一下公司的發展情況,另外還有兩件重要的事情,也關系到養殖基地的發展問題。

“有海總在這里看著,我就不用過來添麻煩了,”李永也笑著跟海鵬飛說道。

“哈哈,李子,我可是一直等著你過來,聽說這次有好事情?”海鵬飛笑著搖了搖頭,也不再稱呼李永為董事長,他雖然要比李永大一些,最多也就是兩三歲,大家也算是共同創業的伙伴,平常也不會用職務相稱。

李永點了點頭:“是有些事情,不過眼下只是有點眉目,要搞起來還要等一段時間,倒是聽說你這邊也搞出了一些東西?”

“我這個也是權宜之計,我們去那邊看一看,”海鵬飛指了指前面的魚池。

陶然居在長興島的這處養殖基地規模并不小,近處是一片修葺一新的魚塘,白花花的水面連成一片,一眼望不到邊際。

為了保持陶然魚的活性,陶然魚放養的密度相當低,雖然不能同自然生活的環境相比,但也盡量接近,這樣的放養也確實保證了陶然魚品質的維持。

當然,就算是低密度的放養,這么大片的水面也是用不到的,還有的魚塘養的并不是陶然魚。

李永他們走在堤岸上,旁邊都是波光粼粼的水面,雖然是人工的,但依然讓李永感到心曠神怡。

他們步行前進,也并不著急,一邊走一邊閑聊。

“有關陶然魚的繁殖,基地這邊一直都在做研究,一年多時間下來,除了人工繁殖的兩次,也終于出現了魚苗的自然繁殖,”海鵬飛給李永介紹起基地這邊的情況,這些事情李永都是知道的,但也僅僅限于一個大概,只有等海鵬飛說到,李永才知道這中間的工作也不少。

當初三方合作,約定陶然魚從養殖到運營都在陶然居公司的體系內部運轉,現在仔細想想,將基地這么關鍵的所在,交給海天的人打理,確實有些冒險了,很難保證有關陶然魚的技術不會泄露出去。

現在看來,海天公司還是比較守規矩的,海鵬飛也算是比較職業,他現在是陶然居公司的經理人,也在盡力為陶然居做事情。

陶然魚苗現在全都由李永這邊提供,不過當初也確實有計劃在養殖基地做相關的研究,一直以來的進展都不大。

海鵬飛介紹了這方面的情況:“反復試驗的結果并不是很樂觀,陶然魚的后代均出現了品質上的退化,無法保留陶然魚親體的優良性狀,包括口味也要差一些。”

“不過,我們也發現這種陶然魚自然繁殖的后代,在性狀上,又要比普通的魚好一些,口味也是一樣,基地現在正在研究,這種魚是不是可以進行大規模的養殖,作為一種介于陶然魚和普通魚之間的品種,推向市場,”海鵬飛說道。

李永點了點頭:“陶然魚的稀缺性無法解決,這種替代品也應該有不小的市場,飛哥覺得這個方案可行不?”

“養殖上應該沒有,”海鵬飛笑著說道:“不過一開始的量沒有那么大,而且利潤也沒有陶然魚那么可觀。”

“不過等到以后,這種魚的養殖規模應該更容易提升上去。”

說著話,海鵬飛已經領著李永他們來到一處魚塘旁邊,這里的水面看上去跟旁邊的魚塘并沒有什么區別,不過聽海鵬飛的介紹,李永知道這里面的魚,就是那種“二代魚”。

“任何的產業,只有規模大了才能夠賺錢,陶然魚的模式無法復制,如果這種二代魚能夠規模化養殖,那么陶然居的發展前景就很可觀了!”陶鵬飛信心滿滿地說道。

李永雙手扶著膝蓋,身子向前傾去,站在岸上可以看到水里的游魚,這里的養殖密度也不是很高:“預計什么時候能夠形成規模?”

“這種二代魚也需要低密度,并且在盡量接近自然的條件下成長,不然品質也會受到影響,要想形成規模,怎么也要等到一兩年以后,最好還要李子這邊能夠提供更多的種魚,”陶鵬飛道。

李永點了點頭,陶然魚已經是人工環境養殖的一代魚,它們所產下的二代魚又有退化,自然不如李永直接拿空間魚,在人工環境中繁殖出來的下一代魚品質優良。

李永之前一直都是將天然的魚,弄到水空間里凈化,從來沒有想過水空間的魚,拿到外面來繁殖,經過海鵬飛這么一說,倒是有些豁然開朗。

當然,要說起來,李永在俊龍村時候的做法,倒也跟這種差不多,就是將水空間改造過的魚蝦養在俊龍村的水泡里,然后讓它們繁殖魚苗蝦苗,試圖由此得到性狀能夠保持的優質魚苗,然后再輸送到申城進行養殖。


上一章  |  手上戴個小魚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