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賞天下第三一一章 大千居士曠世名畫《長江萬里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玩賞天下 >>玩賞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一一章 大千居士曠世名畫《長江萬里圖》

第三一一章 大千居士曠世名畫《長江萬里圖》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十月無涯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十月無涯 | 玩賞天下 
玩賞天下

玩賞天下。

第二天,香港蘇富比的預展準時開始,但是李墨白卻并沒有出現在現場,張群有些緊張起來,昨天雖然沒有明說一定要來,但意思卻是很清楚,該不會爽約了吧?要是少了李墨白可就是一大損失。

陳潤東卻是一點也不擔心,自從去過李墨白的宅子后,就知道李墨白是真心喜歡藝術,絕非暴發戶和投機商,要么附庸風雅,要么只為增值。

就在這時候,張群的電話響了起來,接完電話,也顧不得去應酬客人,打開隨身攜帶的IPAD,通過wifi聯網后,便登入門戶網站,入目就看到題為《青年收藏家李墨白向10所名校捐款2億元》的新聞稿。

看到這個標題,張群心中頓時大定,知道李墨白已就算不來預展現場,也將會參加這次拍賣會,或許還有驚人的大手筆也未嘗可知。

李墨白此時正在舉行新聞發布會,這會兒正在激昂地發表題為《復興中國文化,重建精神家園》的演說。

臺下數百位記者認真地聽著李墨白慷慨激昂地陳詞,聽著李墨白的話,記者們仿佛也陷入了沉思,物質豐富了之后,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精神家園?

李墨白的詞鋒犀利,直指當前‘精英’迷失的精神世界,“當前世界是一個多元文化匯聚的時代,我們先學蘇聯,繼而又學歐美,然而我們學到了什么?捫心自問,我們為這個時代留下了什么?”

“在這個物欲橫流精神匱乏的時代,我們需要藝術撫慰我們的心靈”

“在這個傳統文化行將消逝的時代,我們需要以自由自辯的精神,重建我們的心里家園,找到一個靈魂的歸宿。”

李墨白拷問過后,很是隨意地將話題轉向了文化藝術領域,提出只有文化藝術才能重建心靈家園的觀點。

最后,蔣絮涵代表發言,宣布將向中國知名大學的文學、美術、音樂等專業捐款2億元,用于培養文化藝術人才。

記者們剛剛被李墨白漏點洋溢地發言所打動,又聽李墨白夫婦將向名校捐款2億元的消息,掌聲更是久久不息。

李墨白此舉不僅僅是為了給自己造勢,而是真心地為復興中國傳統文化造勢,傳統文化太需要關注了,國人見見已經徹底淡忘中國傳統文化。

雖然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糟粕,但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卻永遠都不能丟,丟掉了傳統文化的精髓,中華民族之魂將不存。

縱觀世界,諸如如瑪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都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成為了千古之謎,唯有中華文明流傳了2000余年,至今依然燦爛而輝煌,我們為什么要拋棄,中華文明向來以吸收并蓄見長,不斷地融合其他先進文化,從而永遠的延續,因而傳統文化精髓才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根本。

李墨白如今有能力為傳統文化鼓與呼,不但不遺余力,而且身體力行。

當然,這其中也摻雜李墨白個人的企圖,不過,人本來都是自私的,從來沒有真正的大公無私。

回答過記者的提問過后,李墨白便帶著蔣絮涵離開了發布會現場,急不可待地趕往蘇富比預展的會場。

李墨白到現場的時候,頓時發現不少收藏圈的大腕,心中不由一驚,暗道還真是大腕云集啊,大千先生的吸引力真是不同凡響。

張群也看完了李墨白的發言內容,心情也是頗為振奮,終于有年輕人為傳統文化鼓與呼,這可是大好事兒。

看到李墨白姍姍來遲,張群便趕緊迎了過去,“墨白,說得好,我都被你感動了。”

“謝謝,張先生太過謬贊,墨白只是說出了別人不敢說的而已。”李墨白笑了笑道,這時候只想看大千先生的絕世名畫,卻是沒有時間磨嘴皮子。

“墨白,我覺著你應該成立一個基金用于發展傳統文化,捐款終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揮霍完了就完了。”張群又道。

李墨白聞言有些忍俊不禁,這時候可不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

看到李墨白的神情,張群知道自己有些失禮,便道,“墨白,就等你了,我們到里間去。”

走進被屏風隔開的另外一間會議室,李墨白便看到很多書畫界的名家,李墨白與相熟的寒暄了幾句之后,便見數名安保人員護送著一只保險箱走了出來,這時候更多的圈內大腕也走了進來。

李墨白知道正戲登場了,馬上就能看到大千先生的曠世之作,今天所有的名家與大腕都不是主角,主角只有《長江萬里圖》。

“各位,很榮幸大家前來,謝謝”張群作為書畫部主管,自然也是現場的主持人,“多余的話我就不多說了,大千先生此幀《長江萬里圖》僅供大家欣賞。”

張群作為資深的書畫操盤手,說話自是滴水不漏,在書畫界很少有人將畫作稱之為幅,而是稱之為幀,不過非正式場合卻并非重要。

工作人員打開保險箱后,小心地將這幅張大千的手卷在已經準備好的長按上展了開來,并且用防彈玻璃罩罩上。

看到大千先生的作品已經亮相,全場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的心思都被大千先生的畫作給吸引了。

李墨白此時的心神在已經全部投注在畫中,完全陷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

眼前的《長江萬里圖》,是大千先生為好友張群祝壽所作,絹本,高半公尺余,長達三十公尺,畫幅的表現形式為傳統之中國手卷。在這幅長卷中,開頭一段采用縱深來回往覆的手法,咫尺千里,山勢與河流蜿蜓交錯;然后采橫勢鋪陳的手法,高山與平陸綿延交替,經武漢三鎮,江面霍然開闊,又不時畫出支流,山城水廓錯落銜接,風帆處處,制造深遠蒼茫的空間;過了南京和金山,江面更形寬闊,山勢漸渺;過上海、崇明后,匯入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

長達三十公尺的畫面布局,主要以鳥瞰之構圖方式展現了連綿不絕的動勢和空間,將不同之時空視點,納入同一視覺空間,透顯了中國文化的宇宙觀。畫面上疏密明暗的安排,絕無單調重復之病,并有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通幅畫面予以一種水氣濕潤、青翠盎然的感覺,將那種濃郁幽深、郁郁蒼蒼的江南景致,表現得極為動人,同時也呈現了張大千個人深厚之人文情感。

整幅手卷布局宏大,氣脈流貫,繁復變化卻又渾然天成,顯示了大千先生深厚的功力,也表現了畫家氣吞山河的胸懷與氣度。洋洋灑灑近三十十公尺的長江勝景,在大千先生的筆下,時而明凈,以線條為主,時而蓊郁,以濕墨迭彩暈染,粗放與精工,收放自如,技法上真正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

全卷結構,誠如一場百人樂團大規模演出的交響曲,雄壯與細膩,快速與舒緩交互迭出,色彩變化,有繽紛濃郁,也有清雅飄逸。而且天光水色,陰陽明滅,氣象萬千,可以說是極宇宙之大觀于眼底,,如果不曾像大千那樣游歷名山大川的蓄積之厚,絕不可能作到如此胸羅天下的氣魄。

在技法上,大千先生既采用了傳統山水畫的潑墨、潑彩、用筆、點染、蔭濕、流動、沈漬、干印等各項技法之運用,又融匯了西方繪畫的潑彩法,形成了“潑寫兼施、色墨交融”的風格,營造出長江山水龐大蜿延的氣勢。

這也正是張大千晚年的主要畫風,具有強烈的個性,豪邁奔放、雄渾蒼茫,展卷之下,萬流奔騰,千巖聳峙,其壯麗令人嘆為觀止。

在這幅畫中,大千先生將濃艷的青綠設色與工致的筆調融入文人山水的筆墨中,在文人畫家和職業畫家間的調和上表現了他最大的企圖和努力,達于前人所未及之境地。

此時李墨白完全淪陷了,此時眼中只有大千先生的畫,再也容不下其他一切,仿若正目睹大千先生揮毫作畫,即使天崩地裂亦難以撼動李墨白的專注。

蔣絮涵跟在李墨白身邊,看著李墨白的呆樣,隨著李墨白的腳步前進而前進,也不打擾李墨白,李墨白的腳步幾乎被釘在了地上,移動的非常緩慢,幾乎令人無法察覺。

當擋住了別人時,蔣絮涵便歉意地一笑,希望對方體諒,渾然忘了自己還是個小孕婦。

待到李墨白從開篇的的東坡名句‘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到大千先生自署‘竟十日之功’完成的落款后,不由長舒了一口氣。

轉頭看到蔣絮涵還挽著自己的胳膊,不由訕訕地說道,“絮涵,你怎么不去歇著。”

“嘻嘻,我喜歡,你呆傻的樣子更可愛。”蔣絮涵小聲說道。

張群看到李墨白如癡如醉的樣子,心道又一場好戲即將上演,希望他好運能拿下這幀畫。

現場的名家大腕看到李墨白,也是大為佩服,認識李墨白的人則是頗為佩服,也是深深為之忌憚,看樣子這小子絕對會是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不認識地則是向人打聽這是誰家小子,當得知是現在風頭正盛的李墨白時,神色也是頗為古怪起來,有人嫉妒,有人佩服,不一而足。


上一章  |  玩賞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