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雄心第43章 安內須攘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帝國雄心 >>帝國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章 安內須攘外

第43章 安內須攘外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空之承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空之承 | 帝國雄心 
帝國雄心蛻變,戰場悍將展雄才天空之承

帝國雄心

蛻變,戰場悍將展雄才

第4章安內須攘外

清晨的陽光下,一架周身采用灰綠色涂裝、機身和機翼上各自噴印著黑白鐵十字徽標的容克5運輸機孤單地飛行在東歐上空。經過了一夜的雨水沖刷,紛飛的戰火仿佛已經熄滅了,眼前的世界是清新整潔的,深秋的樹林呈現出一種成熟的黃褐色,田野偶爾還能夠看到三兩成群的牛羊,蜿蜒漫長的河流潺潺流淌著。在這寧靜和諧的自然景色背后,是鮮有車輛經過的公路、幾乎看不到船只的河流以及孤寂的鐵路線,數百萬英勇善戰、士氣高昂的德軍官兵就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全然沒有往日的勃勃生機。

經過兩個時平穩而緩慢的飛行,這架外表上看似平常的容克5終于出現在了位于拉脫維亞東南部的斯陶夫匹爾斯。機場跑道旁停著一輛六座敞篷的“霍奇9o”和一輛迷彩涂裝的V8,等候在車旁的兩名空軍軍官收起了臉上的焦躁,迅掐滅煙頭,稍稍著裝以迎接遠道而來的“貴賓”。

“卡爾,要是我們能夠有羅根元帥一半的運氣該多好啊”望著正平緩下降的三運輸機,高個子的軍官聲嘀咕著。

“光憑運氣當不了元帥”個字稍矮但也有至少一米七五的軍官辯駁道,“別忘了,羅根元帥在不列顛獲得的功勛都是經過浴血奮戰的”

“話雖如此,但我總覺得他的成功更多地源于政治投機。想啊,他當初還是傘兵軍官的時候就頗受元青睞,藉此步步高升到了將軍的位置,排在他前面的戈林、施佩勒、米爾希一一死去,而在元遇刺身亡之后,他假意投靠希姆萊,又在關鍵時刻投靠了6軍,從而獲得了本需要更多資歷和功績才可能獲得的元帥軍銜——按照正常的途徑,他再有二十年也未必能夠當上元帥的”高個子軍官言語似乎有頗多不屑的成分,然而當飛機最終停穩下來,他非常識趣地收起了所有牢騷,和自己的同伴一道畢恭畢敬地前去迎接。

“尊敬的空軍元帥閣下,見到您真是非常榮幸我叫卡爾米勒,第航空軍參謀官。這位是沃爾夫岡施密特少校,第第特別轟炸機航空團的參謀長,斯圖登特元帥委托我們前來迎接您,他現在正在指揮部等著您”矮個子軍官稍顯笨拙地介紹了情況。

“榮幸之至”

在與羅根握手的時候,高個子軍官也忙不迭地說著客套話。從飛機上下來的這位年輕元帥盡管顯得非常疲倦,卻還是簡單地與兩名軍銜相差懸殊的校官寒暄了幾句,然后在他們的引導下不慌不忙地上了“霍奇”。

“直接去元帥的指揮部吧,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他了”

“好的,元帥”矮個子軍官吩咐隨行士兵幫著元帥副官把行李放上V8,然后敏捷地爬上副駕駛座位,對司機說:“出”

同一時間,同一世界,位于戰線最前沿的莫斯科城也在蒙蒙細雨的洗刷下變得異乎尋常的整潔,多日來蘇德雙方將士灑下的熱血大都被沖進了奔騰湍急的莫斯科河。持續的廝殺因為一個遠在幾百公里之外的變故而突然剎車,槍炮聲的平息讓戰線兩側的數十萬官兵度過了一個難以言喻的夜晚。不過,戰火并沒有就此熄滅,而是在雙方的調整醞釀著新的爆。

早在四天之前,德軍就已經重新推進到了莫斯科河畔,上一次戰斗的殘跡清晰可見,河流再一次成為蘇俄守軍阻擋德軍鋼鐵洪流的天然屏障。初次進攻失敗之后,德軍開始囤積各種渡河物資,但在這一夜之后,河流南岸非但沒有出現新的器材,反而隨處可見新鮮的泥土堆——那些用來隱蔽身軀的戰壕和單兵坑簡直就像是雨后樹林深處冒出的大蘑菇,至于擁有或長或短炮管的坦克和輪式、半履帶式裝甲車,這會兒也已經各自尋找位置隱蔽起來。偌大的城區異樣的安靜,可即便是反應最遲鈍的人也能夠從這種詭異的安靜感覺到步步緊逼的殺氣。

清脆的槍聲回蕩在煙雨蒙蒙的殘破街巷之,河流北岸,一個在廢墟間躍動的身影應聲倒下,南岸一處半坍塌房屋的上層,淡淡的硝煙完全隱匿在雨幕之。

這巷戰平常得再平常不過的一幕,在這種氣氛卻令人提醒吊膽,穿著長款秋裝的軍官們從各自的掩體緊張地向外觀望,口不擇言辭地咒罵著那不知深淺的狙擊手,難道不知道莫斯科前線已經轉入守勢

蜷縮在戰斗位置上的德軍士兵們同樣在忐忑地關注著河流對岸的動靜,他們管不了后方的權力爭奪,更管不了敵人的作戰決策,他們關心的是自己所在部隊的安慰,關心的是自己能否在戰爭結束之時平安地返回家鄉。

部署在廢墟的步兵炮無一例外地覆蓋著偽裝,穿著灰色軍服的炮兵軍官們忐忑地守候在電話機旁,炮手們已經連夜清點了炮彈,若是物資供應出現斷,這些大炮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揮出有限的作用。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著,從天而降的雨點不斷在水洼激起漣漪,偌大的城市繼續在沉默潛伏,直到第一聲炮響打破了虛偽的平靜。

嘣……嘣嘣……咚咚……隆……

遠處傳來的炮聲迅從零星向密集轉變,幾分鐘之后聽起來竟如同雨點般密不透風,而且其并不乏重型火炮特有的轟響聲。在位于莫斯科城內的德軍陣地上,官兵們忐忑的心情反而得到了釋放,摒棄了無助的失落感,每一名士兵都在他們的軍官帶領下投入到積極的防御準備之——在這莫斯科城內,原本處于攻勢的德隊不論人數還是裝備都占有較大優勢,而這也成為官兵們當下最重要的信心來源

嘣……嘣……咚……隆……

經過了十多分鐘的,蘇軍的炮擊漸漸放緩了頻度,自從輸掉了波蘭戰役之后,紅色軍團在裝備和彈藥方面愈的捉襟見肘。不過令城內陣地上的德軍官兵們感到驚訝和不解的是,從頭到尾都沒有一炮彈越過莫斯科河落在他們身上,河流對岸的城區也是死一般的平靜,全然不像蘇軍以往進攻前擺出的聲勢,可是,雨幕偏偏又極大地阻礙了視線,人們甚至看不到5公里之外騰起的煙塵。過了許久,消息才經由上級指揮部門傳到一線陣地:蘇俄軍隊避開侵入莫斯科城內的德軍部隊而從兩翼起反擊了

與早先第4裝甲集群孤軍挺進莫斯科不同,此次德軍最強大的兩支裝甲尖刀——克萊斯特裝甲群和古德里安裝甲群對蘇俄都形成了包抄之勢,在他們的掩護下,步兵們得以在炮兵和空軍的直接支援下心無旁貸地投入巷戰。如今蘇俄軍隊避開德軍臨時構建的莫斯科河防線去攻擊德軍兩翼,看起來好像是拿腦袋撞釘子,不足畏懼。不過,一些可怕的流言卻在德軍官兵之間悄然流傳:機動力最強的裝甲部隊將被軍隊高層調回本土對抗“內敵”,與國家政權相比,大勢已去的蘇俄可以先放上一放,至于莫斯科城下的德軍步兵們,能夠堅守自是最好,即便不能,充當政治的犧牲品也沒有人會太過介懷

愈是在危急的形勢下,人們辨別流言的能力愈差,這個不成定律的規律早已成為心理戰專家們的慣用武器。不知不覺間,恐慌的氣氛開始在前沿陣地之間蔓延,雖然士兵們仍舊接受軍官的指揮,但問題是軍官們自己也在迷茫漸漸失去了信心——資質出眾的將領們固然是值得信賴的,但要命的是,國防部的維憲立場已經讓各集團軍群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境地,若是蘇軍利用這個機會傾力起反擊,哪怕他們只能拿出戰爭之初的半兵力,對于部署在最前沿的德軍部隊也是巨大的威脅——對其造成的打擊甚至可以是毀滅性的

換了是一支二流的軍隊,在如此氣氛的壓迫下或許會土崩瓦解,然而資源匱乏的德國之所以能夠迅崛起并一一擊敗強敵,除了日漸成熟的戰術體系,軍官擁有出眾的素質和人格魅力、士兵英勇善戰且忠于職守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就在總統勃勞希奇及多名國防委員殉難的次日上午,在莫斯科東郊的哈克欣爾,隸屬于第4摩托化軍的德軍部隊僅憑兩個團的兵力抵擋十倍于己的蘇俄軍隊進攻,在援軍抵達之前,五千余名德軍官兵竟擊斃擊傷蘇俄官兵萬余人,幾乎創下了蘇德戰爭的防御之最。為了這場得之不易的勝利,德軍也付出了上千士兵陣亡、兩千余人負傷的沉重代價,兩個團在短短半天時間內基本上喪失了戰斗力。

哈克欣爾只是整條戰線上的一個特殊案例,在莫斯科西郊,古德里安所指揮的裝甲部隊便贏得了一場較為輕松的勝利。在城索斯諾夫卡,一百多輛德軍坦克,其一半是攻擊力較強的四號坦克,另有二十多輛三號突擊炮,對上了新組建的蘇軍近衛坦克師。泥濘的田野,德軍坦克手們憑借純熟的配合和地形上的優勢成功上演了蘇德戰場上戰損比最為懸殊的一場坦克戰,戰至正午,蘇軍損失了渡河部隊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整連出擊的T4次完敗于同等數量的德軍四號F型坦克——在蘇俄軍工產品質量并未出現明顯下降的情況下,導致這一結果的最重要因素恐怕還是老兵損失殆盡、新兵倉促上陣造成的兵員素質下滑


上一章  |  帝國雄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