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雄心第124章 虧錢不虧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帝國雄心 >>帝國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章 虧錢不虧心

第124章 虧錢不虧心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空之承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天空之承 | 帝國雄心 

1943年1月31日,美國對意大利最后通牒期限的最后一天,羅馬延續著連日的晴朗天氣,華盛頓則處于陰雨的籠罩之下。面臨宣戰或妥協的抉擇,兩個在各自國家擁有極致地位的領袖人物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留守辦公之所。于是,幾乎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華盛頓白宮和羅馬威尼斯宮,以期在第一時間獲得左右歷史進程的關鍵消息。當然了,這一天德國總理府外也聚集了不少媒體記者,這個擁有強大軍力且努力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歐6豪強是否會真的置身事外,立場不同的人們都在拭目以待。

在上午的正常工作時間,擔任政fǔ內閣總理的羅根確實召集了他的部長們開會,但當天的主要議題卻和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沒有太直接的關聯。因為到了這個時候,德國的軍政腦們已經分別和美、意派來的特使完成了秘密會談,一系列秘密的協定和備忘錄也相應簽署。擁有如此充分的準備,他們無需在這最后的時刻瞻前顧后、左右搖擺,而是抱定主意坐山觀虎斗。

“軍隊規模雖然已經按進度裁減了三分之二,但從去年4月1日到現在,我們的軍費總開支仍達到了922億帝國馬克,較上一個財政年度前1o個月的數據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七,這主要是給付了退伍軍人的一次性補貼、傷殘及陣亡人員的戰爭撫恤金”財政部長克羅希克伯爵,第三帝國以來獨一無二的“四朝元老”,一邊用他那藏在鏡片后面的小眼睛掃著面前的報告文件,一邊以沉穩緩慢的語調向內閣匯報國家財政狀況——考慮到德國政fǔ的財政年度是自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底,接下來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進行收尾。

“軍費之外的政fǔ開支為417億帝國馬克,較上一年度前1o個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主要是增加了企業改革的政fǔ補貼、退伍軍人投資辦商的政fǔ貼息這兩大項目綜合起來,預計1942至1943財年,我們的政fǔ總開支將達到15oo億帝國馬克,相比92o億馬克的預計總收入,赤字很可能達到58o億馬克”

單純就數字而言,這一年的政fǔ赤字已經過了德國政fǔ在1933年至1939年這6年間政fǔ赤字的總和,而且當時的德國也在大興土木、整軍備戰——考慮到1943年初帝國馬克對美元依然保持著2.5比1的匯率,這一赤字的規模是令人咂舌的

經過戰爭的消耗,國家的財政狀況似乎非常不容樂觀,但這里大多數內閣成員,尤其是一正一副兩位總理,都安安穩穩地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聽著財政部長用他那專業的言辭估計下一階段的經濟和財政情況。

“考慮到軍事、工業、經濟和社會等諸多方面的一系列戰略調整,下一財政年度的收支狀況存在較大變數。依據目前已簽訂的大宗出口協議,我們認為今年下半年軍火相關行業的盈利將會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而出售軍隊的多余裝備又將為政fǔ換取大量的硬通貨,若是軍費開支能夠繼續按計劃縮減,下一財政年度是有望實現收支平衡的——至少是大幅縮減赤字規模”

“若是軍費繼續縮減”——財政部長給自己的官方預測留足了回旋空間,這不僅反映了國際形勢的巨大不確定性,更說明相當一部分德國人的大國心態,他們空前膨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眼界,甚至高出了這個國家的實際能力。毫無疑問,德國在經過西線和東線的長期作戰后,在軍事技術和作戰經驗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許多人不知道或不愿承認的一點是,德國的戰時經濟卻是相當糟糕的,政fǔ背負著沉重的債務——包括外債和國債,唯有倚仗對占領區的經濟掠奪以及收取高額的占領費,加上不斷擴大對外軍火輸出規模,來維持政fǔ開支和國內的經濟金融運行。

伯爵結束了言,施佩爾旋即開口道:

“從經濟展的尋常規律來看,短期內消滅政fǔ赤字不僅難度很大,對于國家的整體經濟形勢來說也可能是弊大于利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當下的外部環境,想方設法恢復和擴大經濟規模,提高非軍火工業的競爭力。眼下雖說還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若是我們最終拿下美國政fǔ總額高達6oo至7oo億美元的分期造船訂單,造船及相關產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將是相當可觀的,甚至可能給我們的造船業以及沿海港口帶來持續數十年的繁榮,并且每年都給政fǔ帶來不菲的收入更令人向往的是,我們將真正邁出從6地到海洋的歷史性步伐”

施佩爾描繪的藍圖固然是美妙絕倫的,可這里所坐的都是見過了大風大雨的內閣成員,他們不乏國家精神和民族主義,只是習慣于冷靜和理智地看待一切。當副總理最后一句話的余音尚回蕩在這會議室中,他們一個個面無表情地tǐng著胸,各自揣摩著話語背后的深意。最近一段時期,國際形勢風云變幻,連帶著對德國國內的政壇也造成不小的影響。最為轟動,也是引起最多爭議的,莫過于德國總理的訪美及兩國戰略合作關系的加深,這基本意味著軸心協定的自然毀除。就歷史而言,意大利和日本并非德國的傳統盟友,縱然如此,許多人還是對德美關系的展持質疑甚至抵觸態度,在他們看來,獨霸歐洲并且獲得了遠過第二帝國時代的海外殖民地,德意志正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夢幻時代,這樣的強大國家根本不需要放低身段與其他國家協商和平——正如阿道夫.希特勒曾經為他們描述的那樣,它應當成為至高無上的“世界領袖”

關于德國大戰略的爭論對平民來說或許過于遙遠,而讓他們更加好奇及關注的是與高層有關、或稱“國禮門”的另一件事。新年之后,總理羅根、副總理施佩爾、國防部長雷德爾以及外交部長馮.牛賴特帶頭向國內的博物館或紀念館捐出了由外國政fǔ私下贈送的禮物,這其中不乏精致昂貴的工藝珍品和價值不菲的古董寶貝。隨后,一大批軍政高官也以各種方式捐出了當年或是歷年收到的國外賀禮。盡管絕大部分人并未公布禮品的具體來源,但人們還是能夠通過它們的造型、制造工藝等等揣測其“娘家身份”,意大利毫不意外地成為德國藝術界的頭號貢獻者。輿論之下,自以為是的意大利政fǔ被狠狠將了一軍,以公立博物館的館藏來孝敬外國政要,如此行徑在意大利國內也引得一片抨擊之聲。對于德國的軍政腦們而言,這種行動造成的個人利益損失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他們在民眾中獲得了公正廉明的好名聲,更在關鍵時刻間接促使對美秘密協定在德國內閣最終通過。要知道在這之前,不少部長級的要員還對德國的親美政策提出了異議,之后雖然仍有人對意大利贈禮之事避而不談,但在關鍵的表決上還是自知理虧地投了贊同或棄權。

“船舶和軍火貿易帶來的積極影響確實是可以預見的,雖然不能做出準確的估量,但我們在安排政fǔ收支的時候還是會盡量將其考慮進去”

財政部長的回答很快也很及時,也許是出于個人考慮,也許是給贈禮方留一些情面,他沒有宣布捐贈——亦沒有就意大利人的禮物作出任何表態,但也有傳聞說他匿名捐出了一批珍貴的古董。對于戰時“現購自運”政策,這位伯爵從一開始就是持歡迎態度的,畢竟財政狀況較差的國家,例如意大利,賒購很可能導致長期收不回貨款,甚至最終淪為政治交易的籌碼,那對于戰爭消耗頗大的德國來說毫無益處。

“好了,年度財算的討論就暫時到這里吧”坐在上位的羅根開口道,“昨晚總統召我前去進行了一番長談。有賴諸位的努力,新年以來我們的工作得到了總統的認可,尤其在對待意美沖突的立場上,總統非常贊同。據此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我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把和平建設作為要任務,當然了,軍事投入非但不會減少,還會根據財政狀況適當增調,以確保我們在十年之內成為一流的世界軍事強國,并對海外貿易、協約港口以及直接控制地區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保護體系”

話說到這里,那些出于各種考慮而對現行戰略決策持保留意見的內閣成員也只能將醞釀的言辭壓在腹中。按照這一次內閣會議的議程,部長們繼而討論了一些無關大局的內政事務,臨近結束時,一名副官走進來單獨向羅根報告,緊接著,總理起身通知眾人:

“意大利大使向我們轉來了羅馬的決定:在經過了雙邊協商之后,他們仍無法接受美國提出的通牒,若是戰爭無可避免,他們將勇往直前”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帝國雄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