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第219章 【惡意競爭】(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香江之狼 >>香江之狼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9章 【惡意競爭】(求月票!)

第219章 【惡意競爭】(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6日  作者:任豬飛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任豬飛 | 香江之狼 
第220章惡意競爭(求月票!)

第220章惡意競爭(求月票!)

任豬飛:、、、、、、、、、

在董氏的別墅里,林正杰帶著關嘉慧應邀前來會宴,董健驊夫婦熱情的招待了兩人,且還有其他董氏族人陪同。

既然是家宴,說明林正杰和董健驊的關系更進一步。

董健驊今年47歲,較李家成等富豪又小了十歲左右,較林正杰又大了二十歲左右;當年年齡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身份,所以兩人成為好朋友也就不奇怪了。

林正杰和董健驊在客廳聊天時,關嘉慧便被董趙洪娉、張培薇引到偏廳聊天。

至于董健誠則是在美國,預計董氏企業重組時,才會回家幫忙。

在客廳,董健驊真誠的說道:“林生,上次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感觸很深!”

林正杰謙虛的說道:“董生,我才經商多少年,且沒有航運經營的經驗。你說這句話,簡直是抬舉我了!”

他心中也很意外,畢竟他說出來一些航運形勢,但可沒有想到董健驊聽得進去。

董健驊說道:“學無老少,達者為先。林生不到三十歲,就白手起家創下今天的業績,你的話里都是很多讓我深思的道理。你說美國要拖垮俄羅斯的經濟,而打壓國際原油的價格,我特意讓舍弟在美國進行多方調查,發現事情真如你說的。而國際原油價格下跌,那運輸費自然不會好轉多少。”

林正杰對航運也很有興趣,詢問道:“董氏在貨柜運輸領域的實力,比較強的吧?”

董健驊搖搖頭,說道:“油船、貨柜船占比差不多!更何況,貨柜運輸的形勢今年確實好轉起來,但我覺得你說的——遠東至美洲的航線,因為競爭大而提不起價;遠東至歐洲的航線,更是在運輸量提高的情況下,價格反而下跌。”

有些事情,一旦主觀認定后,再去調查實際情況,一切都真相大白。

假如沒有林正杰的提醒,董健驊認為他在心中會一直僥幸——航運總會好起來。但林正杰的一句話,更是壓垮他最后的希望——航運已經進入周期性下跌,而且是三十年代相似的寒冬季。

林正杰心想既然你拿我當朋友,那么自己也問一個私密性的問題:“董生,如果我沒有猜測,董氏的航運也負債率應該接近6080吧?”

董健驊也沒有隱瞞,說道:“目前大概在78左右,長短期的債務已經高達90多億港幣,僅一年的利息都高達6億港幣。”

林正杰一愣,這利息還真是低得嚇人,怕是日本貸款居多。

不管是包宇剛,還是董浩云,亦或是趙從衍,后期都是日本的貸款居多。這也是沈弼上臺后,對于包宇剛多多少少有些不滿。

而日本銀行確實猛,全世界進行放貸,香港更是一個重要的業務區。

林正杰點點頭,卻沒有再說什么,因為大家都是坐鎮一方的大佬,什么決定應該是自己做,朋友最多是提供點線索作為參考。

董健驊卻非常信任林正杰,繼續說道:“我們董氏在日本有一個24艘新船訂造的訂單,我最近打算先取消其中12艘,至于另外的12艘怕是只能硬著頭皮打造,畢竟若是全部取消,日本造船廠勢必會讓我們付出代價。另外,今年爭取處理一批油船、散裝貨船。說起來,很感謝林生讓我做出這些決定。”

林正杰擺擺手,說道:“董生言重了,我不過是航運外行,可能懂一點點,比起你們這些行家來說,肯定不行的。不過這次航運寒冬季,我倒是很自信不會分析錯,沒有五年的寒冬季,航運是不會有好轉的。”

他不覺得,董健驊聽了他的話,就會將董氏的危機消弭,頂多是情況稍微好一些。最終董氏的航運帝國,還是會走上艱難的充足道路。

董健驊一愣,再次問道:“至少五年的寒冬季?”

所謂寒冬季,那就是比去年還糟糕,即有業務也會虧損的情況,甚至是只要你有船就會大量的虧損。

林正杰肯定的說道:“我個人認為是會出現的!”

董健驊頓時心里活動起來,考慮出售船只的力度,是不是要更大一些。

“感謝林生的建言”

“一家之言,董生需要好好三思!”

實際上,林正杰也是無利不起早,董健驊未來是香港一哥,好好交際一番,將來能有好的回報;而且,林正杰也看重董氏手中的兩個資產:第一個,就是英國最大的貨柜碼頭‘菲利斯杜港’的部分股權,以及當地的人脈關系;第二個,董氏手中的亞洲貨柜股權。

所以,別說現在出點意見供他參謀,就是以后董氏航運重組,他旗下的恒隆銀行業可以給予一定的貸款。

經過半個月時間的‘促銷活動’,《天天日報》的銷量從12萬份,暴漲至18萬份。當然促銷活動并不是唯一的致勝法寶,前期《天天日報》的內容改進也是關鍵的地方。

經過兩三個月的發展,《天天日報》已經擁有兩百多個新聞采編人員,六百個公司職員;所以在內容上已經不遜色《東方日報》,甚至有不少勝出的地方。

同時,《天天日報》在亞洲電視臺、巴士車身上大作廣告宣傳,也是一個致勝法寶。

三管齊下,自然成績突飛猛進,當然也因此將一年的利潤燒掉,而且還在繼續燒錢,預計要燒掉《天天日報》以前十萬銷量時的兩年盈利。

當然,如果《天天日報》的銷量突破20萬份,那么一年可能就賺回來了。

那么其它報社可就慘了,《東方日報》銷量只剩下25萬份,銳減5萬份,《成報》銳減1.5萬份,甚至連《明報》、《星島日報》的銷量都開始銳減。

這樣一來,大家紛紛開始向《天天日報》施壓,在新聞欄上‘諷刺’《天天日報》搞惡意競爭,以免費的方式將報紙送給發行商,再由發行商以極低價格出售給零售商,達成惡意競爭的事實。

一時間,《天天日報》成為香港的焦點。

當然對于顧客來說,他們才不管這背后的商戰,反倒是紛紛認可《天天日報》如今的內容質量。

“頂不頂得住?”林正杰詢問葉紹良道。

葉紹良馬上輕松的說道:“老板,我們又不犯法,又不違反道德,怎么會頂不住。不過我現在有些擔心,各大報社可能聯合‘香港報紙公會’向我們施壓。不過伱放心,我再怎么也能堅持到月底。而且我們的銷量馬上就要突破20萬份,并且能穩定在20萬份以上。”

林正杰點點頭,他也不指望真的將《東方日報》馬上拉下第一的寶座,畢竟一開始大家的差距太大,足足近20萬份的銷量。《東方日報》一家的銷量,便是香港所有大眾報紙的總和。

“嗯,此消彼長,此次《東方日報》必定會跌至25萬以下。這樣一來,大家就是在同一賽道競爭,誰能笑到最后,倒也未知。”

說實話,此次《東方日報》潰敗,也有馬成才禁錮資深記者林俊逸,造成的惡劣影響。香港人對于言論ZY,是非常重視的,《東方日報》這次形象大損,也是一個潰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葉紹良自信的說道:“如今我們在電視、電影、出版、傳媒、漫畫這些業務上,都取得很好的業績,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傳媒的新聞,和電視臺的新聞達成合作;電影和電視,達成人才和資源互享。漫畫和電視之間,也能達成合作.”

如今,整個文化產業不僅可以為泰富集團帶來豐厚的利潤,亦能提高林正杰的影響力。

當初的亞洲電視臺,大家沒有認為林正杰撿到寶,如今大家都認為,林正杰是拿到了寶藏,當然這個寶藏離不開林正杰的努力。

如今的亞洲電視臺的估值,已經翻了一倍以上,預計價值在5億港幣。

林正杰最后說道:“我想將這些物業組建成一個‘傳媒集團’,這個事情你來負責,傳媒集團依舊隸屬泰富集團旗下,但要設立集團管理層,你來做這個總裁。”

基本上沒有什么變化,但就是多了一個管理機構,不再讓這些產業各自為戰。

葉紹良興奮的說道:“好的,我馬上組織起來.對了,老板。這個春節前夕,惠康、百佳兩個超市集團,不約而同的在傳媒猛做廣告宣傳,燃起大減價戰火。我看兩家的意思,怕是都想做香港超市領袖,獨霸香港。雖然是兩家的競爭,但也會造成其他中小超市集團營業額降低。”

林正杰點點頭,說道:“嗯,我知道了!正好,集團旗下的零售業務也在大搞宣傳、活動。”

“好的”

待葉紹良離開后,林正杰陷入思考。

‘一雞死,一雞鳴’本是商界競爭的正常現象,但是香港沒有‘反壟斷法’,所以大財團都是想拼命搞死小財團。

百佳、惠康兩大超市對決,看似是兩家在互攻,實際上則是在打壓中小超市集團。

倘若兩大超市搞活動時間足夠長,那么其他超市集團將叫苦不迭,最終兩大超市集團則達成壟斷的目的。

林正杰突然想到一個注意,若是今年一些超市遇到困難,他打算安排‘泰安企業’進行低價收購,一家一家的收購。

當然以泰安企業(原淘化大同)的人才、供應鏈,未必會對惠康、百佳起到威脅的作用;但是,一旦明年他拿下會德豐,便可以將零售業務轉賣給這個子公司。

最終的目的,泰富系還是要成為香港第三大超市集團。

“老板”陳偉忠走進林正杰的辦公室。

林正杰抬起頭,說道:“官地拍賣會情況怎么樣?”

陳偉忠立即笑著說道:“我們很輕松的獲得3幅地皮,甚至有一幅地皮出了我們和港燈承價外,其它財團都不出來競價!”

他如果沒有在老板身邊做‘近臣’,也怕是不敢承價。

但泰富集團這一年的時間,已經吸納600萬平方尺的可建樓面,這讓他信心大;今年哪怕是官地拍賣會再冷,他都敢進貨。

林正杰好像記得,前世在1984年,港府足足拿出50幅地拍賣。上半年拿出30幅,收回6幅;下半年拿出20幅,收回7幅。

這充分說明官地拍賣會的冷遇!

所以,泰富集團如今拿地依舊是輕輕松松。

“我原本準備說總計拿出9億港幣購入土地儲備,爭取擁有700萬平方尺的可建樓面。既然如此,待目標完成后,我們可以考慮繼續增加土地儲備,爭取今年我們擁有800萬平方尺的土地儲備。”

“好的.不過老板真是厲害,如果沒有港燈的地產部門配合我們,搞不好有的土地也會因為承價低,而流拍。”

在事前,林正杰就安排港燈的地產部門也參加拍賣,關鍵時刻和母公司泰富集團配合一下。

說白了,就是不讓土地流拍。

其實七八百萬平方尺的土地儲備樓面,一點不算多,后面香港數一數二的地產發展商,一年就要賣出300萬平方尺的樓面不止。

前世巔峰時期的新鴻基,更是擁有5000萬平方尺的可建樓面儲備,恒基也有3000萬平方尺的可建樓面。

當然在這一時期,泰富集團應該是僅次于新鴻基、長實,甚至超過了恒基的土地儲備。因為后面還有很多增加土地儲備的計劃,就看大家有沒有眼光和實力了。

泰富集團旗下的港燈,土地儲備也是非常多,除了國際城市集團的45股權外,還擁有鴨脷洲的大片土地。合計下來,不輸給泰富集團目前的土地儲備。

“對了,金鐘二段站上蓋的投標情況如何?”林正杰詢問道。

陳偉忠也算是業務很強的副總經理,他不僅是全能大管家,更是一個讓員工們佩服的副總經理,因為陳偉忠幾乎不超員工發脾氣,總是將笑容掛在臉上,而且自身是個工作狂。

相比較而言,林正杰這個老板便屬于強勢的老板,所以兩人配合上很默契。當然陳偉忠應該感謝林正杰給他的平臺,否則他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老板,據說投標的財團不多,恒隆和新世界發展已經明確不參與投標,大概是和港府有些鬧得不愉快。”

損失4億撻定,對恒隆來說相當于1981年大部分的盈利。當時恒隆只是希望港府將補地費降低14億,港府都不近人情,所以恒隆是非常不舒服的。

而此時的金鐘二段站上蓋,怕是價格會很低,當然大家都不知道出價。

有一點可以肯定,租金跌幅或許只有30,但是商業地皮的跌幅應該要達到6成,因為商業地皮的項目,回報期太長,如今香港形勢又不明朗,誰敢去賭。

林正杰笑道:“怕也不全是鬧得不愉快的原因,是因為商業地產項目投資周期太長。對于這幅地皮的補地價,我已經決定是這個數字!”

陳偉忠連忙伸長脖子,看著林正杰在桌子上用水寫出一個‘4.3億’,他頓時嚇了一跳。

“老板,穩不穩?”

“我覺得很穩!但不管怎么說,投暗標這種事,本來就是靠運氣。如果說是拍賣,我們自然更有信心。至于投暗標,就全憑運氣,畢竟價格太高,我們要被人嘲笑;價格太低,又確實難中標。”

4.3億的補地費,只有巔峰時18億的三成不到,但是林正杰覺得希望一樣很大。

首先長實、新鴻基、恒基這些都可能不會投,畢竟這個項目是投資10億左右的大項目,與他們的‘貨如輪轉’風格相餑。

其次信和在‘遠東金融中心’上吃了個大虧,黃氏家族再有錢,相信5億港幣不是一個小數字,此次他們也會很保守。

“好的”

此時的信和,也積極聯絡南洋財團和光大聯合投資‘金鐘二段站上蓋’。當然,信和地產是主要投資方,其它財團不過是小股東。

在辦公室里,黃廷芳也對兒子黃志祥說道:“你覺得,我們投資金鐘二段站上蓋,多少標價合適?”

黃志祥猶豫了一下,說道:“這個項目有興趣的財團寥寥無幾,所以應該不需要高價就可以拿到。”

黃廷芳點點頭,說道:“不錯!更何況我們已經在林正杰手里吃過一次虧,這次不能買貴了。”

想到遠東金融大廈項目足足花了15億港幣,再加上后續的建筑費3億港幣,足足花了18億港幣。僅此一項,就讓信和和黃氏元氣大傷。

黃志祥接著說道:“不過,最近泰富集團在拍賣場倒是拿地不少,在做反市場行動。當然,他們好像是以住宅地皮為主,不知道是不是林正杰又看好香港未來的地產市場了?”

黃廷芳聽兒子提起林正杰,頓時有些警惕,說道:“你認為泰富集團對這個項目有想法?”

黃志祥點點頭,說道:“有可能吧!”

黃廷芳思索一番后,說道:“不管了,我們不能再買貴了,價格我已經想好了,就3.8億港幣。畢竟這個項目建筑費,至少也是6億港幣以上,總計投資10億港幣,這已經讓很多財團望而卻步了。而且,泰富集團將精力放在住宅地皮上,可能會也抱著撿漏的想法投標。”

“好的。我覺得這個價格已經很高,這次拍賣會上,有兩幅土地都差點流拍,都是泰富集團和港燈聯合在吃進!”

黃廷芳馬上說道:“下次,我們也要吃進更多地皮,地產總歸會恢復起來的。”

從去年開始,信和地產確實也在吸納地皮,全年吸納了六七個地盤,也算是香港膽大的財團。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香江之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