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出個萬法道君(獨掌道紀)第二百一十五章 師爺,三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肝出個萬法道君(獨掌道紀) >>肝出個萬法道君(獨掌道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師爺,三請

第二百一十五章 師爺,三請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28日  作者:白特慢啊  分類: 仙俠 | 神話修真 | 白特慢啊 | 肝出個萬法道君(獨掌道紀) 


道官出行,依照龍庭律例,可以享用儀仗輿衛。

分別有乘車坐轎,鳴鑼擊鼓,灑水凈街之權。

六戶中人,倘若沖撞道官的車駕,要被論罪。

輕則杖責三十,重則流放鄉野。

這也是義海郡十三行的高門長房,個個過著錦衣玉食的大好日子。

卻仍舊心心念念想進道院,當上生員,求取童子箓的根本原因。

大富哪能比得了大貴,財力又怎么蓋得過權勢。

像沖虛子這種宰治一郡之地,統轄各鄉的“土皇帝”。

儀仗可設四面青旗、青扇,一頂杏黃傘。

八個力士持銅棍,獸劍,以及回避、肅靜木牌。

就連乘坐的轎子、車駕,龍庭也有相應規范。

比如,府城道官轎頂用銀,車蓋、幃帳用皂,而郡城道官只能用錫。

從各方面展現三籍六戶的待遇差別。

沖虛子這一回是游方,故而并未興師動眾。

更沒穿那身代表身份,以銀線刺繡,繪有日月星三光的道官朝服。

只著一襲直領大襟的素色道袍,松紋木簪定住如霜鶴發,配合身后唇紅齒白的捧劍小道童,氣質頗為出塵。

碼頭上專門宰外地肥羊的潑皮無賴,很有眼力勁,看出老道的厲害。

默默地退避三舍,并做起驅散閑雜,維持秩序的活兒。

將那些討飯的乞丐,落難的災民,賣兒賣女的貧苦人,全部轟走。

“大哥,為啥要這樣干?”

“你懂什么,貴人心善,見不得疾苦。”

潑皮頭領教育小弟:

“義海郡承平許久,托道官老爺的福,年年風調雨順,哪能有吃不起飯的乞丐、災民。”

小弟恍然大悟,還是大哥想得通透。

“咱們靠在排幫手底下混飯吃,漕運那么大的買賣,咱們撿點殘羹冷炙填飽肚子。”

潑皮頭領縮在角落,雙手抱胸:

“所以,不能讓衙門的老爺,覺得排幫沒干正事兒,讓底下百姓過得太差。”

一眾小弟立刻會意,平常排幫的管事過來,他們也要做出盡心盡力的賣力樣子。

好讓上頭的那些人曉得,沒有白養一幫兄弟。

同樣的道理!

“以后啊,你們幾個做事,眼珠子擦亮些,外鄉人頭回進城,多半沒見過世面,看啥都覺得新奇。”

潑皮頭領傳授經驗,目光四處掃射,忽地落在下船的一對兄弟身上。

“喏,他們就是很標準的肥羊。穿著不俗,但只有兩人,不帶家丁隨從,小的那個,東張西望,鄉下人也似;大的那位,也是生面孔……待會兒,小六子態度殷勤些,上前打探,摸摸底。”

小弟問道:

“大哥,依舊按老規矩辦么?”

潑皮頭領點點頭:

“照舊。尋親的,先幫他們找客棧落腳,引到城東的悅來樓,咱們能拿賞錢。

游玩的,看好不好女色,是青樓常客,帶給銀鉤坊的桑媽媽,若是雛鳥,卻又有心思,抹不開臉直接提,嘿嘿,找兩個入眼的侍候下。

確定沒啥背景,老五你扮哥哥,老三你做丈夫,做戲逼真,訛百兩銀子不在話下。

有身份,咱們就偃旗息鼓,權當陪著耍了。”

被喚作小六子的少年,十五六歲,瞧著機靈,笑起來的時候,格外給人好感。

“大哥,金樓的烏老二找過我,說是咱們以后做肥羊的買賣,可以帶到他那里,能給半成的分紅。”

潑皮頭領眉頭一皺,眼神刺向小六子:

“你答應了?”

后者心里一顫,猛搖腦袋:

“沒呢,我一直都聽大哥的話,大哥你不松口,我哪能答應,”

潑皮頭領松口氣,語氣放緩:

“金樓是讓人傾家蕩產的魔窟,咱們千萬別挨邊。

他們宰人太狠,伱若不是十三行的高門,非要放干凈血才肯罷休,你我折騰不起,也背不住這種業債。”

老五嘻嘻一笑:

“大哥,你啥時候信佛的?還講因果報應這套。”

潑皮頭領冷哼道: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咱們不干正行,豈能每回都運氣好,將肥羊蒙的團團轉。

不跟烏老二合伙坑人,那是求個心安,即便踢到鐵板,撞到硬茬子,下跪作揖裝孫子,賠錢認錯喊爺爺,總歸留條命。

你次次把肥羊帶去賭,真鬧出禍事,人家不敢砸了金樓,還不敢殺你們幾個賤戶?”

一眾小弟心頭凜然,對于大哥越發欽佩,難怪占得住碼頭這種風云地。

“大哥,看我的本事!”

小六子當即昂首挺胸,大步朝著已經下船的兩只“肥羊”走去。

他外面裹著破皮襖,雙手插在袖子里,盡管穿著寒酸,倒也捯飭潔凈,不至于惹人討厭。

“阿兄,好多鋪子,好多小販,好多人……”

白明兩眼亮晶晶,平時巡視魚檔,故意板起來的小臉,這時候才露出符合年紀的雀躍歡快。

怒云江之寬闊,遠勝于黑水河,乃是整個府城、乃至于龍庭的漕運要道。

一艘艘滿載鹽、鐵、茶、糧的綱船來往不絕,千舳萬舸,宛若長龍,由纖夫牽拉停泊入岸。

之前白明趴在船首,遠遠看到足以容納數輛馬車并駕齊驅的大道兩旁,茶館、飯鋪、酒樓、藥行,一家連著一家,門頭氣派,店面明凈,彰顯旺盛的人氣。

當然,最吸引他的,還是沿街叫賣的各色吃食,只聽到的那些,便有“蒸餅”、“醪糟”、“燒麥”、“湯飯”……

“這就是郡城啊。”

白明腳步輕盈,跟在阿兄的后頭,看啥都覺得新奇,好像小時候被爹娘帶著,第一次逛黑河縣的廟會。

“的確繁華。”

白啟側耳聆聽爭相涌來的紛雜聲音,腦海內勾勒出攤販、車馬、伙計、力工的模糊形象,好似鋪開一幅長卷。

“尋個落腳住宿的地兒,填飽肚子,晚些時候再登門何家。

我這個寧海禪的徒弟,吃十三行的流水席,怎么想都有些古怪。”

他略微轉過身,敲了敲阿弟的腦袋:

“早知道你暈船這么厲害,就不帶你了,差點把膽汁都吐出來,何必受這個苦……”

白明癟著嘴巴,臉色有些泛白,卻不覺得后悔。

他也沒想到,自個兒作為黑河縣第一打漁好手白七郎的弟弟,居然會暈船。

傳出去忒丟人!

“罷了,大不了以后坐馬車。萬一……你以后要是當上道官老爺,興許還能御劍!

暈船算什么,只要不恐高就成!”

白啟轉而安慰阿弟,碼頭這種地方,就近必然有牙行,負責租賃馬車、騾車,或者提供打尖住宿等業務。

他正準備搜尋,就看到手腳伶俐的小六子湊過來:

“兩位小爺,頭回來吧?”

白啟瞇起眼睛,心意把的眼識、耳識打開,略微有些意外。

83最新地址

一個碼頭討生活的小廝,居然都練過幾招把式?

已是拿捏氣血,淬煉勁力的層次。

回想當初,黑河縣東市的漁霸楊泉,也就剛跨過這一步。

“外鄉人,訪友的。”

白啟并未感受強烈的惡意,也就順著話茬往下接。

“兩位小爺,你們叫我小六子就成,咱在排幫混飯吃,你們可曉得排幫?

義海郡的洪大龍頭,乃鼎鼎有名的頂尖人物,放眼天水府,都是首屈一指!”

小六子豎起大拇指,語氣親近又熨帖。

“排幫大龍頭的名頭,誰不知道。

小兄弟,你有什么指教嗎?”

白啟淡淡問道。

憑借上輩子養成的敏銳直覺,他從這小廝身上嗅到熟悉的味道。

拿威風八面的大人物,不動聲色地抬舉自己。

此乃撈偏門行當常用的招數。

“一下船就被當成肥羊盯住了,義海郡可真是民風淳樸。”

白啟頓覺有趣,低頭瞧了一眼自己,再看看阿弟白明。

還真別說,這年頭穿著不俗,又不帶隨從、仆役,下船也沒見著車馬迎接。

確實挺符合“肥羊”標準。

“指教不敢,咱也沒別的事兒,就瞧著兩位小爺氣度不凡,又不像本地的,過來打個招呼。

我在碼頭說話還算好使,對義海郡也挺熟悉,兩位小爺若有什么用得著的地方,大可以知會一聲。”

小六子果然是機靈人,這種自吹自擂的說辭,從他嘴里講出來,偏生有種親近。

“哦,小兄弟門路這么廣?”

白啟笑了一下,輕輕抬起下巴,望向百步外的老道士和小道童:

“瞧見那口劍沒有?我挺喜歡的,你能不能弄來?”

小六子愣住,旋即訕訕道:

“小爺您可真會說笑,我做的都是正經勾當,小偷小摸哪能干。”

白啟神色一斂,正色道:

“我本以為踩得住碼頭這種風云地,小兄弟應該有些本事,有些膽魄。

闖蕩江湖,出門在外,身份是自己給的,但名頭也要自己掙。

我有個師弟,當年在……嗯,京城做買賣,便是如此。

逮著人就問,要不要好馬,然后引到馬市,問他喜歡哪一匹。

相中了,直接動手,不隔夜就送上門。”

小六子聽得發愣,竟敢打販馬客商的主意?

而且,這只肥羊的江湖氣,怎么比大哥還足?

發怔之際,有個略微駝背的老者走到面前。

對方只是冷冷斜睨一眼,他渾身就像過電一樣,蕩起酥酥麻麻的細微刺痛,瞬間失去力氣。

“義海郡城的碼頭上魚龍混雜,什么阿貓阿狗都有,少爺他怕有些人不長眼,觸白爺您的霉頭,專程讓我在這里候著。”

羊伯畢恭畢敬,對著白啟說道。

他抬眼甫一打量,心下驚訝,才多久不見,這位黑河縣的白七爺那股精氣神的勁兒,似乎更深了。

儼然武功又有突破。

尤其是雙目,好像蘊著瑩潤神華,有種水晶般的透亮,讓人一見就感覺非同凡俗。

“何兄有心了。他送的喪貼,我都還沒來得及回信兒,讓你整日守在碼頭,委實麻煩了。”

白啟逗完小六子,收起輕佻笑意,跟何敬豐身邊的老奴道:

“我這一趟除了吊唁,可能還有其他的事兒。

何兄家中遭逢大難,他必然也忙得焦頭爛額,脫不開身。

所以我想著不過多打擾,只帶著阿弟一人,避免招惹太多注意。”

“老奴聽少爺說過,通文館雖在黑河縣,師門的香火卻在義海郡。

白爺你大老遠趕過來,認一認路,上一上香,也是應該。”

羊伯回到郡城之后,從大夫人那里得知不少關于通文館的相關事跡。

一座十年前還名不見經傳的小門小戶,堪堪傳了三代人而已,竟然藏著兩尊四練宗師。

簡直難以置信!

“至于擔心弄出動靜……白爺您想得周全,不過我們何家是義海郡十三行之一,同樣的高門,不會懼怕哪家主動挑事兒。

您大可以放心,踏進義海郡,誰若尋您的晦氣,便是踩何家的臉面。”

羊伯人老成精,如何能不清楚白啟的話中意思。

身為寧海禪的親傳徒弟,他名聲大得很。

十三行,亦或者其他四家的孤魂野鬼。

其中不少人都在期待,白啟踏過怒云江,進到義海郡的那天。

寧海禪十年前立誓不再進城,把通文館搬到黑河縣,再未公然出現在眾人的視野。

許多過往的恩怨,也就被壓在那塊“義海藏龍”的金字黑匾底下。

白啟的現身,對于一部分仍舊惦記著殺父、破家、滅族之仇的對頭來說,無疑是把那些舊債重新翻出來。

讓他們再一次,清晰地回憶起十年前的那場暴雨,以及傾盡怒云江之水,也洗刷不干凈的血腥氣。

“放心,我跟師父一樣的性子,儒雅隨和,與人為善。

看在何兄的面子上,只要不是存心找死,我都愿意先放他們一馬。”

白啟豎起一根手指,讓羊伯緊繃的心弦驟然一松,盡管方才放出豪言,可十三行里頭,未必個個都跟何家一樣識時務。

當爹的死兒子,做妻子的沒丈夫……這種關乎自身的血仇,哪能說忘就忘。

“少爺安排了合適的住處,車馬就在前面。”

羊伯彎腰躬身,伸手請道。

“有勞了。”

白啟頷首。

何敬豐辦事確實周到,省得自個兒費心了。

從頭到尾,羊伯也沒正眼瞧過小六子,這種義海郡城討生活的小嘍啰,何家一根手指就能捏死大片。

可未等他在前面走出兩步,一個勁裝利落,神化內斂的高大青年攔住去路,他雙手呈遞燙金帖子:

“我家師父,有請白七郎過府一敘。”

羊伯眼皮一垂,目光掃過帖子。

落款名姓,陳行。

但他的帖子,還沒落到白啟的手上,唇紅齒白的小道童捧劍而來,一板一眼道:

“我家觀主,也要請這兩位……小哥。”

這下,旁邊的羊伯與愣在那里的小六子,露出一模一樣的呆怔神情。

啥情況?

都未真正入城。

便被三幫人連著請了。

何家的何敬豐,武行的陳行,以及……不曉得哪座道觀。

羊伯回身望去,暗暗嘆道:

“這位白七爺的面子,當真大到沒邊,只希望別再來個十三行哪一家的鴻門宴。”

83最新地址


上一章  |  肝出個萬法道君(獨掌道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