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敘功(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初唐崢嶸 >>初唐崢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敘功(下)

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敘功(下)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2日  作者:狂風徐徐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狂風徐徐 | 初唐崢嶸 


“以數千騎兵渡河而戰,乘亂大潰近萬突厥,逼迫突利可汗不得不北竄,奠定此勝之基。”

“翼國公秦瓊,當功為一等。”

“先取雁門,后潰突厥,趕赴靈丘,斬殺近萬,守御瓶型寨,將突厥逼入絕地。”

“吳國公尉遲恭,當功為一等。”

原本有些不爽的尉遲恭大為驚喜,而秦瓊卻是心里有數的,自己與尉遲恭是眾將中與李世民關系最近的兩人,魏嗣王李懷仁思慮周密,不可能考慮不到這點。

不過也不算勉強,秦瓊在定襄夜戰大潰近萬突厥,直接使突厥在忻州的兵力銳減,這也是突利可汗不得不選擇撤兵的主要原因。

就戰功而論,中軍的實際主帥劉黑兒的確比不上秦瓊。

而尉遲恭也差不多,搶占雁門后,就是他決定出兵,擊潰了駐扎在雁門關、代縣之間的數千突厥,然后趕赴靈丘……戰后光是靈丘附近就揀出了近萬突厥尸首,雖然相當一部分都是為了搶路自相殘殺的。

不過接下來兩人就有點勉強了,李善端起酒盞遞給了韓良、溫大雅……雖然話說的好聽,什么出謀劃策之類的,但在場大多數人都心里有數,此戰謀劃全都是李善一人之功。

不過韓良、溫大雅多年為李世民鎮守洛陽,這一戰原本就是來鍍金的。

“左路軍中薛萬徹、李孟嘗、張寶相、曲鴻各有戰功,功為二等。”李善繼續道:“右路軍田留安、雙士洛功為二等。”

“中路軍劉黑兒、薛萬鈞、段志玄、張士貴功為二等。”

“定襄大火乃忻州戰事轉折點,獨孤德、劉仁軌功為二等。”

“曹國公李世績率軍出塞,于云州數敗突厥,接回被劫掠的青壯與糧草,功為二等。”

“并州長史竇靜、百泉令李楷,重建忻州、代州,安撫百姓,功為二等。”

“余者皆有戰功,待得回京后,孤會上報兵部核準。”

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吃到肉,再不濟也能喝點湯,不過一直留在后面的錢九隴、劉弘基就撈不到什么了,畢竟從頭到尾都沒上過戰場。

上過戰場的大都撈了個二等功,也就安元壽、樊興這種基本上是留于后盾的沒有,此外淮陽王李道玄、任城王李道宗……李善特地問過平陽公主和他們本人,也沒有列進去。

親衛隊這邊,王君昊、爾朱煥、爾朱義琛只在最后時刻打掃戰場,李善也沒有列入,至于再下面的賀婁興舒、李三郎等人,會隨普通將校一同報功。

不過有個比較特殊的將領也沒撈到多少戰功,那就是李客師。

李客師也有些無奈,雖然一直統率騎兵,但始終沒能上陣,李善先是讓他守霍邑,然后是介休、平遙、祁縣。

在李善于忻州與突利可汗對峙的時候,感覺兵力不足,才抽調李客師北上,但還沒趕到,戰事已經爆發了,等李客師趕到繁峙,戰場都快打掃干凈了。

察覺到身邊兒子的異樣表情,李客師笑著低聲說:“子勝父,方能使門楣不墜。”

丹陽房如今留下的五支,長兄李藥王那一支已然飄零,幾個子嗣都不成器,倒是幼女嫁給了趙國公蘇定方,有其扶持,下一代或許能有些起色。

二兄李藥師本人堪稱名將,這是李善、李世民都推崇的,不過可惜與李善結怨導致威望大失,下面的三個兒子都庸庸碌碌。

四弟李乾佑如今起復為長安令,不過因為曾經的齊王府屬官的背景,仕途無望再進,其子李昭德年歲尚幼。

五弟李正明在三原老家打理家業,并沒有出仕的想法。

幾年前,李客師還曾經嘆息過,這一代隴西李氏丹陽房堪稱五姓七家最為耀眼的一支,但后繼無人,他長子李大惠、次子李大善都極為平庸,文武都不成器。

但沒想到幾年之后,三郎李楷突然一躍而起,雖然其中有著魏嗣王李懷仁的緣故,但本身的能力也足以夸耀。

這一戰,李客師心里也很清楚,李善一直將自己安排在后方是怕出了意外不好交代,但心里并不埋怨,因為李善將李楷一直帶在身邊,而且命其重振代地。

如同裴世矩一樣,李客師這種世家子弟,永遠將家族的利益放在最前面,能使門楣不墜,李客師已經很滿足了。

“諸位,飲勝!”

最后一杯酒后,敘功宴結束了,李善今晚喝的稍微有點多,被兩個親衛攙扶著踉踉蹌蹌的回了營房。

“明日就啟程回京了。”平陽公主看了眼李善,“若無意外,此生你都難回代地。”

李善嘆了口氣,心里知道平陽公主說的很對,自己回朝后,身上也就個宗正卿的閑職,甚至李世民登基后,自己連這個宗正卿都要上書請辭……雖然李世民肯定不許。

再之后,自己在長安百無忌憚,在京兆內也能隨意,但不能出京兆,皇帝這種政治生物,會記得你的好,但永遠不會缺乏應有的警惕……更別說隨著時間的流逝,皇帝往往看重的是以后,而不是以前。

就算李世民在多年后重新啟用李善,也不可能讓他領兵,更別說去代州、朔州、涇州、原州這些他曾經夸功的地方。

“三姐……”李善抬起頭,眼中醉意朦朧,“數年種種,當留于后世吧?”

平陽公主有些詫異,“那是自然,如此功勛,當為后世銘記。”

“那就好,那就好……”李善一頭栽倒在榻上。

當穿越到這個時代的時候,李善在東山上遠遠眺望著長安城,想著這座宏偉的城池中即將發生的種種,那時候的李善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不遜色于房謀杜斷,不遜色于尉遲、叔寶這對門神的印記。

多年過去了,李善如同一顆璀璨的流星,驟然劃破歷史長空,留下來比房玄齡、杜如晦更加耀眼的印記,甚至尉遲恭、秦瓊這對門神都是他的下屬。

雖然一切都結束了,但李善相信,自己足夠耀眼,后世唐書當有列傳。


上一章  |  初唐崢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