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864章 鄭和下西洋的真正意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最新章節列表 >> 第864章 鄭和下西洋的真正意義!

第864章 鄭和下西洋的真正意義!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朕聞上古  分類: 歷史 | 軍事 | 朕聞上古 | 大明:家父永樂 | 永鎮山河 


一番巡視之后。

王景宏將朱高煦等人迎入了山長值房。

朱高煦坐在主位上面,聆聽著這朗朗書聲,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

“景宏,你知道當年,先帝爺為何要讓你和鄭和下西洋嗎?”

舊事重提,王景宏一時間也有些神情恍惚。

不知不覺間,確實已經過去了好多年啊,久到他王景宏現在都不能再跟著鄭和一起出海了。

回憶起那些波瀾壯闊的歲月,王景宏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回稟陛下,是為“示天國德威”!”

這是王景宏給出的答案,鄭和下西洋是為“示天國德威”,說白了就是前往海外宣揚國威。

“不對!”

朱高煦搖了搖頭。

不對嗎?

王景宏一愣,再次思索片刻,然后答道:“是為暗中尋訪建文行蹤!”

昔年錦衣衛一直在暗中追查建文下落,但前前后后忙活了很多年卻是絲毫不見建文蹤影,最后只能推測那建文是出海逃遁了。

是以永樂皇帝陛下派遣鄭和下西洋,也是存了這么一層心思,想要暗中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可是,朱高煦聽到這個答案之后,還是搖了搖頭。

“也不對!”

怎么還是不對?

王景宏愣住了。

見此情形,朱高煦笑著開了口。

“昔年先帝爺年間,從船隊出海的鄭和下西洋第一天起,先帝爺就在陸地上指揮、控制和支持著這一偉大的航程。”

“為何配合鄭和下西洋,先帝爺下令在江浙、福建、廣東、湖北一帶造船,并在全國范圍擴大瓷器、絲綢、茶葉等出口貨物的生產,同時,借大航海之機實施永樂盛世,開始編纂《永樂大典》,疏浚京杭大運河!”

“正因為這一系列的舉措,使得大明迅速實現了復興,在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支撐起一個前無古人的大航海事業!”

“恂如,你聽明白了嗎?”

朱高煦看向了一旁的周忱,后者當即點了點頭。

“陛下,臣明白了。”

“現如今我大明也是在做同樣的事情,通過在江南一帶開辦工廠,興辦工商業,擴大瓷器、絲綢、茶葉等大明國貨的生產,借助如今的遠洋貿易,拉動我大明國內的經濟發展!”

經過這么多年的治政經驗,加上朱高煦的悉心培養,周忱這位南京戶部尚書,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周忱了。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周忱,比之戶部尚書夏元吉,還要優秀不少,原因就在于時代的局限性!

戶部尚書夏元吉是大明王朝土生土長的財稅專家,從洪武朝作為戶部主事時,夏元吉就開始協助管理大明帝國這個堪稱龐大的財政實體,被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親口稱贊“曹務叢勝,處之悉有條理”。

加上夏原吉本身就能力出眾,很快就熟悉了大明王朝的財政運轉模式,所以他對于大明錢糧一事,無疑最具有發言權。

這樣的帝國精英官僚,無疑是具備豐富的財政管理與實踐經驗的。

而后永樂年間發生的各項大政,也都足以證明,夏元吉就是這么一個頂尖的國士。

永樂皇帝一生文治武功,編纂《永樂大典》,營建北京帝都并且遷都,疏浚南北大運河,派遣鄭和下西洋,御駕親征六飛五渡……

這哪一項國策不得耗費無數的錢糧,耗費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

隨便從這些國策里面拎出來一項,放到其他朝代去,只怕某位帝王都要窮極一生才有可能完成!

但是永樂皇帝偏偏就做到了,而且還玩在永樂一朝就完成了這些大項目!

為什么?

因為永樂皇帝背后站著一個夏元吉啊!

如果不是夏元吉一直在為永樂朝廷統籌錢糧,只怕大明王朝早就分崩離析轟然崩塌了,永樂皇帝也會成為“隋煬帝第二”,落得個“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的罵名!

夏元吉之才,無愧國士之名。

但是問題在于,夏元吉終究是老了,讀了一輩子的圣賢書,思想固化難以接受新理念,所以朱高煦很難將他所知道的那些經濟知識傳授給夏元吉,人家也根本不會聽他的。

所以朱高煦選擇了一個全新的目標,那就是周忱周恂如!

事實證明,年輕的周恂如,遠比老邁的夏元吉更優秀,至少在接受新思想這一方面,他要優秀得多。

“恂如你說的不錯。”

“昔年先帝爺以遷都北京、編纂《永樂大典》和派遣鄭和下西洋這三輛馬車,拉動了永樂年間的新政改革,如今到了這武德年間,朕也要以遠洋貿易作為動力,拉動整個大明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朱高煦笑道:“鄭和此次率領寶船開啟了遠洋貿易,將會于沿途各地外邦國家進行貿易,比如阿拉伯人,比如波斯人,甚至還有歐洲人……當鄭和將這一船船的茶葉絲綢和瓷器,全部交換成金銀珠寶、香料象牙等物帶回大明后,你們可以想想這會引起何等轟動!”

“尤其是在這江南之地,只怕會瞬間掀起一股出海的浪潮!”

聽到這話,周忱和王景宏都是變了臉色,神情很是凝重。

其他人還好說,那些士紳商賈肯定會如同皇帝陛下說的這樣,就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瘋狗一般,爭先恐后地涌向大海,試圖從這場遠洋貿易之中分到一杯羹!

其實當年他們就想這么做了,甚至不惜通過控制瓷器、絲綢等商品的原料供應,從而逼迫大明皇室和勛貴集團向他們讓步,允許他們也參與這遠洋貿易賺取暴利!

但可惜的是,他們低估了皇帝陛下的決心,也高估了自己的分量。

那一次錦衣衛全體出動,緹帥紀綱再下江南,殺了個血流成河人頭滾滾!

難道等鄭和帶著滿船財富返回大明之后,當年的慘劇還要再重演一次嗎?

“陛下,此事臣要不要提前做好準備,敲打一下那些不安分的東西?”

周忱試探性地開口問道,他這個南京戶部尚書,可是手握重權,收拾一些不聽話的士紳商賈,那還是比較容易的。

朱高煦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道:“不必如此,這一次朕不會攔著他們!”

此話一出,周忱和王景宏頓時就驚了。

皇帝陛下這是什么意思?

“我大明需要重視海洋,更需要踏上海洋爭霸之路!”

“這些士紳也好商賈也罷,當他們看到遠洋貿易的恐怖利潤之后,他們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奔向大海,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大明航海業和船舶業的飛速發展,這正是朕想看到的結果!”

“所以啊景宏,以后你可得小心了,別讓人把海軍學院這些寶貝師生給挖了去!”

王景宏:“!!!”


上一章  |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