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四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用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 >>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最新章節列表 >> 四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用意

四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用意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7日  作者:Loeva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Loeva | 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 

:18恢復默認

作者:Loeva

更新時間:24031715:41

屋中眾人聞言,齊齊一愣。

海礁忙問:“曹爺爺,您這話是什么意思?涂同知沒有派人送密折回京么?那為何姨祖父會這么說?”

曹耕云伸出食指晃了晃:“他是派親兵騎著快馬出城去了,光天化日之下,眾目睽睽。但大多數人不知道,那親兵剛過灞橋不久,便又繞了回來,換了一身衣裳,裝扮成平民百姓的樣子,牽著馬重新回到了城中——前后相隔不足一個時辰。”

眾人聽得一愣一愣的。涂榮搞這么一出,是在唱什么戲呢?!

海棠小聲問:“他是故意裝作送出了密折的樣子,嚇唬周家三房嗎?”

“不僅僅是周家三房。”曹耕云撇嘴,“當天涂榮本人就親自跑鎮國公面前去了,告訴國公爺,自己派人送了密折進京什么的……但又不說折子里寫了些啥,含沙射影地讓國公爺管好自己的族人,又說周家是皇上至親,從龍功臣,若是遇到什么難處,皇上絕不會袖手不管什么的……陰陽怪氣地說了一大堆話便跑了,聽著就象是不懷好意的樣子!”

曹耕云素來最討厭這種賣關子的行為,只覺得涂榮本人可惡了幾分。

陸栢年聽得直嘆氣:“看來……皇上是真的不打算與周家和解了。先前種種,不過是為了往西北邊軍安插人手,分周家兵權,方才故意表現出善意來。如今一旦掌握了周家人的把柄,便要圖窮匕現。其實這又是何必呢?周家何嘗有過逆舉?不過是助他登了基,卻不肯助他變法罷了。可周家世代鎮守邊疆,不打算摻和朝政,也是謹守邊將本分罷了。這原是周家忠心所在,皇家代代都不曾有過怨言,反而巴不得周家不進京,怎的輪到今上,他便記仇了呢?”

海礁抿了抿唇:“興許是因為皇帝知道自己撐不了幾年了,才想將自己幾十年都沒能辦成的事辦成,好滿足自己的夙愿吧?!”

陸栢年聽了,又忍不住想要彈他的腦門了:“快閉嘴吧!”

海棠有些遲疑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覺得……皇帝不一定是這個意思……”

皇帝如果是想利用周家三房通敵一事,扳倒整個周家,又或是徹底收回周家的兵權,這時候就該利用輿論,把整件事傳得沸沸揚揚的,盡可能敗壞周家的百年威名,破壞周家在民間的根基,才好對他家動真格的。可他派來的心腹涂榮卻封鎖了消息,又故意裝作派人進京送信,實際上只是演了一場戲,然后跑到鎮國公面前暗示半天,更象是在引誘鎮國公,主動向自己提出談判的樣子。

皇帝與涂榮一方,想與鎮國公談判什么呢?

鎮國公一方習慣性地認為他們不懷好意,可皇帝與涂榮一方,真的有必要跟周家翻臉嗎?

皇帝眼下面臨的是什么處境呢?

他本人生病多年,對朝廷的掌控力已經大不如前了,沒辦法讓孫閣老一派的官員聽命于自己,在儲君的選擇上順從自己的安排。

他近幾年才重新扶持起來的吳門故生清流一派,還處于弱勢,屢屢被孫派打壓,未能拿到內閣實權;而剛被提拔起來的心腹表弟陶岳,還只上位了不到一年,只是區區一個戶部侍郎,連內閣席位都還未到手,遠未能與孫閣老抗衡。

好消息是執掌禁軍兵權的潁川侯,已經與孫閣老產生了裂痕。

壞消息是即使有了禁軍的支持,皇帝還是不能讓內閣點頭,同意他立八皇子為儲君。

在這樣的處境中,皇帝最想要辦成的是什么事?當然不會是讓一直看不順眼但從未反叛過的周家倒臺,而是要優先保證自己看好的儲君人選能順利上位,平穩地繼承皇位。

哥哥海礁所經歷過的上一世,皇帝就沒對周家趕盡殺絕,反倒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與孫家一派明爭暗斗了許多年,才艱難地趕在人生的最后時刻,硬是將孫閣老踢出了內閣,力保八皇子繼位。

雖然上一世,周家在皇帝駕崩前就已經失勢了,可周家長房以外的族人子弟,依然還在西北邊軍中任職呢。而孫家對儲位的算計,卻讓皇帝一直煩惱到死。哪怕是八皇子成功繼位了,皇位也依然坐得不太安穩,需要陶岳這位新晉閣老嘔心瀝血了十來年,才趕在新君親政之前,把孫家及其黨羽徹底鏟除干凈。

在海棠看來,皇帝心目中,應該是“遏制孫家、力保八皇子繼位”的優先度,超過“打倒周家”的。

這話她沒辦法在曹、陸二位長輩面前說,只能回頭再與哥哥談,眼下她只能拿出另一個推斷:“皇帝若真想對周家不利,根本不用等鎮國公開口退讓,現在涂同知更象是在等鎮國公先行低頭,然后答應皇帝提出的條件……比如保八皇子立儲繼位什么的。當年周家對皇帝做過的事,皇帝如今希望他們再來一遍。若說從前皇帝埋怨周家助自己登基后,就不再幫忙,如今他可能更巴不得周家能繼續堅持自己的原則,在力保八皇子坐穩皇位后,便退回邊疆,不插手朝政吧?”

曹、陸二位長輩驚訝地看著海棠,沒想到她會提出這樣的觀點。

海礁習慣了與妹妹商量正事,便問:“小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皇帝遲遲未能立八皇子為儲,認為八皇子生母許賢妃與周太后有淵緣,興許能得到周家助力的緣故么?可這種事,他就算不開口,周家也會幫忙的吧?何必要派涂同知來查三房,往周家人身上安一個通敵的罪名,又暗示鎮國公開口求饒?”

海棠想了想:“周家不一定會愿意幫忙的……畢竟周家已經吃過一次虧了。”

周家一直堅持不插手朝政的原則,卻因一時心軟幫了周太后一把,支持無血緣關系的德光皇帝繼位,結果德光皇帝反臉不認人,搞得周家與西北邊軍吃了許多年的虧。如今許賢妃所生的八皇子,同樣與周家沒有血緣關系,就算鎮國公府看在周太后的面上,對許賢妃的“外甥”多關照一二,也更多的是在給政敵孫家添堵,而不是真的要支持八皇子繼位。周家不想再吃一次虧,寧可離得遠遠的。而沒有了周家支持,年幼的八皇子身后又能有什么助力?

除了皇帝、許賢妃還有周太后,朝中恐怕并沒有真正全心全力支持八皇子的人。那些不與孫家同流合污的朝臣或許會遵從圣旨行事,但八皇子一日未正式立儲,就談不上有什么正統性可言,朝臣們也沒理由支持一個小孩子,而棄已經成年的皇位候選人于不顧。畢竟國賴長君。紀王世子也是皇帝的血脈。只要還宗儀式辦好了,朝臣們肯定會優先支持他的。

皇帝若不想讓紀王世子上位,那就得為八皇子尋找可靠的助力。兜兜轉轉三十多年,到頭來,他能找到的最可靠的助力,依然還是周家。

只是,他猜忌周家多年,心里怕是也不相信周家會真心遵照圣旨行事。為了讓周家乖乖聽話,先拿捏住周家一個致命的把柄,是不是會更有把握呢?


上一章  |  卷飛全家后我躺平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