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結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橫刀十六國 >>橫刀十六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結局

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結局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0日  作者:蒼穹之魚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蒼穹之魚 | 橫刀十六國 


只是讓李躍沒想到的是,這場大戰前前后后打了三年之久,高句麗寸土必爭。

但終究敗于國力不濟,被李儻滅了國。

仿佛跟高句麗有仇一般,李儻盡屠其宗室、豪酋、貴人,連人家的陵墓也沒放過,全部挖了,賞賜將士。

被他屠滅的城池就有七座。

尸體堆積如山,頭顱被堆成京觀。

種種暴行,令人發指。

這些行徑更加重了朝堂對他的忌憚,參奏的奏表雪片一般飛來。

李躍下詔斥責,不可濫殺,畢竟俘虜也是人力,留著以后可以建設海東之地。

不過他的這些作為也有積極的一面,白山黑水里面的蠻人震恐不已,李儻一道軍令,這些人就乖乖出來,充當部曲。

南面的新羅、百濟更是稱呼李儻為“殺生王”。

大軍南指,城池或逃散,或直接投降。

李儻在未得朝廷的允許下,直接攻入新羅、百濟,將這兩個小國一并滅了。

還縱容軍士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李躍對這個兒子也頭痛不已,朝中更是直接有人將他比作石虎、苻生。

李儻一口氣滅了三國,一個新的問題又擺在眼前,如何封賞。

不封,會打擊梁軍的士氣。

封,李儻現在已經是郡王,下一步只能實封親王。

“大梁在西北南都有都護府,唯獨東面沒有,不如增設安東都護府,以高句麗舊地設魏國,實封兄長為魏王。”李儉建議道。

“哦?難道你不怕有朝一日他舉兵向西?”

“六兄敢作敢當,心性豁達,并非殘暴之人,其長處在領兵,然則治國絕非窮兵黷武那么簡單,兒臣若是以中土之盛,治不了海東一隅之地,愧對父皇這么多年的教誨。”

李儉神色平靜,但這平靜是因為自信。

“你說的不錯!”李躍哈哈大笑,感覺是自己想的太遠了。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李儻能打不假,但大梁比他能打的大有人在。

而且封他高句麗舊地,并非將整個遼東板塊都給他。

只要平、遼兩個最富饒的州在手上,足以壓制魏國。

李儉還留了后手,安東都護府就是為李儻設的緊箍咒。

“那么漠北呢?”李躍目光灼灼的望著他。

“大兄建了官道,漠北有變,瀚海、北庭二都護府東西夾擊之,洛陽中軍一個月便可直抵北海,兄長素有大志,且疏于小節,不足為慮,瀚州之所以有今日之盛,是背靠大梁,兒臣為君,兄長為臣,若有不臣之舉,以正討逆,焉有不勝之理?”

忽然之間,李躍感覺自己做的有些多余,自己能想到的,李儉都想到了。

以目前他的地位,別說李儀、李儻,就是李躍輕易也動不了。

歷史上藩王造反成功的能有幾人?若不是建文帝自己作,急于求成,削藩策略出了問題,哪有朱棣什么事?

太子背后既有王猛庶族寒門支持,也有崔氏這種頂級士族。

在軍隊中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李儀的那種小聰明,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他們之間是術和道的差別。

李躍要擔心的反而不是李儉,而是李儀和李儻。

“我兒長大了。”李躍不由感嘆一聲。

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比任何安排都管用。

“兒臣跟在父皇、令君身后多年,總要有些長進。”李儉微微一笑。

李躍拍拍他的肩膀,不再多言。

冊封李儻為魏王,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少反對聲音。

不過在李躍和李儉的堅持下,最終還是確定下來,滅三國之功,不能厚賞之。

盡管李儻所作所為有些不合禮法,但瑕不掩瑜。

而且海東這片地,的確需要李儻這樣的狠人。

“仁義只對大梁百姓,不涉域外蠻夷,今后這就是我大梁的行事原則!”李躍直接一錘定音。

五胡亂華,多少百姓慘死在外族的刀下?

這年頭崇尚的就是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任何事都要靠刀子說話,你殺少了,那些蠻夷會以為你不行了,弄不動了,他們反過來要蠢蠢欲動……

高句麗滅亡后,大梁正式進入大發展期。

在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治國理念下,人口增長至三千一百萬。

羌、氐、鮮卑、匈奴與當年的烏桓一樣,逐漸成為歷史的塵埃,消融在華夏之中。

融合了諸族,也給華夏注入新鮮血液,帶來新的活力。

這種活力不局限在經濟上,文藝、技術、思想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掃魏晉時期的萎靡,出現了各種大家,呈現百花齊放之勢。

大梁逐漸進入全盛期。

不敢說多富有,至少百姓能吃上飯,一些節日,還能吃上幾口肉,冬天不會有那么多的人凍死。

李躍也準備將手中的權力逐步過渡給李儉。

不過就在此時,慕容垂上表,說西域都護府勵精圖治多年,今糧草已足,士卒勁銳,皆欲為國效力。

他們準備攻取蔥嶺之西的河中地區。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秦王李佑也在此時上表,請求西進。

西域都護府與秦國互不統屬。

兩邊屬于互相監督的關系,如今竟然同時瞄向了河中。

不過更熱鬧的還在后面,北庭都護府也請求西征。

薛家在看到吳會豪強一個個成了南疆土皇帝后,心癢難耐起來。

留在大梁,整天提心吊膽,出去了,就能稱王稱霸,這個選擇再簡單不過。

西域三大勢力積蓄了五六年,的確到了出去溜溜的時候。

此時的薩珊王朝正集中精力與羅馬人激戰,暫時顧不上河中。

不過即便要西進,也需先整合西域三股勢力,否則各自為戰,互相掣肘。

“以慕容垂為征西大將軍,使持節,統合諸部,進軍河中!”李躍想都沒想,肯定以慕容垂為主將。

在兵略上,天下間能勝過他的人寥寥無幾。

而且是越老越厲害的那種。

至于戰后利益如何劃分,先把地盤打下來再說。

河中坐落在絲綢要道上,是西土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華夏文明走出去的必經之地。

好在西面的土地和利益足夠多,就看他們能推進到哪一步。

設置西域都護府,不就是為了保護西面的土地么?

西域大戰自然也不是短期內就能決出勝負。

從準備到出兵,都花費了三個月之久,翻過蔥嶺,受華夏影響的各國各部族紛紛出兵協助,試圖分一杯羹。

西征大軍達到空前的十一萬人規模。

集合了天山以南所有國家,以及天山以北所有部族,浩浩蕩蕩向西殺去。

這場大戰對大梁并無多少影響。

反而這幾年李躍身上的傷痛越來越嚴重,發作時臥床不起,不能理事。

太子李儉侍奉病榻之前。

“本來還想再撐兩年,算了,朕還是頤養天年,大梁以后就交給你了。”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李躍心中一松,忽然之間,身上的傷痛也沒那么嚴重了。

“父皇只是舊傷復發而已,修養幾日,便可無礙。”李儉沒有任何欣喜,反而多了一些哀傷。

“朕的身體朕知道,強撐著反而折壽,不如瀟灑快活幾年,朕廝殺勞累了一輩子,也該歇歇了。”

“父皇……”

李儉眼中劃下兩道淚痕。

“你這是做甚?朕只是退位,又不是入土。”李躍哈哈一笑。

久病床前無孝子,老占著位置也惹人煩。

“父皇說笑了,只是兒臣……有些惶恐。”

“有惶恐就是有敬畏之心,有敬畏之心便不會胡作非為,只要記住,皇帝也是人,也會生老病死,也會犯錯誤即可。”

“唯。”

“去吧。”李躍揮揮手……

(全書完)

(本章完)


上一章  |  橫刀十六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