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第239章 高順投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舍弟諸葛亮 >>舍弟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9章 高順投劉

第239章 高順投劉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3日  作者:浙東匹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浙東匹夫 | 舍弟諸葛亮 
諸葛瑾前前后后花了半個多月,把廣陵、東海二郡的冬季種田工作都視察梳理完畢。

后續該整改該調整的,也都給出了方案。

華佗那邊的醫學實驗展開,以及玻璃實驗儀器的燒制,至少要幾個月后才能看到成果。

馬場規劃的升級、戰馬貿易的推進,也要幾個月。

而到遼東新占一個縣作為海貿跳板、新造船基地,那就是更是一兩年后才能大成了。

諸葛瑾該做的都做完了,他算了算時間,許都那邊差不多也該鬧騰起來了。便最后跟陳登確認了一下廣陵的軍備情況、后續可能的誘敵進攻計劃,推演了一遍孫策和周瑜的可能反應。

然后,諸葛瑾就又坐船返回蕪湖,親自主持江南領土的備戰工作。

劉備軍在東線一共四萬戰兵,既要提防面向曹操的淮河泗水沂水防線,又要防備孫策。所以第一階段能用于防孫的,也就兩萬多人。

等曹操和袁紹打得逐漸激烈起來、曹操絕對無力南顧后,才能把淮泗防線的兵力分批抽調南下,這樣長江防線能占到三萬兵力。

這點力量指望拿下孫策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一階段的主要目標,就是防守反擊,消耗孫策的有生力量和攻擊動能。

等孫策乏力之后,劉備軍主力在西線結果了張羨,再移師東部,給孫策致命一擊。

東線防區,如今主要高級將領就兩個,江北由太史慈防守,統籌下邳、東海、廣陵三郡,還有田豫、陳到為副。在長江沿線各處要害,約有八千戰兵駐防。

江南由關羽親自防守,以張遼為副。在蕪湖聚集了一萬戰兵駐防,其余后方支撐點,累計不過三四千。

張遼是去年底剛投過來的降將,他在呂布麾下時地位雖然不低,到了劉備這還得重新積攢軍功才能升遷。不可能搞“用人如積薪,后來者居上”,否則那些老將的人心就散了。

其他張飛、趙云、甘寧等人,都集中在劉備本人直轄下,要用于西線戰場的。

相比之下,對面的孫策軍,集結了吳會三郡的全部戰力,大約有五六萬戰兵,也是按三十個人口抽一個兵的比例征發的。

誰讓吳會三郡地處太湖平原,是揚州人口最稠密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呢,那么小一塊地盤就一百八十萬人了。

歷史上本該屬于孫家的武將,除了太史慈、魯肅、陸議被劉備挖了,賀齊本就在跟隨王朗,其他都還在孫策麾下,并無變化。(甘寧不算,甘寧歷史上這時候也沒投孫,應該在黃祖手下)

諸葛瑾二月十三離開的廣陵郡海西縣,逆流返航,大約需要五六天回到蕪湖。

而就在諸葛瑾開始返航的同一天。西邊江夏郡的武昌縣,劉備和諸葛亮終于聽說許都發生了“董承、呂布之亂”,但具體細節還不清楚。

曹操的消息封鎖還算成功,第一時間流出的只有關于兵變這個事實的情報,至于動機、細節,外人還不得而知。

劉備聽說時,饒是有所心理準備,也依然忍不住震驚,同時在內心嘆服諸葛兄弟的神算先見。

他第一時間找來諸葛亮商議,還找來了甘寧、張飛、龐統、徐庶,打算討論下一階段的軍事部署調整。

張飛是前幾天剛剛被調到武昌這邊的,為的就是參加可能會爆發的荊南戰役。趙云后續可能也會調過來,但目前還不行——趙云要固守壽春合肥一線的防區,那里也非常重要。只有確保淮北的曹軍全部被袁紹牽制走后,趙云才可以移動。

諸葛亮是第一個到的,其余文武都還沒來,劉備就先單獨逮著他問了很多問題:

“先生以為,此消息該立刻加急飛報令兄么?如今只知董承、呂布反曹被殺,其余細節一概不知。真沒想到,呂布竟能有此膽識。唉,若是將來曹操被定為漢賊,這呂布豈不是反而成了忠義之士?”

諸葛亮來的路上已經想好了,所以立刻回答:“我以為不妨再觀望數日,并且讓斥候、細作加緊探查。另外,應該立刻派兵從西陵縣沿著桐柏山北上哨探,了解曹軍控制的汝南郡境內是否有異動。

我們這兒消息閉塞,多是因為桐柏山阻隔,其他渠道情報得繞路南下。若是能主動翻越桐柏山,應該能掌握更多詳情。若是五日之內打探不到更翔實的情況,那便有多少算多少,即刻送去蕪湖。”

劉備想了想,覺得也不差這幾天,就打探徹底再說。于是立刻安排小股擅長山地戰的部隊,深入桐柏山北上。

負責江夏郡江北部分防區的甘寧,自然是這個任務的直接領受人。

甘寧剛趕到武昌侯府,就立刻接到了這條命令,他當然不會拒絕,但也闡述了一下困難:

“主公,如今桐柏山積雪尚未化盡,道路難行,只能是派出極少數人的精銳小隊哨探。而且輜重補給困難,得給將士們配備輕便易于隨身攜帶的行糧。”

對于這些要求,劉備當然全部滿足:“不用人多,就分幾隊數十人規模的小隊便可。怕攀援山地不便,可以配給前年林歷山之戰時定制的釘鞋,干糧全部配給咸肉、魚干、炒米、糖塊,士卒也都選參加過林歷山之戰的善于攀援丹陽兵。”

甘寧一聽后勤保障那么好,自然是信心滿滿立刻就去安排了。

曹操的部隊想在積雪的日子強行翻越桐柏山,傷亡肯定不會小。但劉備軍就不一樣了,劉備軍有大量的南方兵源,尤其是山越山地兵,再有特種裝備和高熱量補給,完全可以避免傷亡。

劉備提到的糖塊補給,就是普通的蔗糖,但不是白糖。漢末也是有蔗糖的,熬煮的工藝比較差,雜質很多,比后世紅糖還差,只能算是黑糖或者說焦糖,有很多纖維素和甘蔗果膠雜質。

但對于普通士兵來說,執行任務的時候能有黑糖作為熱量補給,已經是非常高的規格了。屬于吃到糖的時候都要掂量掂量“是不是這次任務九死一生,才讓我吃得這么好”。

安排好情報斥候工作后,其他文武也到得差不多了,劉備才繼續跟大家討論戰備情況。

剛來的張飛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急吼吼求著當先鋒,希望劉備到時候讓他率先進攻長沙郡。

劉備聽得好氣又好笑,忍不住敲打:“此番是否能定曹操為國賊、張羨具體會如何與曹操勾結,尚且不明朗,急什么!”

龐統、徐庶看著張飛這猴急樣,也是忍不住微微發笑,但沒敢笑出聲音來。

張飛覺察到了大家的表情,下意識怒目而視。不過他這人還算尊敬士大夫,也知道龐統跟隨大哥三年了,能耐不小,不想失禮,就沒找龐統的麻煩。

相比之下,徐庶才來兩個多月,如今只是鄂縣縣令,也沒聽說他出身多尊貴、學識有多淵博,張飛便逮著徐庶捏軟柿子:“怎么?莫非徐縣令覺得不該搶時間攻長沙?”

徐庶至今為止只撈到過在鄂縣監督開鐵礦、造冶鐵廠、兵器鍛造廠的活兒,都是些種田管理工作。這次還是諸葛亮和龐統看在司馬徽的關系上,給他表現機會,才拉他來參加軍議。

徐庶也想好好表現,被張飛怒問,他當然要謹慎應對,既能化解張飛的急躁,又能在戰略安排上有所建樹,這樣才能讓主公盡快重視自己。

主公身邊謀士太多了!不說東邊戰區的諸葛瑾陳登魯肅,光說這西邊戰區,就有諸葛亮龐統在上面壓著了。

徐庶相比于諸葛亮龐統當然沒有任何強項,他唯一的比較優勢,就是他對荊州的近況更了解。

畢竟諸葛亮和龐統三年前就離開荊州了,徐庶才離開幾個月。

于是徐庶非常有注意發揮比較優勢,謹慎地說:“張將軍急于立功,這當然是好事,對主公的大業有利。一旦荊南有變,我軍攻長沙不可不速,但也不可過速,所以,確實需要一員猛將,第一時間直插長沙。”

劉備原本今天也沒對徐庶有多少期待,聽他故弄玄虛,才興趣漸濃,追問:“為何不可不速,又不可過速?”

徐庶深吸了一口氣,抖擻精神答道:“若是不速,則劉表就能反應過來,命劉磐、黃忠從江陵南下平叛。就算我軍圍住了長沙,劉表也能趁虛去攻武陵,如此將來免不了兩家劃湘水為界的局面。

但若是過速,則荊南其余三郡未必來得及響應張羨。據我所知,荊南四郡太守雖多多少少都不服劉表,但其余三人無膽自行為亂,所以他們要么推張羨為首,要么各自觀望。

張羨若太早露出頹勢,可能另外三郡之亂便扼于萌芽之中,難見其端,到時候劉表傳檄安撫,主公又有何理由動兵?”

劉備一想,果然有道理。

要是把張羨秒得太快,嚇住了另外三郡,他們還沒來得及刀兵相見就慫了,那不還是便宜了劉表嗎?

看來,還得再想想,如何細化開戰后第一階段的行動,確保既不讓劉表搶時間南下摘桃子,又不讓其他三郡被嚇住。

這種“既要又要還要”的事情,還真是不好辦。

“罷了,此事大家再想想可有具體對策,爭取出兵前拿出方略便好。如今許都兵變的具體原因還未摸清,我們也不急于輕舉妄動。”

劉備讓大家回去之后心里多琢磨琢磨,這軍議便算是結束了。

此后幾日,劉備一邊籌劃戰前準備,一邊讓甘寧加緊斥候打探。

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三天之后,二月十七這天,甘寧派出的搜索隊,就在西陵縣以北的桐柏山區、倒水河邊,發現了南下的高順,以及一部分來投的龔都部汝南流軍。

雙方謹慎接觸了一番,甘寧確認對方沒有惡意,真是來投奔的,立刻讓人快馬回武昌報信,然后帶著高順等人回西陵縣城。

劉備聽說居然有董承、呂布的部將來投,還有董、呂的家眷,也是大吃一驚,意識到從高順身上絕對可以挖掘出非常重磅的內幕。

劉備連忙親自從武昌縣渡江,來到北岸的西陵縣。

他剛到西陵,甘寧也帶著高順、龔都回來了,劉備聞訊親自出西陵城北門迎接。

高順也是認識劉備的,看到劉備時,便覺非常慚愧,他們當年還偷過劉備的老巢。

高順連忙翻下赤兔馬,無地自容下拜:“末路罪將,欲追隨衛將軍、右將軍誅殺曹賊、匡扶漢室無門,唯有來投車騎將軍,萬乞收留!”


上一章  |  舍弟諸葛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