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梟虎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我變成強國了(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我變成強國了(三)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我變成強國了(三)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8日  作者:江左俊杰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江左俊杰 | 將門梟虎 


第一很簡單。

王家有財力,抗風險能力很強。就算不賣糧食,也挺得過去。

當然,根據王家衛的經驗,這件事情還得看朝廷。

豐年。朝廷可能會出手,收購糧食,穩定糧價。

第二。

朝廷募集百姓,前往緬甸、云貴地區落戶。給出的條件非常豐厚。

說那邊地廣人稀。去了就有大量的土地,還有政策上的傾斜。

王家衛已經打探過了,聽說當年漢軍平緬甸的時候,殺了不少緬甸人。更多緬甸人逃亡。

所以空出了很多無主土地,現在緬甸局勢穩定。

漢人日漸增多,力量日漸強悍。不是去戍邊送死,風險比較小。

當然,最主要的是。王家男丁太多,總共也才五十畝地。平均一分,每人也就十畝田地。

王家下一代,極可能敗落了。不如分家,遷往緬甸。

三子分走,二子守家。

都能壯大。

三兄弟。

要是在緬甸出了什么事情,也可以互相幫扶。

背井離鄉,這當然是大事。王家長子還算鎮定,但其他四子都是面色大變,惴惴不安。

王家衛在家里邊一言九鼎,他發話了,兒子們再不情愿,也是沒辦法。

抓鬮之后,王家長子、三子守家。

次子、四子、五子,加上他們的媳婦,兒女,十余人響應官府的號召,秋收之后就走。

至于是去緬甸,還是云貴,那就看官府安排了。

三兄弟會與同鄉一起,被分配到同一個地方。

子孫繁茂,土地不夠,分家能活。

不僅是王家。

中原、河北。凡是漢朝所控制的土地上的人民。人口多的,官府就鼓勵往邊疆移民。

以前是移動到北邊的三漢。現在是移動到甘肅、西域、齊國、青藏、緬甸、云貴。

這是漢朝的國策。

漢得中原,就在中原展開。

谷賤傷農。

這種事情,連王家衛這樣的富農都知道。

漢庭不僅知道,而且擁有豐富的應對經驗。

這也是收取中原民心的好機會。

洛陽。

街道上車水馬龍,沿街的商鋪,商品琳瑯滿目。

整座城池,都散發著繁華的氣息。

就一樣,有了衰敗的趨勢。

糧價。

城中的糧鋪,已經開始悄悄降價了。商人們已經聞到了氣味,準備大干一場了。

巡撫衙門,大堂內。

陳龍城穿著官袍,正襟危坐。

其下是布政使、河南各地知府。

陳龍城的目光,自官員們的身上掃過。知府聚集的這么整齊,非常少見。

但關鍵時期,也是必須的。

陳龍城端起茶幾上的茶盞,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沉聲說道:“今年的糧食產量是個什么情況,你們都知道了。”

“谷賤傷農,怎么應對,朝廷的經驗非常豐富。”

“接下來,從我這里開始。府、縣、鄉、村。官吏下村,向農民宣傳。現在天子軍望楚,幾十萬大軍吃喝拉撒。”

“需要很多很多的糧食。他們不用急著把糧食賤賣了,朝廷會統一糧價收購他們的糧食,發往望楚。”

“如果發現有人造謠、惡意低價收購糧食,立刻抓捕。審問屬實之后,問斬,抄沒家產。”

“諸位。可不要心慈手軟。”

陳龍城說完之后,抬起頭來露出了冷厲之色。漢朝封疆大吏特有的雷厲風行,淋漓盡致的顯露了出來。

他陳龍城,可也是敢披甲拿刀上陣的狠角色。

“是。”

布政使、知府們也很是剛猛,抱拳應是。

“好了。我召見你們就是為了這件事情。事情緊急,也都不留你們了。馬上回去自己的轄地,操辦此事吧。”

陳龍城笑著點了點頭,說道。

來一趟洛陽不容易,也就聽這幾句話。眾人卻不敢有怨言,站起來大聲應是,排成兩排離開了。

“天子軍望楚,幾十萬大軍兵強馬壯。”

“秋收免稅、平抑糧價。”

“中原人心,可得啊。”

陳龍城微微一笑,悠然自得的端起了茶盞,小口小口的喝著茶。

漢庭的官員,展現出了超強的手腕。

河南地區。

自陳龍城開始,布政使、知府、知縣。自上而下,磨刀霍霍。

在殺了一些不法糧商之后,迅速的穩定了糧食的價格。甚至,糧價比去年還高一些。

農民們歡欣鼓舞,種地的熱情,大大上升。

對于漢庭的歸屬感,也大大上升。

而農民們手頭有了錢之后,怎么的也買點吃的,買點用的。

又反哺了工商業。

促進了中原的商業發展。

漢庭有的是稅收的手段,自商人們的手中,收取稅收。把為了平抑糧食價格,撒出去的錢,又賺回了部分。

漢朝朝廷,就像是一只看不見的手。

在干預國家的方方面面。

大漢朝的國力,蒸蒸日上。

冬十一月。

望楚,寒風凜冽。

幾十萬兵馬,屯扎在這個小地方,井然有序。

雖然馬上就要過年了,戰兵們都很想念家人,但很少有怨言。

帳篷布置的極為整齊的中軍大營,大帳內。

吳年穿著便服,坐在御座上,看著中原地區的巡撫,送過來的折子,臉上露出了滿意之色。

現在朝廷的運轉,還是老一套。

朝廷管著天下。

吳年把自己當成討楚大將軍,不太問朝政。這三本折子,還是他特意讓中原的巡撫們上的。

辦的不錯。

吳年把折子合上,轉交給了旁邊的大孫子吳烈,說道:“老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百姓可畏。”

“往大了說,江山傾覆。”

“往小了說,性命不保。”

“可以好大喜功,勇于開疆拓土。但要把握一個度,不可勞民傷財。”

“是。”吳烈乖乖接過了折子,應聲道。

他跟著吳年很久了,體會到軍旅生涯的辛苦,下過鄉收割過糧食,嘗過百姓疾苦。

這些話,他耳根子都聽出老繭來了。

但他也都記住了,一輩子都忘不掉。

吳年笑著點了點頭,抬頭對站在面前的近臣說道:“今年財政富余。我們商量一下。”

“冬賜戰兵。”

“一。賜給他們的家人,可以過個肥年。”

“二。賜給他們酒肉,讓他們吃喝個痛快。”

“以振軍心。”

“是。”

近臣們拱手應是。


上一章  |  將門梟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