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卒第三十二章 兩代天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過河卒 >>過河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兩代天庭

第三十二章 兩代天庭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1日  作者:莫問江湖  分類: 武俠仙俠 | 仙俠 | 太平客棧 | 少年 | 文青 | 莫問江湖 | 過河卒 
武俠仙俠


說是不討論了,可齊玄素還是不由心中一動。

因為涉及了上古巫教。

祖天師是太上道祖的弟子,他的“三五雌雄斬邪劍”和“陽平治都功印”都是太上道祖所賜,直接賜下兩件仙物,這就是奔著打仗去的,可以說祖天師是帶著任務來的。

后來祖天師建立天師教,滅掉上古巫教。其動機眾說紛紜,有說是搶地盤的,也有說祖天師看不慣上古巫教的野蠻風格,還有說上古巫教群鬼作亂,不得不除的。

總之,什么說法都有。

可無論怎么說,祖天師背后的太上道祖一定是知情的,也是默許的。

結合石冰云剛才提到的神話傳說,這就有了另外一個說法,消滅上古巫教其實是一次清除異己的行為。

齊玄素整理了一下思緒,大概有了一個猜測。

東皇太一,也就是東君,率領諸神建立了第一代天庭,東君作為主神,理所應當地成為了天庭之主,即第一代天帝。

此東皇非道門東皇,此天庭也非南洋“天廷”。

這件事本質上與伊特薩姆納的天堂沒什么本質區別。天庭中最高級的莫過于天帝,其下又有云神、雷神、風神、雨神。

這個時候,神靈的體系還很簡單原始,沒有后來那么復雜,每個神都各司其職。如果需要祈求某種天氣的時候,風、雷、雨、云都會發揮各自的作用,但需要各自祭祀不同的神靈。

看得出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

為當時還是很原始的初級農耕體系,所以神靈與天氣有關,沒有商業神靈、財神等,因為沒有接觸大海,也沒有海神、天后一類的神靈。

財神、天后都是后來隨著世道發展為了滿足廣大百姓日益增長的不同需求而誕生的新神靈。神道也是在不斷發展前進,而非一味止步不前,所以崇古貶今倒是大可不必。

不過與新大陸不同的是,在當時的第一代天庭之外,還有一位古老而強大的存在,不屬于這個天庭,那就是太上道祖。

所有權力的底層邏輯都是武力。

當有人掌握了絕對武力而沒有掌握絕對權力的時候,情況就會失控。

也許當時的太上道祖還沒有達到日后的無為境界,所以太上道祖沒有無動于衷,而是做了一些事情,化作廣成祖師點化了天帝,一代人皇就此崛起。

在人皇崛起的過程中,人皇也遇到了一些對手,比如九黎勢力,就與上古巫教息息相關,甚至傳說九黎的大酋長便是一位大巫。

雙方大戰的時候,更有風伯雨師親自下場助陣九黎勢力,聯手擊退了效忠于人皇的應龍,風伯和雨師就是第一代天庭的風神和雨神。

由此可以懷疑,“九黎”勢力的背后是第一代天庭。

東君并沒有坐視人皇崛起而無動于衷,是有過出手的。

后來又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人皇得到九天玄女的幫助。

九天玄女就是留下“長生素女經”的那位,

破去了風伯和雨師的法術,使得人皇戰勝九黎,一路追到逐鹿之地,活捉了風伯和雨師,兩人臣服,而九黎的大酋長則被斬殺。

至于東君為何不親自出手,應該是忌憚于人皇背后的太上道祖。

如此一來,人皇便掌控了中原大地。

后來在太上道祖的推動下,人皇另立天庭,與第一代天庭分庭抗禮。

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是人皇勝了,東君的兒子們悉數戰死,東君本人大概率也已經隕落,上古巫教投降,雷神投降,云神不知所蹤。

人皇成為第二代天帝,也是第二代天庭的主人,一直延續至今。

不過當時天帝立足未穩,上古巫教的勢力仍舊龐大,不好輕動,所以天帝對待上古巫教以安撫為主,仍舊讓她們作為自己的祭司,不過天帝也有摻沙子的行為,那就是安插了一個巫陽。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巫陽與靈山十巫格格不入,為什么關于巫陽的傳說都是相對獨立的,為什么巫陽最后選擇與靈山十巫為敵,以及為什么巫陽偏向道門。

因為巫陽是第二代天帝的心腹,是天帝安插在巫教中的一根釘子。

這不由讓齊玄素想起,他以前在夢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幕,大巫們圍著火堆議事,巫陽則直接一腳把火堆踢亂,叉腰大笑。

而且靈山十巫都如同巨人,唯有巫陽是正常人的身高。

以前的時候,齊玄素沒有想到這一點,隨著他對上古巫教的了

解不斷深入,忽然發現,巫陽除了名中有個“巫”字之外,其他地方實在不像上古巫教之人。

那么后來道門貶低靈山十巫而拔高巫陽也說得通了。不僅是因為巫陽有恩于玄圣,更是因為巫陽屬于自己人。

待到天帝站穩腳跟,大勢已成之后,便開始著手拆分上古巫教。

第一招便是獻祭窫窳。

窫窳被自己的部下所殺,尸體被送到靈山上,請靈山十巫相救,靈山十巫用不死之藥將窫窳救活,可被救活后的窫窳性情大變,到處吃人,最后被天帝派人射殺。

此事之后,上古巫教的二號人物巫彭與作為上古巫教首領的巫咸產生了分歧,巫彭認為靈山十巫的不死藥是不完整的,需要改變思路,巫咸則否定了巫彭的提議,雙方各有支持者,不過大體上還沒到翻臉的程度。

也就在這個時候,天帝用了第二招,巫陽登場。

在巫陽登場之后,具體的過程不得而知,結果是開明六巫誕生了,巫彭、巫陽率領的開明六巫反出靈山,前往昆侖,最終被天帝的忠實部下陸吾神所困。

剩下的五位大巫已經不足為慮,結果她們自己又因為長生不死之藥的事情自斷雙臂,先是巫咸因為以身試藥,陷入瘋狂,然后是巫羅秘密聯合其他三位大巫背刺巫咸,將巫咸埋葬在于幽冥谷中。最終巫羅取代巫咸成為上古巫教的首領。

至此,上古巫教已經七零八落,再也不成

氣候。

這個時候,太上道祖和天帝用了第三招,也是最后一招,將“三五雌雄斬邪劍”和“陽平治都功印”賜予祖天師,命令他建立天師教。

所謂天師,其最早起源是太上道祖的化身廣成祖師,因為廣成祖師點化了天帝,所以是天帝之師。

有詩為證:

軒皇出御世,垂拱坐法宮。時聞康衢間,處處歌兒童。

霓旌旋羽蓋,問道來崆峒。天師廣成子,道實與帝同。

一言忽相契,四海俱同風。天師初何言,涿鹿未為功。

蓋以清凈福,下浹寰區中。君臣俱好生,自然格蒼穹。

天道本好還,報以歸其躬。一千二百歲,此壽何由窮。

說的就是廣成祖師與天帝的故事,其中也講述了逐鹿之戰的事情。

待到后來,天師逐漸演變天帝的祭司,比如大名鼎鼎的羅天大醮,天師徹底取代大巫的職能和地位。甚至后來玄圣也是讓正一道負責鬼神之事,直至今日。

祖天師奉命建立天師教后,積蓄實力,再加上巫羅不識天數,肆意妄為,終于弄得是天怒人怨,人心盡喪。

祖天師由此起義兵,真正意義上的替天行道,吊民伐罪,師出有名,攻入靈山洞天之中,斬殺最后的四位大巫,消滅第一代天庭的“余孽”上古巫教,正式建立道門基業。

由此,道門取代了上古巫教的位置,正如第二代天庭取代了第一代天庭。

至于道門的興衰起伏,那都是后話了。

邊,被陸吾神困在昆侖洞天中的開明六巫也沒能幸免,她們并非死于祖天師之手,而是死于玄圣、李祖、張祖、徐祖、澹臺云、大玄高祖皇帝等人之手,這也是玄圣中興道門的有功之人,分別奠定了后來太平道、正一道、全真道、西道門、大玄朝廷的格局。

最終,開明六巫中除了巫陽之外,包括巫彭在內的五位大巫也全部隕落。

上古巫教的靈山十巫無一幸免。

歷時近千年之久,上古巫教這個曾經雄霸中原的龐然大物成了故紙堆里的傳說,道門作為替代者屹立在這九州大地之上。

太上道祖和天帝也成為中原子民的無上信仰。

這不由讓人感嘆,難道冥冥之中真有天意?

換成別人,當然無法做出這樣的猜測,偏偏齊玄素可以。

因為他擁有“長生石之心”,知曉了太多有關上古巫教的事情,甚至曾經去過靈山洞天,在回溯中親眼目睹了大巫們的隕落。

隨著他在道門的地位越來越高,也知道了更多關于道門的秘密。

既然如此,那就不能不聯想了。

他的這個猜測,不能說完全正確,可最起碼在邏輯上是通順的。

至于齊玄素為什么如此關注這些上古傳說,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姚家。

齊玄素很不想承認,可他的確走在與姚家為敵的路上,而姚家擁有大巫血脈,歷代地師都與巫咸有著說不清的關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齊玄素不關注

能行嗎?

姚家作為巫教的后人,道門的高層,他們有沒有一些其他的目標?比如說復仇?

這也是很難說的。

就在這個時候,石冰云的話語把齊玄素拉了回來。

“在傳說中,云中君是東君手下的云神,地位崇高,可也有傳說,云中君不僅是云神,更是云夢澤的水神,與湘君是一體兩面。”

“你應該知道什么叫一體兩面吧?你在新大陸遇到的月神就是,叫伊希切爾和查克切爾。”


上一章  |  過河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