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五百七十二章 對太子的憂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七十二章 對太子的憂慮

第五百七十二章 對太子的憂慮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31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鍵盤戰斗家:、、、、、、、、、

大順永憲七年八月十三日,東王歸。陳

十一月初,北藩定,拓地數千里,遇羅剎,順平。

八年正月,西藩定,改土歸流,各地百姓聞風而至,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六月。

帝順應民心,準內閣奏,施行大裁軍,兩年裁軍近百萬。

九月,立嫡長子為太子。

十月,設東宮屬臣。

九年,國強民富。陳

國家各處糧倉舊糧底層已經腐爛,而新糧在外空地上堆積如山,朝廷稅賦開支盈余后,仍然高達三千萬兩白銀。

不但朝廷各倉大滿,各省府地方官倉也滿。盛況空前,歷史未有之,帝大悅!

是年。

各省設立救助院,收容孤寡老人與幼年孤兒,由朝廷出錢補貼醫館,免費為病人看病。

十年。

帝下詔:“人非禽獸,因文明;人人應該讀書,所有的少年都應該認得字,懂倫理識正偽,故各地要納入官員考核。”

不久又下詔:“自古以來,先民取長補短,古有胡服騎射,胡桌胡椅;今有納入西學,弗朗機紅夷大炮;”陳

“中國之文明強大于世界,屹立全球領先數千年,多是四方學習中國,而未有中國學習四方,以至于不少人一葉障目,失去了先民的精神。”

“這些人認為學習西學,會讓外國覺得中國文明不如西方,所以極力排斥西學。”

“殊不知吾不學外人的長處,別人卻在學吾的長處,豈不正是拱手讓道于人。”

“猶如中國雙動活塞式風箱,領先于西方上千年,如今傳入西方,在英吉利國大興采用推廣,凡此種種數不勝數。”

“古人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些人不愿意中國吸取他國所長,是親者痛,仇者快之事,這些人乃數典忘祖之輩耳,當人人痛批,臭不可聞也。”

不久后。

西學終于乃入國學,同時內閣出面聘請中外學者,在京城啟動翻譯七千本西方書籍大事。陳

建立京都大圖書館,收納全國書籍,或原本或拓本,分為了各大類,例如只兵書,合計一千一百六十五本。

明周兩朝的經書四千六百三十六本,九千二百九十六卷,史書一千三百一十六本,兩萬四千三百三十八卷……

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的專業書籍云云,馬政,漁政,船政……家禽養殖,馬驢雜交騾的專業書籍……

以及各地的地方志,小說,話劇,外國史書云云,圖書館最后藏書高達十九萬七千本,即將突破二十萬。

此盛舉震驚了世界,吸引了無數的外國學者來中國,抵達京城請求入圖書館讀書。

這一年。

唐清安五十歲。陳

在他的整歲壽辰,提前來了幾十個國家的使者,為這位已然舉世聞名的偉大君主祝壽。

“你生長于富貴,習慣了安逸的生活。”唐清安不在乎這些榮耀了,他已經厭煩,領著太子游歷京郊。

一行人便裝上路,尋常百姓們只當是貴人。

看著山川,跨越田野,唐清安不停的教導太子,希望自己的繼承人能不負眾望。

“雖然官員們都夸你的仁德,但是朕不放心啊。”唐清安憂慮道。

和長子不同,太子出身的時候,他已經是平遼侯了,東江鎮人口數百萬。

金州經過他多年的治理,已經繁榮至極。陳

“你的一生太過平坦,無法知道人心的險惡,而雖然口上說百姓辛苦,但你真的知道百姓的衣食有多么的艱難嗎。”

唐晏楸有很多想要反駁父親的話,卻都忍住了,安靜的聽著父親的教誨。

這是他的長處,一項極強的本事,來自于他的母親。

探春把自己的心意埋藏了十幾年,在她的嫡母面前從來只做嫡母會喜歡的事情。

唐清安認真的看向太子,希望他能真的聽進去。

“自古以來,創業之君勤勞不息,了然人情世故,明白人性之弊,遇到事情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你從小生長于富貴,又有你的母親耳提面命,很少有犯錯的時候,朕反而擔憂啊。”陳

“你沒有經歷過磨練,如何能不犯錯呢,所以朕不怕你犯錯,就怕你沒有做事的魄力。”

聽到這里,唐晏楸不敢只聆聽,連忙開始為自己辯解:“上有父皇英明,下有朝廷諸公賢達,哪里有兒子做錯的機會呢,兒子剛有了想法,就會有賢者指出兒子想法中的錯誤,兒子能聽進賢者的教誨,自然就不會犯錯了。”

兒子對答如流,無懈可擊,唐清安怔了怔。

此子雖然眉眼間有些像自己,但是性格真不像自己,倒是和探春相似。

想要尋出賈探春的錯處,那可是難上加難,事情卻始終按照她的心意在辦。

自己的皇后,不愧是紅樓第一達煉之女。

唐清安又聯想到一個道理。陳

自己每每與賈探春交談的時候,都會覺得說話愉快,兩人之間的話題非常的輕松。

經常為此自得,能不以身份壓人。

可他突然想到,能每次有這種感覺,真的是自己的原因嗎?會不會是探春之能呢。

其實是探春的才能遠在于自己之上,所以每次都能讓自己說話的愉快,而絲毫不知不覺落入探春的節奏中。

看著眼前的太子,唐清安眼神復雜。

他在自己面前的表現,有多少是學習了他母親的本領呢。

內心有了種被探春掌控,這種冒起的猜疑,令唐清安非常的不愉快,覺得自己的才智被冒犯了。陳

自己可是創業之君,從無到有建立金江鎮的雄主,怎么可能在心智上被一個女兒壓制。

“回去吧。”唐清安失去了興致。

喬裝打扮的侍衛們,當聽到皇帝下令后,他們立刻調轉車隊,絲毫不拖泥帶水。

看著眼前陌生的侍衛們,來自于貴族,軍中,勛臣們的后代,都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人。

可是呢。

唐清安總覺得缺少了什么。

當年侍衛營的李如靖,葛世峰,就連自己當初最大的競爭對手趙構用的兒子趙學顏,他們這幫年輕人可有趣的多了。陳

唐晏楸感受到了父皇的生氣,又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嚇得面色蒼白手足無措,越發的低著頭大氣不敢喘。

等回了宮告辭了父親,唐晏楸緩緩的退出后,不敢耽誤連忙跑來找母親求救。

坤寧宮。

本來是母儀天下的場所,賈探春從小素喜大方簡潔,于是減少了一些物件,又增添了些東西,顯得越發的端莊,也是唐清安不太愿意來的原因之一。

這里什么都好,就是不像個家。賈探春也是如此,猶如唐清安的手段,雖然能讓探春嬌柔一時,卻又很快恢復如初。

翠墨和蟬姐,賈探春放了出去,為她們安排了好的夫家,都是優秀的才俊。陳

唯獨侍書執意要留在探春身邊,發誓要服侍小姐一輩子,賈探春也舍不得侍書,于是就由了侍書的心意。

侍書抱著英國人進貢的波斯貓,探春在一旁逗弄,身邊的宮女們歡聲笑語。

“太子殿下。”

門外傳來嬤嬤們的聲音。

“太子陪皇上出了皇宮,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侍書納悶的說道,賈探春不急不慌的回過腦袋,正看到剛進門,一臉哭相的兒子。

“媽媽,兒子說了讓父皇生氣的話,又不知道哪里說錯了。”十七歲的太子,只有在母親的面前,會卸去所有的偽裝,露出自己的真性情。

探春惋惜的讓侍書把波斯貓抱下去,邊坐向榻邊,慢條斯理的開口:“你父皇不會計較你言語上的過錯。”陳

“可是兒子真的感受到父皇很生氣,以前是沒有的。”唐晏楸滿臉的憂慮。

終于見到了母親,他心里開始安寧了,臉色也逐漸恢復,不再慌里慌張。

“你們說了什么話,你父皇就不開心了。”賈探春知人心,對自己的丈夫,她太了解了。

她知道丈夫喜歡什么樣子的氣氛,但是她偏不能事事如他的意。

雖然要順著他,也要在順中偶爾逆著他。

太過順從,他更會不喜。

夫君是個矛盾的人,他喜歡人人平等,可是呢,他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平等。陳

自從當了皇帝,他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平遼侯了。

至少。

在外界人們的眼中,夫君是偉大的皇帝,對百姓最仁德的君主,但是只有賈探春才清晰的感覺到,夫君開始變了。

顰兒是不愿意嫁給夫君的,不是說顰兒不喜歡夫君,在府里那么多年,賈探春看得出兩人之間的變化。

但是顰兒那么驕傲的一個姑娘,怎么會愿意與人共夫君呢,而且還不是名義上的妻子。

所以顰兒雖然喜歡來府上,但是始終不肯答應真正的進府,成為府里的人。

如果在金州的時候,夫君是不會強迫顰兒的,不是沒有權利,而是性格上不會違背顰兒的意愿。陳

但是到了京城,夫君逐漸變了,開始固執了起來。

他已經是皇帝,不再是平遼侯,太過親近容易傷了自己,這是探春清楚的認知。

一個人的心能有多大!

皇帝的心裝有天下,原本的性格已經形成了本能,例如對百姓們的愛護成為了他的理念,但是他也迷失在天下。

探春一邊聽著兒子把事情每句話說的詳細,一邊出神的想著夫君的變化。

可能當人太好了,稍微有點不好的時候,會顯得變化巨大吧。

比起外面的人,皇帝已經非常的出色了,哪家的男人,能像皇帝這般對待妻子呢。陳

新學中的男女平等,可是皇帝第一個贊成并支持的,探春忍不住為自己的埋怨笑了起來。

唐晏楸苦惱的說的起勁,被母親突然的笑聲打斷,下意識看向母親,才發現了母親臉上的笑容。

自己有多久沒有見到母親笑的這般柔情,是為了父皇嗎。唐晏楸忘記了自己的煩擾,為母親的笑容而開心。

舅舅曾經有次像他說過,他們姐弟還有外祖母,從小受賈府嫡母的欺凌。

外祖母死得不清不楚,和賈府嫡母有莫大的關系。

想到這里,就憑這一件事,唐晏楸就能明白母親小時候是多么的不容易。

自己一定要保護好母親,不會讓母親受欺負,為當年自己不能保護母親而耿耿于懷,也是唐晏楸對賈府從來表現冷淡的原因。陳

“你父皇的不開心,不是因為你,別自己嚇自己,你只要記住盡力做好每件事,多聽多看大臣們的意見,不要獨斷專行,你就不會犯錯。”

聽到母親的話,唐晏楸落心了,這么多年來,母親從來沒有出過錯,她說沒事那就真沒事。

賈探春沒有去找皇帝,而是每日重復做自己的事,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一樣。

大婦們有時會來問安,有時候勛臣之家有殊榮的時候,她會照例賞賜。

一直到唐清安忍不住找上門,幾日來他都不服氣。

“太子疏遠賈府,是你的主意吧。”

宮女們在皇后的示意下,紛紛退了出去,只留下皇帝一人,探春獨自面對來問罪的皇帝,沒有絲毫的畏懼。陳

“皇上說的沒錯,臣妾讓環弟故意在楸兒面前說了些舊事。”賈探春平靜的說道。

皇家無小事。

哪怕是發生過的往事,賈環也不敢向太子透露,影響太子和賈府的關系,除非有人吩咐。

“你做的事真不少。”唐清安感嘆道,見探春的樣子,又忍不住擔心會嚇住她,跟著補充一句:“你聰明的很咧。”

皇上就是這么矛盾,又想要展現威嚴,又在意夫妻感情,賈探春冷靜的面孔,變得輕柔了起來。

“你擔心楸兒治理不好國家,但是滿堂盡是你提拔的賢臣,諸司部事事國政簡練,上有內閣老臣持重,下有部臣勇于任事,自有一套人才選拔體系。”

探春安撫起唐清安,告訴他說道:“楸兒只需要遵守朝政俗規,自然不被奸佞所惑,否則他太過強硬,反而不美,容易破壞當今好不容易打造的朝局。”陳

聽完后,唐清安無言以對,看來自己的猜測是對的,賈探春的品性,在自己之上。

未來的大周,的確不需要強勢的皇帝。一個成熟有效的內閣,才是至關重要的,兩者之間不可調和。

大順新立,是對繼承者保持信任,還是對競爭出來的內閣閣員們懷有信任呢,唐清安更信后者。

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