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第785章 南亞番(9)——德里條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5章 南亞番(9)——德里條約

第785章 南亞番(9)——德里條約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寂寞劍客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寂寞劍客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一刻鐘后,摩地姬被兩個士官架進皇宮大殿。

“怎么樣?”這次朱慈炯直接從御座走下來,俯視著摩地姬問道,

“這下腦子恢復正常了嗎?可以正常交流了嗎?”卻沒想到,摩地姬還是嘴硬。

“你們應該珍惜這次議和的機會。”

“這是我們莫臥兒帝國給予你們的最后機會。”

“一旦錯過這次機會,你們將付出沉重代價。”朱慈炯有些哭笑不得,心說這些人是怎么回事?

腦殘到這種程度也是真的少見,這還怎么議和?當下朱慈炯一揮手說:“拖下去,再打,打到他求饒為止!”

“是!”兩個士官答應一聲,當即又像拖死狗一樣把摩地姬拖下去。很快,大殿外就再次響起啪啪的擊打聲,中間還伴隨著一聲接一聲的慘叫,打板子其實是很疼的,一般人真的承受不住。

夏完淳有些擔心的說:“定王,這樣下去會打死。”

“打死就打死,這樣的傻子你怎么議和。”朱慈炯悶哼一聲,又道,

“大不了以后就長期駐守在南亞次大陸,慢慢跟這些垃圾耗就是。”李巖無奈的道:“目前看來也只能這樣了。”好在,兩頓板子下去,摩地姬腦子終于恢復正常。

在意識到不可能

“嚇”住明國,不可能憑借

“嘴炮”贏得優勢之后,摩地姬終于還是彎下了腰板,終于低下了頭。而且,這次的姿態放得非常低。

都說倭人是最好的狗,其實這話不對。最好的狗并不是倭人,而是南亞阿三。

看著趴在擔架上面,終于可以正常交流的摩地姬,朱慈炯終于笑了:“傻勁過了?終于可以正常交流了,是吧?”聽完了通譯的轉譯,摩地姬謙卑的說:“我們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大明帝國的強盛,也領教了明軍的強大,我們莫臥兒帝國愿意拿出最大的誠意,只求大明帝國能夠高抬貴手,允許莫臥兒帝國的繼續存在,其他的事都好說。”朱慈炯忍不住跟李巖和夏完淳對視一眼。

這前后反差也太大,簡直就是180度轉彎。這是直接就把莫臥兒帝國的底線給漏出來了?

那還有啥好客氣的,直接往死里壓榨就是了。當下朱慈炯笑問道:“只要求允許莫臥兒帝國的存在?”

“是的,只要求允許我們莫臥兒帝國繼續存在,別的都好商量。”摩地姬直接就把談判底線說出來,真是沒辦法理解這些阿三的思維方式。

但是這真就是莫臥兒帝國皇帝奧倫則布的底線。頓了頓,朱慈炯又問道:“莫臥兒帝國歲入多少?”朱慈炯這也是隨口一問,并不認為摩地姬會告訴他。

然而摩地姬卻直接回道:“去年的歲入大約三億銀盧比。”

“三億?”朱慈炯聞言先是一愣,還真的連這樣的機密都肯說?這些南亞阿三的腦子里難道都是屎?

就沒有一點保密的覺悟?緊接著,朱慈炯就不免吃了一驚。三個億,好大一筆財富,莫臥兒帝國竟然這么富有的么?

李巖也倒吸了一口涼氣:“三個銀盧比折合大明一元銀票,三億銀盧比相當于一億元銀票,也就是歲入一億兩銀子!”夏完淳聞言也吃了一驚,莫臥兒帝國這么富有的?

要知道,大明帝國在工商業大發展之前,一年的歲入也就兩千多萬不到三千萬銀票,相當于只有莫臥兒帝國歲入的四分之一!

娘嘞!當然了,大明帝國現在的歲入已經超過五億銀票。但是莫臥兒帝國可沒有大明朝的工商業,只是靠著種地以及通商,居然就獲得價值一億銀票的稅賦,屬實有些夸張。

由此也足見南亞次大陸有多富庶。當下朱慈炯跟李巖和夏完淳湊在一起商量了半天。

商量完了,朱慈炯又對摩地姬說:“我們的條件是:第一、莫臥兒帝國需要向大明帝國賠償軍費共計五十億銀盧比,分五十年還清,本息合計一百億銀盧比,每年兩億銀盧比;第二、印度半島靠海五十里寬的狹窄區域割讓給大明帝國,居住在這一萬多里長五十里寬區域內的莫臥兒人,需盡快清空。”

“每年償還兩億銀盧比?”

“靠海五十里也要割讓給大明?”摩地姬聞言不由得面露為難之色。朱慈炯卻拍了拍摩地姬的肩膀說:“放心,大明帝國不會干殺雞取卵的事情,俗話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既然我們大明帝國拿了你們莫臥兒帝國給的賠款,自然也就會承擔相應的義務,比如說莫臥兒帝國發生叛亂,或者遭受歐洲人入侵這種事情,我們大明帝國派的駐軍就會替你們擺平,你們再不用操心。”頓了頓,又道:“此外還有一樁天大好處。”

“天大的好處?”摩地姬怦然心動,

“什么好處?”朱慈炯笑了笑,又說道:“你們莫臥兒帝國不是人多么?你們可以販賣奴工,我們大明現在急需大量奴工,我們可以按照一個奴工十個銀盧比的價格來求購,所以你們莫臥兒帝國完全不用擔心沒錢支付賠款。”

“一個奴工價值十個銀盧比?”摩地姬聞言大喜,這真是個好消息。

“怎么樣?”朱慈炯笑問道,

“大明朝夠仁慈吧?”

“是是是,大明朝確實仁慈。”摩地姬連連點頭,對此深表贊同。朱慈炯道:“摩地姬是吧?如果你沒有異議的話,那就簽協議吧。”說話之間,兩個士官已經拿來了一式兩份的文本,一份用蒙古文書寫,另一份則是用漢字書寫,朱慈炯先簽上自己的大名,再蓋上自己大印,摩地姬也簽名蓋單,然后互換文本再然后簽名蓋章,協議就算正式生效。

這份協議,史稱《德里條約》。……電報發給崇禎時,崇禎已經在滿喇甲,即馬六甲。

在全殲了尼德蘭的遠征艦隊主力之后,大明水師在南洋就再沒有遇到過任何挑戰,無論是葡萄牙的遠東艦隊,西班牙的遠東艦隊,又或者英格蘭的海盜艦隊,都擋不住大明水師任何一個分遣隊的攻擊。

有鑒于此,崇禎也果斷決定分兵出擊。三大艦隊被崇禎分成了六個特混艦隊,分別負責攻擊大城、滿喇甲、巴達維亞、特爾納特以及安汶等殖民地。

崇禎親率一支特混艦隊加陸軍一個團攻打滿喇甲。駐守馬六甲要塞的葡萄牙守軍根本不是明軍對手。

在大明海軍的海空聯合打擊之下,要塞之內的幾百名守軍很快就豎起白旗投降,明軍兵不血刃占領了馬六甲。

隨即陸軍第3師的一個團就上岸,控制了馬六甲。在未來,這個團還要與馬來半島的柔佛王國以及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王國作戰,不斷的向馬來半島以及蘇門答臘島進行開拓。

到了這,這次遠征也就進入尾聲。海軍三大艦隊雖然還能繼續遠征,但是陸軍第3師的兵力已經告磬。

如果還想繼續往更遠的緬甸、澳洲甚至非洲、美洲進行遠征,就必須再次從大明本土抽調陸軍前來,如果沒有陸軍協同,單憑海軍的話,充其量也只能效彷歐洲各國做法,在各個大陸的沿海建立一個個殖民據點,然后慢慢拓展,但這樣的效率太低下。

所以崇禎決定暫時停止遠征,眼下的大明王朝已經先后開并了倭地、朝鮮、外蒙古、西伯利亞、遠東、中亞以及東南亞,疆域擴展了兩倍都不止,夠消化一段時間了,至少在人口沒有翻倍之前,沒有能力再殖民。

殖民需要龐大的人口做基礎。崇禎剛打下馬六甲,朱慈炯的電報也發過來。

看完德里條約全文,崇禎心下不禁有些感慨。這可真是時移勢易,這個世界的大明終于混成了列強,而且還是斷崖式的超級列強,其他任何國家在大明面前都是弟弟。

江天一也笑著說道:“這下定王終于可以如愿。”

“如愿?”崇禎哂然一笑說,

“他能如什么愿?”

“當然是繼續率軍遠征西亞。”江天一笑著說,

“接下來應該攻打波斯了吧?”

“他恐怕是沒機會打波斯了。”崇禎搖搖頭說,

“至少短時間內沒有機會了,在大明本土的援軍沒到達德里之前,他是沒有機會遠征波斯了。”

“啊?”江天一錯愕的問道,

“兩個騎兵軍的兵力還不夠?”

“恐怕已經沒有兩個騎兵軍的兵力了。”崇禎道,

“頂多還剩下兩個騎兵師,對,就是留在中亞的那兩個騎兵師。”江天一這下終于反應過來了:“圣上的意思是說?”

“對,就是你想的那個意思。”崇禎道,

“印度這塊大陸有毒,誰進去誰廢,如果朕沒有料錯的話,跟著定王和李巖打進德里的五個半騎兵師,11萬將士,已經喪失進取心,他們不會再愿意征戰沙場了,只想回到大明或者索取留在印度當個富翁。”

“總共100億銀盧比的賠款,相當于33億銀元,一路上還搶了那么多金銀珠寶,加起來怎么也有50億銀元,拿出三成作為賞金,那就是足足15億銀元。”

“就按11億計算,打到德里的11萬將士每人都能分得1萬銀元!”

“雖然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要在五十年內分期支付,但是首期賞金至少有六千銀元,有了這么多錢,誰特么還愿意過刀頭舔血的日子?”

相關


上一章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