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醫生太厲害第207章 克羅恩病、腸結核的鑒別診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個醫生太厲害 >>這個醫生太厲害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7章 克羅恩病、腸結核的鑒別診斷

第207章 克羅恩病、腸結核的鑒別診斷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19日  作者:紅色聽診器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紅色聽診器 | 這個醫生太厲害 


“PPD試驗——強陽性!”

周墨:“…………”

感覺懵逼了。

他只是經驗性的篩查腸結核,其實并沒有太多懷疑腸結核。

沒想到,

竟然真的是腸結核!

而且還是強陽性。

人體感染結核菌一段時間后,結核菌素即可顯示陽性反應。其結果判斷方法如下:注射PPD后2472小時內,測皮膚硬結的直經5mm以內為陰性(—),59mm為弱陽性,1019mm為陽性,大于20mm或不足20mm但出現水皰、壞死為強陽性。

強陽性,說明了感染更重。

除了強陽性之外,還有弱陽性,是介于陽性和陰性之間的檢驗結果,有時有意義,有時可能因為檢驗醫生的判斷或者檢驗機器不明確時,才會給出弱陽性的檢驗診斷。但是大部分弱陽性都是比較明確的情況。

回到病人方曉中這里,

周墨面臨了兩個方向。

1,克羅恩病。

2,腸結核病。

兩種都有可能。

第一種情況:如果以診斷克羅恩病來做治療方案,其中最關鍵的幾個藥:美沙拉嗪,激素,硫唑嘌呤。

但這樣會出現一個問題,結核卻不能使用激素,因為激素會激發結核,讓病情快速進展。

第二種情況:如果以診斷腸結核,來進行治療方案,就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腸結核的治療會非常慢,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病人是克羅恩病的話,那就撲街了。

(提一下:ppd強陽性,不代表一定就有結核菌,也有可能是以前有結核菌,或者是曾經接種過卡介苗(卡介苗基本是每個嬰兒寶寶都會打的疫苗)所以接種了卡介苗,都可能出現強陽性旳。另外還有一點,如果是克羅恩病,說明病人體內免疫系統紊亂,出強陽性也是正常的。)

所以,

周墨左右為難。

唯一的辦法,就是進一步診斷,是腸結核,還是克羅恩病。

周墨進一步問診:“你以前有咳嗽之類的嗎?”

因為腸結核是傳染的,會跑到肺部,成為肺結核、肝結核,而肺結核就會有咳嗽之類的癥狀。

病人方曉中當場搖頭:“沒有。”

周墨:“張開嘴給我看看。”

克羅恩病有一個特征,就是口腔會有潰瘍(不一定)。

(如果有人滿嘴潰瘍,而且經常復發,那就有可能是這個病。)

“啊”

方曉中張開嘴巴,

周墨拿著手電筒看了起來。

仔細看了看,

病人方曉中的口腔,沒有潰瘍的癥狀。

此外,還差了病人有無腹部包塊、杵狀指(趾)、皮膚損害(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病)等……

最后結果都:無!!

周墨失望,

目前來看,兩邊都暫時沒有找到佐證。

看來,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了。

首先,針對腸結核,使用另外一種檢查方法

——結核感染T細胞干擾素釋放試驗(又稱“γ干擾素釋放試驗”)

原理跟PPD試驗差不多,而且準確度更高一點。

不受卡介苗接種和環境分枝桿菌的影響。

我們人體感染了結核桿菌后,會產生一些記憶細胞,當再次遇到抗原時,記憶細胞會做出反應,檢查原理大致就這么回事。

但它也依舊有缺點:它的陽性,只能表明機體曾經患過結核病,不能區分目前是否為活動性結核病。

不過,

這個檢查還是要做。

另外,還可以留痰,送去做檢查,找一找是不是有結核菌。

“醫生,我現在是什么問題?”

方曉中看出周墨,是看出點了什么,所以忍不住問道。

“目前還不能確診,要繼續檢查才行。”

“啊?還不行?”

“行吧,現在還有點時間,我跟你說一下,目前我對你病情的診斷有兩個,一個是克羅恩病,一個是腸結核病。”

然后簡單介紹了一下。

跟病人介紹了之后,然后下了遺囑,做擾素釋放試驗等。

周墨回到了值班室,

一邊打電話給傳染科,科會診。

因為腸結核是傳染科的范疇,所以最好找傳染科會診,讓傳染科來下醫囑。

另外,打電話問一下張洛珈老師,看看這種情況應該怎么弄。

克羅恩病、腸結核、還有一個潰瘍性結腸炎,是比較相近的病,特別是克羅恩病和腸結核,經常被相互搞錯。

很快,

張洛珈就給了周墨一個非常成熟的方案——

——用非激素方案,治療克羅恩病,然后看病人的病情進展。有效,就證明是克羅恩病。無效,則證明腸結核。

目前在全國各大醫院中,生物制劑「類克」用于治療潰瘍性腸病越來越多。

類克,可用于對接受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活動性克羅恩病患者,它能減輕癥狀和體征,達到并維持臨床療效,

不過,它副作用也不少。

皮膚、神經、心血管、肌肉、防御系統……等等,都有有可能受累。

不過,在無法確定結核菌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它來測一測,控制用量就可以盡量減少副作用。

這時候,

“周墨醫生,傳染科的會診醫生來了。”

“好的。”

周墨快步走出了值班室,心中對治療病人已經有一定的底氣。

傳染科的醫生,叫周美玲,女醫生來的,主治醫師。

“喲,是小帥哥你啊。”

“這位老師好。”

“叫我周老師吧,跟你同一個姓。”

周墨帶著周醫生來到了方曉中床前。

周墨介紹了一下。

“腸結核?克羅恩病?簡單啊,先按照克羅恩病的檢查來治療就行了,有結果就說明是克羅恩病,沒結果就證明是腸結核病……”

周墨傾聽。

果然,

傳染科的醫生的方案,也是用「類克」!!!

最后,

周墨電話請來了張洛珈老師,跟傳染科周醫生一起合計,

最后否掉了這個方案。

沒錯,

否掉了。

因為類克治療的副作用太多,不到最后一刻盡量不用這個方法。起碼要排除掉這個「腸結核」的干擾項。

(對于類克,不少醫生又分歧,有的醫生覺得要最后一刻用。有的醫生覺得要盡早用,可以避免進一步病情惡化、逆轉病程、減少手術幾率……等好處。)

(不同醫生,有不同的風格,有保守,有激進,如果科內有這兩派人,那肯定會內斗相互看不順眼。)


上一章  |  這個醫生太厲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