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報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報仇

第三十六卷 蔡瑞虹忍辱報仇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馮夢龍  分類: 歷史 | 經典 | 馮夢龍 | 醒世恒言 
第三十六卷蔡瑞虹忍辱報仇

酒可陶情適性,兼能解悶消愁。三杯五盞樂悠悠,痛飲翻能損壽。

謹厚化成兇險,精明變作昏流。禹疏儀狄豈無由,狂藥使人多咎。

這首詞名為《西江月》,是勸人節飲之語。今日說一位官員,只因貪杯上,受了非常之禍。話說這宣德年間,南直隸淮安府淮安衛,有個指揮姓蔡,名武。

家資富厚,婢仆頗多。平昔別無所好,偏愛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見了酒,連性命也不相顧,人都叫他做“蔡酒鬼”。因這件上,罷官在家。不但蔡指揮會飲,就是夫人田氏,卻也一般善酌,二人也不像個夫妻,到像兩個酒友。偏生奇怪,蔡指揮夫妻都會飲酒,生得三個兒女,卻又滴酒不聞。那大兒蔡韜,次子蔡略,年紀尚小;女兒到有一十五歲,生時因見天上有一條虹霓,五色燦爛,正環在他家屋上,蔡武以為祥瑞,遂取名叫做瑞虹。那女子生得有十二分顏色,善能描龍畫鳳,刺繡拈花。不獨花工伶俐,且有智識才能,家中大小事體,到是他掌管。因見父母日夕沉湎,時常規諫,蔡指揮那里肯依!話分兩頭。且說那時有個兵部尚書趙貴,當年未達時,住在淮安衛間壁,家道甚貧,勤苦讀書,夜夜直讀到雞鳴方臥。蔡武的父親老蔡指揮,愛他苦學,時常送柴送米資助。趙貴后來連科及第,直做到兵部尚書。思念老蔡指揮昔年之情,將蔡武特升了湖廣荊襄等處游擊將軍。是一個上好的美缺,特地差人將文憑送與蔡武。蔡武心中歡喜,與夫人商議,打點擇日赴任。瑞虹道:“爹爹!依孩兒看起來,此官莫去做罷!”蔡武道:“卻是為何?”瑞虹道:“做官的一來圖名,二來圖利,故此千鄉萬里遠去。如今爹爹在家,日日只是吃酒,并不管一毫別事。

倘若到任上也是如此,那個把銀子送來,豈不白白里干折了盤纏辛苦,路上還要擔驚受怕。就是沒得銀子趁,也只算是小事,還有別樣要緊事體,擔干系哩!”

蔡武道:“除了沒銀子趁罷了,還有甚么干系?”瑞虹道:“爹爹!你一向做官時,不知見過多少了,難道這樣事到不曉得?那游擊官兒,在武職里便算做美任;在文官上司里,不過是個守令官,不時衙門伺候,東迎西接,都要早起晏眠。我想你平日在家,單管吃酒,自在慣了;倘到那里,依原如此,豈不受上司責罰!這也還不算利害,或是汛地盜賊生發,差撥去捕獲;或者別處地方有警,調遣去出征。那時不是馬上,定是舟中,身披甲胃,手執戈矛,在生死關系之際,倘若一般終日吃酒,豈不把性命送了?不如在家安閑自在,快活過了日子,卻去討這樣煩惱吃!”蔡武道:“常言說得好,酒在心頭,事在肚里。難道我真個單吃酒不管正事不成?只為家中有你掌管,我落得快活。到了任上,你替我不得時,自然著急,不消你擔隔夜憂。況且這樣美缺,別人用銀子謀干,尚不能勾;如今承趙尚書一片好意,特地差人送上大門,我若不去做,反拂了這段來意。我自有主意在此,你不要阻當!”瑞虹見父親立意要去,便道:“爹爹既然要去,把酒來戒了,孩兒方才放心。”蔡武道:“你曉得我是酒養命的,如何全戒得,只是少吃幾杯罷!”遂說下幾句口號:“老夫性與命,全靠水邊酉。寧可不吃飯,豈可不飲酒。今聽汝忠言,節飲知謹守。每常十遍飲,今番一加九。每常飲十升,今番只一斗。每常一氣吞,今番分兩口。每常床上飲,今番下地走。每常到三更,今番二更后。再要裁減時,性命不直狗。”

且說蔡武次日即教家人蔡勇在淮關寫了一只民座船,將衣飾細軟,都打疊帶去。粗重家伙,封鎖好了,留一房家人看守。其馀童仆盡隨往任所。又買了許多好酒,帶路上去吃。擇了吉日,備豬羊祭河,作別親戚,起身下船。稍公扯起篷,由揚州一路進發。你道稍公是何等樣人?那稍公叫做陳小四,也是淮安府人,年紀三十已外。雇著一班水手,共有七人,喚做白滿、李癩子、沈鐵甏、秦小圓、胡蠻二、余蛤蚆、凌歪嘴。這班人都是兇惡之徒,專在河路上謀劫客商。不想今日蔡武晦氣,下了他的船只。陳小四起初見發下許多行李,眼中已是放出火來;及至家小下船,又一眼瞧見瑞虹美艷,心中愈加著魂。暗暗算計:“且遠一步兒下手,省得在近處,容易露人眼目。”不一日,將到黃州,乃道:“此去正好行事了,且與眾兄弟們說知。”走到稍上,對眾水手道:“艙中一注大財鄉,不可錯過,乘今晚取了罷!”眾人笑道:“我們有心多日了,因見阿哥不說起,只道讓同鄉分上,不要了。”陳小四道:“因一路來,沒個好下手處,造化他多活了這幾日。”眾人道:“他是個武官出身,從人又眾,不比其他,須要用心。”陳小四道:“他出名的蔡酒鬼,有什么用?少停等他吃酒到分際,放開手砍他娘罷了!只饒了這小姐,我要留他做個押艙娘子。”商議停當。少頃,到黃州江口泊住,買了些酒肉,安排起來,眾水手吃個醉飽。揚起滿帆,舟如箭放。那一日正是十五,剛到黃昏,一輪明月,如同白晝。至一空闊之處,陳小四道:“眾兄弟,就此處罷,莫向前了!”霎時間,下篷拋錨,各執器械,先向前艙而來。迎頭遇著一個家人,那家人見勢頭來得兇險,叫聲:“老爺不好了!”說時遲,那時快,叫聲未絕,頂門上已遭一斧,翻身跌倒,那些家人,一個個都抖衣而顫,那里動彈得。被眾強盜刀砍斧切,連排價殺去!且說蔡武自從下船之后,初時幾日,酒還少吃,以后覺道無聊,夫妻依先大酌,瑞虹勸諫不止。那一晚與夫人開懷暢飲,酒量已吃到九分,忽聽得前艙發喊。

瑞虹急叫丫鬟來看,那丫鬟嚇得寸步難移,叫道:“老爺,前艙殺人哩!”蔡奶奶驚得魂不附體,剛剛立起身來,眾兇徒已趕進艙。蔡武兀自朦朧醉眼,喝道:

“我老爹在此,那個敢?”沈鐵甏早把蔡武一斧砍倒。眾男女一齊跪下,道:

“金銀任憑取去,但求饒命!”眾人道:“兩件俱是要的。”陳小四道:“也罷!看鄉里情上,饒他砍頭,與他個全尸罷了!”即教快取索子。兩個奔向后艄,取出索子,將蔡武夫妻二子,一齊綁起,止空瑞虹。蔡武哭對瑞虹道:“不聽你言,致有今日!”聲猶未絕,都攛向江中去了。其馀丫鬟等婢,一刀一個,殺個干凈。

有詩為證:金印將軍酒量高,綠林暴客氣雄豪。無情波浪兼天涌,疑是胥江起怒濤。

瑞虹見合家都殺,獨不害他,料必然來污辱,奔出艙門,望江中便跳。陳小四放下斧頭,雙手抱住道:“小姐不要驚恐!還你快活。”瑞虹大怒,罵道:

“你這班強盜,害了我全家,尚敢污辱我么!快快放我自盡。”陳小四道:“你這花容月貌,教我如何舍得?”一頭說,一頭抱入后艙。瑞虹口中千強盜萬強盜罵不絕口。眾人大怒道:“阿哥,那里不尋了一個妻子,卻受這賤人之辱!”便要趕進來殺。陳小四拉住道:“眾兄弟,看我分上饒他罷!明日與你陪情。”又對瑞虹道:“快些住口,你若再罵時,連我也不能相救!”瑞虹一頭哭,心中暗想:“我若死了,一家之仇,那個去報?且含羞忍辱,待報仇之后,死亦未遲!”

方才住口,跌足又哭。陳小四安慰一番。眾人已把尸首盡拋入江中,把船揩抹干凈,扯起滿蓬,又使到一個沙洲邊,將箱籠取出,要把東西分派。陳小四道:

“眾兄弟且不要忙,趁今日十五團圓之夜,待我做了親,眾弟兄吃過慶喜筵席,然后自由自在均分,豈不美哉!”眾人道:“也說得是。”連忙將蔡武帶來的好酒,打開幾壇,將那些食物東西,都安排起來,團團坐在艙中,點得燈燭輝煌,取出蔡武許多銀酒器,大家痛飲。陳小四又抱出瑞虹坐在旁邊道:“小姐!我與你郎才女貌,做對夫妻,也不辱抹了你。今夜與我成親,圖個白頭到老。”瑞虹掩著面只是哭。眾人道:“我眾兄弟各人敬阿嫂一杯酒。”便篩過一杯,送在面前。陳小四接在手中,拿向瑞虹口邊道:“多謝眾弟兄之敬,你略略沾些兒。”

瑞虹那里采他,把手推開。陳小四笑道:“多謝列位美情,待我替娘子飲罷!”

拿起來一飲而盡。秦小元道:“哥不要吃單杯,吃個雙雙到老!”又送過一杯,陳小四又接來吃了,也篩過酒,逐個答還。吃了一會,陳小四被眾人勸送,吃到八九分醉了。眾人道:“我們暢飲,不要難為新人。哥!先請安置罷。”陳小四道:“既如此,列位再請寬坐,我不陪了。”抱起瑞虹,取了燈火,徑入后艙。

放下瑞虹,掩上艙門,便來與他解衣。那時瑞虹身不由主,被他解脫干凈,抱向床中,任情取樂。可惜千金小姐,落在強徒之手。暴雨摧殘嬌蕊,狂風吹損柔芽。

那是一宵恩愛,分明夙世冤家。

不題陳小四。且說眾人在艙中吃酒,白滿道:“陳四哥此時正在樂境了。”

沈鐵甏道:“他便樂,我們卻有些不樂。”秦小元道:“我們有甚不樂。”沈鐵甏道:“同樣做事,他到獨占了第一件便宜。明日分東西時,可肯讓一些么?”

李癩子道:“你道是樂,我想這一件,正是不樂之處哩。”眾人道:“為何不樂?”

李癩子道:“常言說的好,斬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發。殺了他一家,恨不得把我們吞在肚里,方才快活,豈肯安心與陳四哥做夫妻?倘到人煙湊聚所在,叫喊起來,眾人性命,可不都送在他的手里!”眾人盡道:“說得是,明日與陳四哥說明,一發殺卻,豈不干凈!”答道:“陳四哥今夜得了甜頭,怎肯殺他?”白滿道:“不要與陳四哥說知,悄悄竟行罷。”李癩子道:“若瞞著他殺了,弟兄情上就到不好開交。我有個兩得其便的計兒在此:趁陳四哥睡著,打開箱籠,將東西均分,四散去快活。陳四哥已受用了一個妙人,多少留幾件與他,后來露出事來,止他自己受累,與我眾人無干。或者不出丑,也是他的造化,恁樣又不傷了弟兄情分,又連累我們不著,可不好么?”眾人齊稱道:“好!”立起身把箱籠打開,將出黃白之資,衣飾器皿,都均分了,只揀用不著的留下幾件。各自收拾,打了包裹,把艙門關閉,將船使到一個通官路所在泊住,一齊上岸,四散而去!篋中黃白皆公器,被底紅香偏得意。蜜房割去別人甜,狂蜂猶抱花心睡。

且說陳小四專意在瑞虹身上,外邊眾人算計,全然不知。直至次日巳牌時分,方才起身來看,一人不見,還只道夜來中酒睡著。走至稍上,卻又不在。再到前艙去看,那里有個人的影兒?驚駭道:“他們通往何處去了?”心內疑惑,復走到艙中,看那箱籠,俱已打開,逐只檢看,并無一物,止一只內存些少東西,并書帖之類。方明白眾人分去,敢怒而不敢言,想道:“是了!他們見我留著這小姐,恐后事露,故都悄然散去。”又想道:“我如今獨自個又行不得這船,住在此又非長策,到是進退兩難!欲待上涯,村中覓個人兒幫行,到有人煙之處,恐怕這小姐喊叫出來,這性命便休了。勢在騎虎,留他不得了,不如斬草除根罷!”

提起一柄板斧,搶入后艙。瑞虹還在床上啼哭,雖則淚痕滿面,愈覺千嬌百媚。

那賊徒看了,神蕩魂迷,臂垂手軟,把殺人腸子,頓時熔化。一柄板斧,撲禿的落在地下。又騰身上去,捧著瑞虹淫媾。可憐嫩蕊嬌花,怎當得風狂雨驟!那賊徒恣意輕薄了一回,說道:“娘子,我曉的你勞碌了,待我去收拾些飲食與你將息!”跳起身,往稍上打火煮飯。忽地又想起道:“我若迷戀這女子,性命定然斷送;欲要殺他,又不忍下手。罷!罷!只算我晦氣,棄了這船,也向別處去過日。倘有采頭,再覓注錢財,原掙個船兒,依舊快活。那女子留在船中,有命時便遇人救了,也算我一點陰騭。”卻又想道:“不好!不好!如不除他,終久是個禍根。只饒他一刀,與他全尸罷!”煮些飯食吃飽,將平日所積囊資,并留下的些小東西,疊成一個大包,放在一邊。尋了一條索子,打個圈兒,趕入艙來。

這時瑞虹恐又來淫污,已是穿起衣服,向著里床垂淚,思算報仇之策,不堤防這賊徒來謀害。說時遲,那時快,這賊徒奔近前,左手托起頭兒,右手就將索子套上。瑞虹方待喊叫,被他隨手扣緊,盡力一收,瑞虹疼痛難忍,手足亂動,撲的跳了幾跳,直挺挺橫在床上便不動了。那賊徒料是已死,即放了手,到外艙拿起包裹,提著一根短棍,跳上涯,大踏步而去!正是:

雖無并枕歡娛,落得一身干凈。

原來瑞虹命不該絕,喜得那賊打的是個單結,雖然被這一收時,氣絕昏迷,才放下手,結就松開,不比那吊死的越墜越緊。咽喉間有了一線之隙,這點氣回復透出,便不致于死。漸漸蘇醒,只是遍體酥軟,動撣不得,倒像被按摩的捏了個醉楊妃光景。喘了一回,覺的頸下難過,勉強掙起手扯開,心內苦楚,暗哭道:

“阿爹當時若聽了我的言語,那有今日?只不知與這伙賊徒,前世有甚冤業,合家遭此慘禍!”又哭道:“我指望忍辱偷生,還圖個報仇雪恥,不道這賊原放我不過。我死也罷了,但是冤沉海底,安能瞑目!”轉思轉哭,愈想愈哀。正哭之間,忽然稍上撲嗵的一聲響亮,撞得這船幌上幾幌,睡的床鋪,險些攧翻。瑞虹被這一驚,哭也倒止住了。側耳聽時,但聞隔船人聲喧鬧,打號撐篙,本船不見一些聲息。疑惑道:“這班強盜為何被人撞了船,卻不開口?莫非那船也是同伙?”又想道:“或者是捕盜船兒,不敢與他爭論。”便欲喊叫,又恐不能了事。

方在惶惑之際,船倉中忽地有人大驚小怪,又齊擁入后艙。瑞虹還道是這班強盜,暗道:“此番性命定然休矣!”只聽眾人說道:“不知何處官府,打劫的如此干凈?人樣也不留一個!”瑞虹聽了這話,已知不是強盜了,掙紥起身,高喊:

“救命!”眾人趕向前看時,見是美貌女子,扶持下床,問他被劫情由。瑞虹未曾開言,兩眼淚珠先下。乃將父親官爵籍貫,并被難始末,一一細說。又道:

“列位大哥,可憐我受屈無伸,乞引到官司告理,擒獲強徒正法,也是一點陰騭。”

眾人道:“元來是位小姐,可惱受著苦了!但我們都做主不得,須請老爹來與你計較。”內中一個便跑去相請。不多時,一人跨進艙中,眾人齊道:“老爹來也!”

瑞虹舉目看那人面貌魁梧,服飾齊整,見眾人稱他老爹,料必是個有身家的,哭拜在地。那人慌忙扶住道:“小姐何消行此大禮?有話請起來說。”瑞虹又將前事細說一遍,又道:“求老爹慨發慈悲,救護我難中之人,生死不忘大德!”那人道:“小姐不消煩惱!我想這班強盜,去還未遠,即今便同你到官司呈告,差人四處追尋,自然逃走不脫。”瑞虹含淚而謝。那人分付手下道:“事不宜遲,快扶蔡小姐過船去罷!”眾人便來攙扶。瑞虹尋過鞋兒穿起,走出艙門觀看,乃是一只雙開篷頂號貨船。過得船來。請入艙中安息。眾水手將賊船上家火東西,盡情搬個干凈,方才起篷開船。

你道那人是誰?原來姓卞,名福,漢陽府人氏。專在江湖經商,掙起一個老大家業,打造這只大船。眾水手俱是家人。這番在下路脫了糧食,裝回頭貨歸家,正趁著順風行走,忽地被一陣大風,直打向到岸邊去。稍公把舵務命推揮,全然不應,徑向賊船上當稍一撞。見是座船,恐怕拿住費嘴,好生著急。合船人手忙腳亂,要撐開去,不道又閣在淺處,牽扯不動,故此打號用力。因見座船上沒個人影,卞福以為怪異,教眾水手過船來看。已后聞報,止有一個美女子,如此如此,要求搭救。卞福即懷下不良之念,用一片假情,哄得過船,便是買賣了,那里是真心肯替他伸冤理枉。那瑞虹起初因受了這場慘毒,正無門伸訴,所以一見卞福,猶如見了親人一般,求他救濟,又見說出那班言語,便信以為真,更不疑惑。到得過船心定,想起道:“此來差矣!我與這客人非親非故,如何指望他出力,跟著同走?雖承他一力當擔,又未知是真是假。倘有別樣歹念,怎生是好?”

方在疑慮,只見卞福,自去安排著佳肴美釀,承奉瑞虹,說道:“小姐你一定餓了,且吃些酒食則個。”瑞虹想著父母,那里下得咽喉。卞福坐在旁邊,甜言蜜語,勸了兩小杯,開言道:“小子有一言商議,不知小姐可肯聽否?”瑞虹道:

“老客有甚見諭?”卞福道:“適來小子一時義憤,許小姐同到官司告理,卻不曾算到自己這船貨物。我想那衙門之事,原論不定日子的。倘或牽纏半年六月,事體還不能完妥,貨物又不能脫去,豈不兩下擔閣。不如小姐且隨我回去,先脫了貨物,然后另換一個小船,與你一齊下來理論這事,就盤桓幾年,也不妨得。

更有一件,你我是個孤男寡女,往來行走,必惹外人談議,總然彼此清白,誰人肯信?可不是無絲有線?況且小姐舉目無親,身無所歸;小子雖然是個商賈,家中頗頗得過,若不棄嫌,就此結為夫婦。那時報仇之事,水里水去,火里火去,包在我身上,一個個緝獲來,與你出氣,但未知尊意若何?”瑞虹聽了這片言語,暗自心傷,簌簌的淚下,想道:“我這般命苦!又遇著不良之人。只是落在他套中,料難擺脫。”乃嘆口氣道:“罷!罷!父母冤仇事大,辱身事小。況已被賊人玷污,總今就死也算不得貞節了。且待報仇之后,尋個自盡,以洗污名可也!”

躊躇已定,含淚答道:“官人果然真心肯替奴家報仇雪恥,情愿相從!只要發個誓愿,方才相信。”卞福得了這句言語,喜不自勝,連忙跪下設誓道:“卞福若不與小姐報仇雪恥,翻江而死!”道罷起來,分付水手:“就前途村鎮停泊,買辦魚肉酒果之類,合船吃杯喜酒。”到晚成就好事。

不則一日,已至漢陽。誰想卞福老婆,是個拈酸的領袖,吃醋的班頭,卞福平昔極懼怕的。不敢引瑞虹到家,另尋所在安下,叮囑手下人不許泄漏。內中又有個請風光博笑臉的,早去報知。那婆娘怒氣沖天,要與老公廝鬧。卻又算計,沒有許多閑工夫淘氣。倒一字不提,暗地教人尋下掠販的,期定日期,一手交錢,一手交人。到了是日,那婆娘把卞福灌得爛醉,反鎖在房。一乘轎子,拾至瑞虹住處。掠販的已先在彼等候,隨那婆娘進去,教人報知瑞虹說:“大娘來了!”

瑞虹無奈,只得出來相迎。掠販的在旁,細細一觀,見有十二分顏色,好生歡喜。

那婆娘滿臉堆笑,對瑞虹道:“好笑官人,作事顛倒,既娶你來家,如何又撇在此,成何體面。外人知得,只道我有甚緣故。適來把他理怨一場,特地自來接你回去,有甚衣飾,快些收拾!”瑞虹不見卞福,心內疑惑,推辭不去。那婆娘道:

“既不愿同住,且去閑玩幾日,也見得我親來相接之情。”瑞虹見這句說得有理,便不好推托,進房整飾。那婆娘一等他轉了身,便與掠販的議定身價,教家人在外兌了銀兩,喚乘轎子,哄瑞虹坐下,轎夫抬起,飛也似走,直至江邊一個無人所在,掠販的引至船邊歇下。瑞虹情知中了奸計,放聲號哭,要跳向江中。怎當掠販的兩邊扶挾,不容轉動。遂推入艙中,打發了中人、轎夫,急忙解纜開船,揚著滿帆而去。

且說那婆娘賣了瑞虹,將屋中什物收拾歸去,把門鎖上,回到家中,卞福正還酣睡。那婆娘三四個把掌打醒,數說一回,打罵一回,整整鬧了數日,卞福腳影不敢出門。一日捉空踅到瑞虹住處,看見鎖了門戶,吃了一驚,詢問家人,方知被老婆賣去久矣!只氣得發昏章第十一。那卞福只因不曾與瑞虹報仇,后來果然翻江而死,應了向日之誓。那婆娘原是個不成才的爛貨,自丈夫死后,越發恣意把家私貼完,又被奸夫拐去,賣與煙花門戶。可見天道好還,絲毫不爽。有詩為證:忍恥偷生為父仇,誰知奸計覓風流。勸人莫設虛言誓,湛湛青天在上頭。

再說瑞虹被掠販的納在船中,一味悲號。掠販的勸慰道:“不必啼泣,還你此去豐衣足食,自在快活!強如在卞家受那大老婆的氣。”瑞虹也不理他,心內暗想:“欲待自盡,怎奈大仇未報;將為不死,便成淫蕩之人。”躊躇千百萬遍,終是報仇心切,只得寧耐,看個居止下落,再作區處。行不多路,已是天晚泊船。

掠販的逼他同睡,瑞虹不從,和衣縮在一邊。掠販的便來摟抱,瑞虹亂喊殺人。

掠販的恐被鄰船聽得,弄出事來,放手不迭,再不敢去纏他。徑載到武昌府,轉賣與樂戶王家。那樂戶家里先有三四個粉頭,一個個打扮的喬喬畫畫,傅粉涂脂,倚門賣俏。瑞虹到了其家,看見這般做作,轉加苦楚。又想道:“我今落在煙花地面,報仇之事,已是絕望,還有何顏在世!”遂立意要尋死路,不肯接客,偏又作怪,但是瑞虹走這條門路,就有人解救,不致傷身。樂戶與鴇子商議道:

“他既不肯接客,留之何益!倘若三不知,做出把戲,倒是老大利害,不如轉貨與人,另尋個罷!”常言道:事有湊巧,物有偶然。恰好有一紹興人,姓胡,名悅,因武昌太守是他親戚,特來打抽豐,倒也作成尋覓了一大注錢財。那人原是貪花戀酒之徒,住的寓所,近著妓家,閑時便去串走,也曾見過瑞虹是個絕色麗人,心內著迷,幾遍要來入馬。因是瑞虹尋死覓活,不能到手。今番聽得樂戶有出脫的消息,情愿重價娶為偏房。也是有分姻緣,一說就成。

胡悅娶瑞虹到了寓所,當晚整備著酒肴,與瑞虹敘情。那瑞虹只是啼哭,不容親近。胡悅再三勸慰不止,到沒了主意,說道:“小娘子,你在娼家,或者道是賤事,不肯接客;今日與我成了夫婦,萬分好了,還有甚苦情,只管悲慟?你且說來,若有疑難事體,我可以替你分憂解悶;倘事情重大,這府中太爺,是我舍親,就轉托他與你料理,何必自苦如此!”瑞虹見他說話有些來歷,方將前事,一一告訴。又道:“官人若能與奴家尋覓仇人,報冤雪恥,莫說得為夫婦,便做奴婢,亦自甘心!”說罷又哭。胡悅聞言答道:“原來你是好人家子女,遭此大難,可憐!可憐!但這事非一時可畢,待我先教舍親出個廣捕,到處挨緝;一面同你到淮安告官,拿眾盜家屬追比,自然有個下落。”瑞虹拜倒在地道:“若得官人如此用心,生生世世,銜結報效。”胡悅扶起道:“既為夫婦,事同一體,何必出此言!”遂攜手入寢。那知胡悅也是一片假情哄騙。過了幾日,只說已托太守出廣捕緝獲去了。瑞虹信以為實,千恩萬謝。又住了數日,雇下船只,打疊起身,正遇著順風順水,那消十日,早至鎮江,另雇小船回家。把瑞虹的事,閣過一邊,毫不題起。瑞虹大失所望,但到此地位,無可奈何,遂吃了長齋,日夜暗禱天地,要求報冤。在路非止一日,已到家中。胡悅老婆見娶個美人回來,好生妒忌,時常廝鬧。瑞虹總不與他爭論,也不要胡悅進房,這婆娘方才少解。

元來紹興地方,慣做一項生意:凡有錢能干的,便到京中買個三考吏名色,鉆謀好地方選一個佐貳官出來,俗名喚做“飛過海”。怎么叫做“飛過海”?大凡吏員考滿,依次選去,不知等上幾年。若用了錢,夬選在別人前面,指日便得做官,這謂之“飛過海”。還有獨自無力,四五個合做伙計,一人出名做官,其馀坐地分贓。到了任上,先備厚禮,結好堂官,叨攬事管,些小事體,經他衙里,少不得要詐一兩五錢。到后覺道聲息不好,立腳不住,就悄地桃之夭夭。十個里邊,難得一兩個來去明白,完名全節。所以天下衙官,大半都出紹興。

那胡悅在家住了年馀,也思量到京干這樁事體。更兼有個相知,見在當道,寫書相約,有扶持他的意思,一發喜之不勝。即便處置了銀兩,打點起程。單慮妻妾在家不睦,與瑞虹計議,要帶他同往,許他謀選彼處地方,訪覓強盜蹤跡。

瑞虹已被騙過一次,雖然不信,也還希冀出外行走,或者有個機會,情愿同去。

胡悅老婆知得,翻天作地,與老公相打相罵,胡悅全不作準。擇了吉日,雇得船只,同瑞虹徑自起身。一路無話,直至京師,尋寓所安頓了瑞虹。次日整備禮物,去拜那相知官員。誰想這官人一月前暴病身亡,合家慌亂,打點扶柩歸鄉。胡悅沒了這個倚靠,身子就酥了半邊。思想銀子帶得甚少,相知又死,這官職怎能弄得到手?欲待原復歸去,又恐被人笑恥,事在兩難,狐疑未決。尋訪同鄉一個相識商議,這人也是走那道兒的,正少了銀兩,不得完成,遂設計哄騙胡悅,包攬替他圖個小就。設或短少,尋人借債。胡悅合該晦氣,被他花言巧語,說得熱鬧,將所帶銀兩一包兒遞與。那人把來完成了自己官職,悄地一溜煙徑赴任去了。胡悅止剩得一雙空手,日逐時需,漸漸欠缺。寄書回家取索盤纏,老婆正惱著他,那肯應付分文。自此流落京師,逐日東走西撞,與一班京花子合了伙計,騙人財物。一日商議要大大尋一注東西,但沒甚為由,卻想到瑞虹身上,要把來認作妹子,做個美人局。算計停當,胡悅又恐瑞虹不肯,生出一段說話哄他道:“我向日指望到此,選得個官職,與你去尋訪仇人。不道時運乖蹇,相知已死,又被那天殺的騙去銀兩,淪落在此,進退兩難。欲待回去,又無處設法盤纏。昨日與朋友們議得個計策,到也盡通。”瑞虹道:“是甚計策?”胡悅道:“只說你是我的妹子,要與人為妾。倘有人來相看,你便見他一面。等哄得銀兩到手,連夜悄然起身,他們那里來尋覓?順路先到淮安,送你到家,訪問強徒,也了我心上一件未完事。”瑞虹初時本不欲得,次后聽說順路送歸家去,方才許允。胡悅討了瑞虹一個肯字,歡喜無限,教眾光棍四處去尋主顧。正是:

安排地網天羅計,專待落坑墮塹人。

話分兩頭。卻說浙江溫州府有一秀士,姓朱,名源,年紀四旬以外,尚無子嗣。娘子幾遍勸他取個偏房,朱源道:“我功名淹蹇,無意于此。”其年秋榜高登,到京會試。誰想福分未齊,春闈不第,羞歸故里。與幾個同年相約,就在京中讀書,以待下科。那同年中曉得朱源還沒有兒子,也苦勸他娶妾。朱源聽了眾人說話,教人尋覓。剛有了這句口風,那些媒人互相傳說,幾日內便尋下若干頭腦,請朱源逐一相看揀擇,沒有個中得意的。眾光棍緝著那個消息,即來上樁,夸稱得瑞虹姿色絕世無雙,古今罕有。哄動朱源期下日子,親去相看。此時瑞虹身上衣服,已不十分整齊,胡悅教眾光棍借來妝飾停當。眾光棍引了朱源到來,胡悅向前迎接,禮畢就坐,獻過一杯茶,方請出瑞虹站在遮堂門邊。朱源走上一步,瑞虹側著身子,道個萬福,朱源即忙還禮。用目仔細一覷,端的嬌艷非常,暗暗喝采道:“真好個美貌女子!”瑞虹也見朱源人材出眾,舉止閑雅,暗道:

“這官人到好個儀表,果是個斯文人物,但不知甚么悔氣,投在網中!”心下存了個懊悔之念,略站片時,轉身進去。眾光棍從旁襯道:“相公,何如?可是我們不說謊么?”朱源點頭微笑道:“果然不謬。可到小寓議定財禮,擇吉行聘便了。”道罷起身,眾人接腳隨去,議了一百兩財禮。朱源也聞得京師騙局甚多,恐怕也落了套兒,講過早上行禮,到晚即要過門。眾光棍又去與胡悅商議,胡悅沉吟半晌,生出一計。恐瑞虹不肯,教眾人坐下,先來與他計較道:“適來這舉人已肯上樁,只是當日便要過門,難做手腳。如今只得將計就計,依著他送你過去。少不得備下酒肴,你慢慢的飲至五更時分,我同眾人便打入來,叫破地方,只說強占有夫婦女,就引你回來,聲言要往各衙門呈告。想他是個舉人,怕干礙前程,自然反來求伏。那時和你從容回去,豈不美哉!”瑞虹聞言,愀然不樂,答道:“我前生不知作下甚業,以至今世遭許多磨難?如何又做恁般沒天理的事害人?這個斷然不去。”胡悅道:“娘子,我原不欲如此,但出于無奈,方走這條苦肉計,千萬不要推托!”瑞虹執意不從,胡悅就雙膝跪下道:“娘子!沒奈何將就做這一遭,下次再不敢相煩了。”瑞虹被逼不過,只得應允。胡悅急急跑向外邊,對眾人說知就里。眾人齊稱妙計,回覆朱源,選起吉日,將銀兩兌足,送與胡悅收了。眾光棍就要把銀兩分用,胡悅道:“且慢著,等待事妥,分也未遲。”到了晚間,朱源叫家人雇乘轎子,去迎瑞虹,一面分付安排下酒饌等候。

不一時,已是娶到。兩下見過了禮,邀入房中,叫家人管待媒人酒飯,自不必說。

單講朱源同瑞虹到了房中,瑞虹看時,室中燈燭輝煌,設下酒席。朱源在燈下細觀其貌,比前更加美麗,欣欣自得,道聲:“娘子請坐。”瑞虹羞澀不敢答應,側身坐下。朱源叫小廝斟過一杯酒,恭恭敬敬遞至面前放下,說道:“小娘子,請酒。”瑞虹也不敢開言,也不回敬。朱源知道他是怕羞,微微而笑。自己斟一杯,對席相陪。又道:“小娘子,我與你已為夫婦,何必害羞!多少沾一盞兒,小生候干。”瑞虹只是低頭不應。朱源想道:“他是女兒家,一定見小廝們在此,所以怕羞。”即打發出外,掩上門兒,走至身邊道:“想是酒寒了,可換些熱的飲一杯,不要拂了我的敬意。”遂另斟一杯,遞與瑞虹。瑞虹看了這個局面,轉覺羞慚,驀然傷感。想起幼時父母何等珍惜,今日流落至此,身子已被玷污,大仇又不能報,又強逼做這般丑態騙人,可不辱沒祖宗。柔腸一轉,淚珠簌簌亂下。朱源看見流淚,低低道:“小娘子,你我千里相逢,天緣會合,有甚不足,這般愁悶?莫不宅上有甚不堪之事,小娘子記掛么?”連叩數次,并不答應。

覺得其容轉戚,朱源又道:“細觀小娘子之意,必有不得已事,何不說與我知,倘可效力,決不推故!”瑞虹又不則聲。朱源到沒做理會,只得自斟自飲。吃勾半酣,聽譙樓已打二鼓。朱源道:“夜深了,請歇息罷!”瑞虹也全然不采。朱源又不好催逼,到走去書桌上,取過一本書兒觀看,陪他同坐。瑞虹見朱源殷勤相慰,不去理他,并無一毫慍怒之色。轉過一念道:“看這舉人到是個盛德君子,我當初若遇得此等人,冤仇申雪久矣!”又想道:“我看胡悅這人,一味花言巧語,若專靠在他身上,此仇安能得報?他今明明受過這舉人之聘,送我到此,何不將計就計,就跟著他,這冤仇或者到有報雪之期。”左思右想,疑惑不定。朱源又道:“小娘子請睡罷!”瑞虹故意又不答應。朱源依然將書觀看,看看三鼓將絕,瑞虹主意已定。朱源又催他去睡,瑞虹才道:“我如今方才是你家的人了。”

朱源笑道:“難道起初還是別家的人么?”瑞虹道:“相公那知就里,我本是胡悅之妾,只因流落京師,與一班光棍生出這計,哄你銀子。少頃即打入來,搶我回去,告你強占良人妻女。你怕干礙前程,還要買靜求安。”朱源聞言大驚道:

“有恁般異事!若非小娘子說出,險些落在套中。但你既是胡悅之妾,如何又泄漏與我?”瑞虹哭道:“妾有大仇未報,觀君盛德長者,必能為妾伸雪,故愿以此身相托!”朱源道:“小娘子有何冤抑,可細細說來,定當竭力為你圖之。”

瑞虹乃將前后事泣訴,連朱源亦自慘然下淚。正說之間,已打四更。瑞虹道:

“那一班光棍,不久便到,相公若不早避,必受其累!”朱源道:“不要著忙!有同年寓所,離此不遠,他房屋盡自深邃。且到那邊暫避過一夜,明日另尋所在,遠遠搬去,有何患哉!”當下開門,悄地喚家人點起燈火,徑到同年寓所,敲開門戶。那同年見半夜而來,又帶著個麗人,只道是來歷不明的,甚以為怪。朱源一一道出,那同年即移到外邊去睡,讓朱源住于內廂。一面叫家人們相幫,把行李等件,盡皆搬來,止存兩間空房。不在話下。

且說眾光棍一等瑞虹上轎,便逼胡悅將出銀兩分開。買些酒肉,吃到五更天氣,一齊趕至朱源寓所,發聲喊,打將入去。但見兩間空屋,那有一個人影。胡悅倒吃了一驚,說道:“他如何曉得?預先走了!”對眾光棍道:“一定是你們倒勾結來捉弄我的,快快把銀兩還了便罷!”眾光棍大怒,也翻轉臉皮,說道:

“你把妻子賣了,又要來打搶,反說我們有甚勾當,須與你干休不得!”將胡悅攢盤打勾臭死。恰好五城兵馬經過,結扭到官,審出騙局實情,一概三十,銀兩追出入官,胡悅短遞回籍。有詩為證:牢籠巧設美人局,美人原不是心腹。賠了夫人又打臀,手中依舊光陸禿。

且說朱源自娶了瑞虹,彼此相敬相愛,如魚似水。半年之后,即懷六甲。到得十月滿足,生下一個孩子,朱源好不喜歡,寫書報知妻子。光陰迅速,那孩子早又周歲。其年又值會試,瑞虹日夜向天禱告,愿得丈夫黃榜題名,早報蔡門之仇。場后開榜,朱源果中了六十五名進士,殿試三甲,該選知縣。恰好武昌縣缺了縣官,朱源就討了這個缺。對瑞虹道:“此去仇人不遠,只怕他先死了,便出不得你的氣;若還在時,一個個拿來瀝血祭獻你的父母,不怕他走上天去!”瑞虹道:“若得相公如此用心,奴家死亦瞑目!”朱源一面差人回家,接取家小在揚州伺候,一同赴任;一面候吏部領憑。不一日領了憑限,辭朝出京。

原來大凡吳、楚之地作宦的,都在臨清張家灣雇船,從水路而行,或徑赴任所,或從家鄉而轉,但從其便。那一路都是下水,又快又穩。況帶著家小,若沒有勘合腳力,陸路一發不便了。每常有下路糧船運糧到京,交納過后,那空船回去,就攬這行生意,假充座船,請得個官員坐艙,那船頭便去包攬他人貨物,圖個免稅之利。這也是個舊規。卻說朱源同了小奶奶到臨清雇船,看了幾個艙口,都不稱懷,只有一只整齊,中了朱源之意。船頭遞了姓名手本,磕頭相見。管家搬行李安頓艙內,請老爺、奶奶下船,燒了神福,船頭指揮眾人開船。瑞虹在艙中,聽得船頭說話,是淮安聲音,與賊頭陳小四一般無二。問丈夫什么名字,朱源查那手本寫著:“船頭吳金叩首。”姓名都不相同,可知沒相干了。再聽他聲口越聽越象,轉展生疑,放心不下,對丈夫說了,假托分付說話,喚他近艙。瑞虹閃于背后,廝認其面貌,又與陳小四無異,只是姓名不同。好生奇怪,欲待盤問,又沒個因繇。偶然這一日,朱源的座師船到,過船去拜訪,那船頭的婆娘進艙來拜見奶奶,送茶為敬。瑞虹看那婦人:雖無十分顏色,也有一段風流。瑞虹有心問那婦人道:“你幾歲了?”那婦人答道:“二十九歲了。”又問:“那里人氏?”答道:“池陽人氏。”瑞虹道:“你丈夫不像個池陽人。”那婦人道:

“這是小婦人的后夫。”瑞虹道:“你幾歲死過丈夫的?”那婦人道:“小婦人夫婦為運糧到此,拙夫一病身亡。如今這拙夫是武昌人氏,原在船上做幫手,喪事中虧他一力相助。小婦人孤身無倚,只得就從了他,頂著前夫名字,完這場差使。”瑞虹問在肚里,暗暗點頭。將香帕賞他,那婦人千恩萬謝的去了。瑞虹等朱源下船,將這話述與他聽了。眼見吳金即是陳小四,正是賊頭。朱源道:“路途之間,不可造次,且耐著他到地方上施行,還要在他身上追究馀黨。”瑞虹道:

“相公所見極明,只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睜,這幾日何如好過!”恨不得借滕王閣的順風,一陣吹到武昌!飲恨親冤已數年,枕戈思報嘆無緣。同舟敵國今相遇,又隔江山路幾千。

卻說朱源舟至揚州,那接取大夫人的還未曾到,只得停泊碼頭等候,瑞虹心上一發氣悶。等到第三日,忽聽得岸上鼎沸起來。朱源叫人問時,卻是船頭與岸上兩個漢子扭做一團廝打。只聽得口口聲聲說道:“你干得好事!”朱源見小奶奶氣悶,正沒奈何,今番且借這個機會,敲那賊頭幾個板子,權發利市。當下喝教水手:“與我都拿過來!”原來這班水手,與船頭面和意不和,也有個緣故。

當初陳小四縊死了瑞虹,棄船而逃,沒處投奔,流落到池陽地面,偶值吳金這只糧船起運,少個幫手。陳小四就上了他的船。見吳金老婆像個愛吃棗兒湯的,豈不正中下懷,一路行奸賣俏,搭識上了。兩個如膠似漆,反多那老公礙眼。船過黃河,吳金害了個寒癥,陳小四假意殷勤,贖藥調理。那藥不按君臣,一服見效,吳金死了!婦人身邊取出私財,把與陳小四,只說借他的東西,斷送老公。過了一兩個七,又推說欠債無償,就將身子白白里嫁了他。雖然備些酒食,暖住了眾人,卻也中心不伏。為此緣由,所以面和意不和。聽得艙里叫一聲:“都拿過來!”

蜂擁的上岸,將三個人一齊扣下船來,跪于將軍柱邊。朱源問道:“為何廝打?”

船頭稟道:“這兩個人原是小人合本撐船伙計,因盜了資本,背地逃走,兩三年不見面。今日天遣相逢,小人與他取討,他倒圖賴小人,兩個來打一個。望老爺與小人做主!”朱源道:“你二人怎么說?”那兩個漢子道:“小人并沒此事,都是一派胡言!”朱源道:“難道一些影兒也沒有,平地就廝打起來?”那兩個漢子道:“有個緣故:當初小的們雖曾與他合本撐船,只為他迷戀了個婦女,小的們恐誤了生意,把自己本錢收起,各自營運,并不曾欠他分毫。”朱源道:

“你兩個叫什么名字?”那兩個漢子不曾開口,到是陳小四先說道:“一個叫沈鐵甏,一個叫秦小元。”朱源卻待再問,只見背后有人扯拽,回頭看時,卻是丫鬟,悄悄傳言,說道:“小奶奶請老爺說話。”朱源走進后艙,見瑞虹雙行流淚,扯住丈夫衣袖,低聲說道:“那兩個漢子的名字,正是那賊頭一伙同謀打劫的人,不可放他走了!”朱源道:“原來如此!事到如今,等不得到武昌了。”慌忙寫了名帖,分付打轎,喝叫地方,將三人一串兒縛了,自去拜揚州太守,告訴其事。

太守問了備細,且教把三個賊徒收監,次日面審。朱源回到船中,眾水手已知陳小四是個強盜,也把謀害吳金的情節,細細稟知。朱源又把這些緣繇,備寫一封書帖,送與太守,并求究問馀黨。太守看了,忙出飛簽,差人拘那婦人,一并聽審。揚州城里傳遍了這出新聞,又是強盜,又是奸淫事情,有婦人在內,那一個不來觀看。臨審之時,府前好不熱鬧!正是: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卻說太守坐堂,吊出三個賊徒,那婦人也提到了,跪于階下。陳小四看見那婆娘也到,好生驚怪,道:“這廝打小事,如何連累家屬?”只見太守卻不叫吳金名字,竟叫陳小四,吃這一驚非小,凡事逃那實不過,叫一聲不應,再叫一聲不得不答應了。太守相公冷笑一聲道:“你可記得三年前蔡指揮的事么?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今日有何理說!”三個人面面相覷,卻似魚膠粘口,一字難開。

太守又問:“那時同謀還有李癩子、白滿、胡蠻二、凌歪嘴、余蛤蚆,如今在那里?”陳小四道:“小的其時雖在那里,一些財帛也不曾分受,都是他這幾個席卷而去,只問他兩個便知。”沈鐵甏、秦小元道:“小的雖然分得些金帛,卻不像陳小四墻間了他家小姐。”太守已知就里,恐礙了朱源體面,便喝住道:

“不許閑話!只問你那幾個賊徒,今在何處?”秦小元說:“當初分了金帛,四散去了。聞得李癩子、白滿隨著山西客人,販買絨貨;胡蠻二、凌歪嘴、余蛤蚆三人,逃在黃州撐船過活。小的們也不曾相會。”太守相公又叫婦人上前問道:“你與陳小四奸密,毒殺親夫,遂為夫婦,這也是沒得說了。”婦人方欲抵賴,只見階下一班水手都上前稟話,如此如此,這般這般,說得那婦人頓口無言。

太守相公大怒,喝教選上號毛板,不論男婦,每人且打四十,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當下錄了口詞,三個強盜通問斬罪,那婦人問了凌遲。齊上刑具,發下死囚牢里。一面出廣捕,挨獲白滿、李癩子等。太守問了這件公事,親到船上答拜朱源,就送審詞與看。朱源感謝不盡,瑞虹聞說,也把愁顏放下七分。

又過幾日,大奶奶已是接到,瑞虹相見。一妻一妾,甚是和睦。大奶奶又見兒子生得清秀,愈加歡喜。不一日,朱源于武昌上任,管事三日,便差的當捕役緝訪賊黨胡蠻二等。果然胡蠻二、凌歪嘴在黃州江口撐船,手到拿來。招稱:

“蚆一年前病死,白滿、李癩子見跟陜西客人,在省城開鋪。”朱源權且收監,待拿到馀黨,一并問罪。省城與武昌縣相去不遠,捕役去不多日,把白滿、李癩子二人一索子捆來,解到武昌縣。朱源取了口詞,每人也打四十,備了文書,差的當公人,解往揚州府里,以結前卷。朱源做了三年縣宰,治得那武昌縣道不拾遺,犬不夜吠,行取御史,就出差淮揚地方。瑞虹囑付道:“這班強盜,在揚州獄中,連歲停刑,想未曾決。相公到彼,可了此一事,就與奴家瀝血祭奠父親,并兩個兄弟。一以表奴家之誠,二以全相公之信。還有一事,我父親當初曾收用一婢,名喚碧蓮,曾有六個月孕,因母親不容,就嫁出與本處一個朱裁為妻。后來聞得碧蓮所生,是個男兒。相公可與奴家用心訪問。若這個兒子還在,可主張他復姓,以續蔡門宗祀,此乃相公萬代陰功!”說罷,放聲大哭,拜倒在地。朱源慌忙扶起道:“你方才所說二件,都是我的心事。我若到彼,定然不負所托,就寫書信報你得知。”瑞虹再拜稱謝。

再說朱源赴任淮揚,這是代天子巡狩,又與知縣到任不同。真個:號令出時霜雪凜,威風到處鬼神驚。其時七月中旬,未是決囚之際。朱源先出巡淮安,就托本處府縣訪緝朱裁及碧蓮消息,果然訪著。那兒子已八歲了,生得堂堂一貌。

府縣奉了御史之命,好不奉承。即日香湯沐浴,換了衣履,送在軍衛供給,申文報知察院。朱源取名蔡續,特為起奏一本,將蔡武被禍事情,備細達于圣聰。

“蔡氏當先有汗馬功勞,不可令其無后。今有幼子蔡續,合當歸宗,俟其出幼承襲。其兇徒陳小四等,秋后處決。”圣旨準奏了。其年冬月,朱源親自按臨揚州,監中取出陳小四與吳金的老婆,共是八個,一齊綁赴法場,剮的剮,斬的斬,干干凈凈。正是: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還不報,時辰未到。

朱源分付劊子手,將那幾個賊徒之首,用漆盤盛了,就在城隍廟里設下蔡指揮一門的靈位,香花燈燭,三牲祭醴,把幾顆人頭,一字兒擺開。朱源親制祭文拜奠。又于本處選高僧做七七功德,超度亡魂。又替蔡續整頓個家事,囑付府縣青目。其母碧蓮一同居住,以奉蔡指揮歲時香火。朱裁另給銀兩別娶。諸事俱已停妥,備細寫下一封家書,差個得力承舍,赍回家中,報知瑞虹。

瑞虹見了書中之事,已知蔡氏有后,諸盜盡已受刑,瀝血奠祭。舉手加額,感謝天地不盡!是夜,瑞虹沐浴更衣,寫下一紙書信,寄謝丈夫;又去拜謝了大奶奶。回房把門拴上,將剪刀自刺其喉而死。其書云:“賤妾瑞虹百拜相公臺下:

虹身出武家,心嫻閨訓。男德在義,女德在節;女而不節,行禽何別!虹父韜不戒,曲糵迷神。誨盜亡身,禍及母弟,一時并命!妾心膽俱裂,浴淚彌年。然而隱忍不死者,以為一人之廉恥小,閤門之仇怨大。昔李將軍忍恥降虜,欲得當以報漢;妾雖女流,志竊類此。不幸歷遭強暴,衷懷未申。幸遇相公,拔我于風波之中,諧我以琴瑟之好。識荊之日,便許復仇。皇天見憐,宦游早遂。

諸奸貫滿,相次就縛;而且明正典刑,瀝血設餉。蔡氏已絕之宗,復蒙披根見本,世祿復延。相公之為德于衰宗者,天高地厚,何以喻茲。妾之仇已雪而志以遂矣!失節貪生,貽玷閥閱,妾且就死,以謝蔡氏之宗于地下。兒子年已六歲,嫡母憐愛,必能成立。妾雖死之日,猶生之年。姻緣有限,不獲面別,聊寄一箋,以表衷曲。”

大奶奶知得瑞虹死了,痛惜不已,殯殮悉從其厚。將他遺筆封固,付承舍寄往任上。朱源看了,哭倒在地,昏迷半晌方醒。自此患病,閉門者數日,府縣都來候問。朱源哭訴情繇,人人墮淚;俱贊嘆瑞虹節孝,今古無比。不在話下。

后來朱源差滿回京,歷官至三邊總制。瑞虹所生之子,名曰朱懋,少年登第,上疏表陳生母蔡瑞虹一生之苦,乞賜旌表。圣旨準奏,特建節孝坊,至今猶在。

有詩贊云:

報仇雪恥是男兒,誰道裙釵有執持。堪笑硁硁真小諒,不成一事枉嗟咨。


上一章  |  醒世恒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