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個飛機去明朝第74章 儲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開個飛機去明朝 >>開個飛機去明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章 儲君

第74章 儲君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28日  作者:我是鋼筋工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我是鋼筋工 | 開個飛機去明朝 

作者:我是鋼筋工

來自于

就這樣,試探結束。

朱常淵得出的結論是,無論以后誰接任自己的位子,朱慈烺都不可能有活命的機會!

泰正元年后半年的事情很精彩,像是演了一出規模宏大的宮廷劇。

首先,老福王朱常洵的次子,也就是曾經那個弘光朝廷的皇帝朱由崧的弟弟朱由渠,突然之間就被過繼到了皇帝朱常淵的名下,成為了朱常淵的兒子。

這件事如果發生在一般的百姓家中,就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情,只要過繼的雙方家人你情我愿,就是老天爺也不會阻攔。

但是放在皇室的話,就有些詭異了。

皇帝要過繼兒子,那么只有一個訊息,就是皇帝可能意識到自己生不出孩子了。

再結合朱常淵現在已經是二十三歲的年齡,后宮已經有了一后五妃,卻沒有一個子嗣的情況,這足以讓文武百官腦補出許多東西了。

皇帝沒有能力,皇帝生不出孩子。

這都沒有關系,歷史上沒有子嗣的皇帝也不是沒有,多著呢。

過繼一個孩子過來沿襲江山,也沒有關系,當年南宋開國皇帝趙構、后周開國皇帝郭威,都是過繼的別人家的兒子,不也一樣可以完成江山大統嗎!

但是朱常淵不一樣。

按道理來說,他有一個堂弟朱常寧,即便百年以后不將位子傳給堂弟,也應該將堂弟的兒子過繼到自己名下,即便不把堂弟的兒子過繼過來,那么他還有很多堂弟,渤海王的王室還有諸多男丁。

為什么要把朱由渠弄過來?

百官不理解,朱常寧就更不理解了,于是乎,朱常寧帶領文武百官幾次三番上書皇帝,要求他不要過繼朱由渠。

朱常淵何等的強勢,百官對于他來說只是擺設。所以,朱常淵僅用四個字“此朕家事”就堵住了他們的嘴巴。

這場鬧劇中。最高興的就是朱由渠了!

他是福王的兒子,當年萬歷天子在的時候,就無數次的想把太子給換掉,改立朱常洵為太子。可是大明百官的戰斗力實在是爆表,就連強橫如神宗皇帝的人也沒能成功的改換掉太子。

但是,有一次福王家來了一個仙風道骨的道士,跟在福王屁股后面說他們家當出天子。果不其然,后來福王的庶長子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新的皇朝。做了天子。

可惜,朱由崧的天之子位并不穩固,才做了堪堪半年的光景就被朱常淵砍掉了腦袋。

這次,大明新君竟然過繼他為皇子,這就不能不讓朱由渠想到他家族的故事了。

坊間早就傳說當今天子天矮,無法生育,此時此刻,朱由渠是徹底的信了。而且,對于自己家的那個天子傳說再一次充滿了信念。

事情真的像他想象的那么順利,到了京師以后。得到了朱常淵和皇后的熱情迎接,然后就直接將他安排在了東宮之中。

這還不止,將朱由崧安排進入東宮的第二天,就開始慌慌忙忙的幫他選妃。

第三天,朱常淵在朝堂上親自提出來要冊立朱由渠為皇太子!

朱由渠的心里都樂開了花。

只不過冊立皇太子之事事關重大,百官又不同意了。

候恂、劉宗周、嚴宏、孔和等十一閣臣聯名上奏:陛下過繼皇子可,冊立皇太子亦可,但古語有云:宜擇其賢者而立之。今皇子朱由渠,貌雖端良,然品行不佳。望陛下優選宗室子弟。如宋高宗之故事!

宋高宗當年過繼冊立的時候,并不是僅僅只過繼了一個皇子,而是一下子弄來了兩個,也并不是如朱常淵這樣急匆匆的冊立太子。而是觀察了好多年,認為哪個比較合適當皇帝然后再冊立。

朱常淵一如過去強勢,甩了甩袖子說道:“此事朕意已決,就冊立朱由渠為皇太子,時間就定在冬至之日!”

可惜,不知道是老福王家沒有當皇帝的命。還是有什么別的無法預料的原因,皇子朱由渠在過繼給朱常淵一個月之后,突然莫名其妙的死了。

太醫院來人珍視一番,給出了一個非常荒謬可笑的結論:過勞死!

好吧,朱由渠由于高興過度,再加上朱常淵給他準備的眾多美女,以及宮中某個太監****塞個他的偉哥,終于讓這個比朱常淵還大一歲的兒子精盡人亡。

百官嘆息,然后各自都松了一口氣。

他們認為朱常淵現在應該不會再折騰了吧,然而,這僅僅只是折騰的開始。

真正的折騰還在后頭。

死了“兒子”,朱常淵沒有半點悲憤的情緒,而是平平淡淡的和平時一樣上班,下班。可是某一日上班,他突然又想到了這個夭折的孩子,含著淚說道:“皇子朱由渠,尚未冊立皇太子而夭折,朕甚為心痛,禮部應擬其謚號,按天子之禮葬之!”

下面的百官這次很聽話,反正大明有的是錢,國庫里的銀子由于對外掠奪和對內革新的緣故,已經遠遠的超出了歷代明帝國的N多倍,你想怎么玩怎么玩,不就是個天子之禮么?干了!

故皇子朱由渠,謚號“懷明太子”,以天子之禮葬入陵墓,其陵曰:殤陵!

本以為過繼風波應該畫個句號了,可是,朱常淵真正的大招這才剛剛開始!他的坑也才剛剛挖好。

群臣還沒跳呢他怎么可能停止戰斗!

泰正元年十二月初三,皇帝朱常淵突然讓曹化淳對朝臣宣讀一份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故懷明太子由渠,好學不倦、敦信仁厚,本為天之寵兒,無奈早夭,朕痛心疾首,每每夜不安眠!”

“太子之子朱慈烺,日表英奇,天資粹美。朕以太祖皇帝之故事,冊其為皇太孫!欽此!”

曹化淳讀完詔書,下面的百官臉上一愣一愣的!

而且,所有的官員都朝為首的十一名閣臣的臉上瞅了過去,都很好奇這種荒唐的圣旨內閣是如何審核通過的。

立前明皇帝崇禎的兒子朱慈烺為皇太孫,這尼瑪不是胡鬧嗎?

其實,最驚訝的不是下面的那些官員,恰恰是閣臣。

十一名閣臣心里明白,這份詔書,本就是朱常淵自己炮制出來的,沒有和內閣的人打任何招呼。

“陛下!”劉宗周說道:“臣以為此舉大為不妥,故太子朱慈烺雖。。。”

“大膽!”劉宗周還沒說完,曹化淳就指著劉宗周的鼻子說道:“劉大人,怎可直呼太孫殿下名諱!”

候恂一臉的懵逼。

這,太子的事情剛剛完畢,怎么就跳出來個皇太孫,朱慈烺什么時候變成朱由渠的兒子了,這似乎也沒有通報百官啊!

當然了,那個時候朱由渠也不是皇太子,如果朱慈烺真的過繼給朱由渠的話,這不用通報似乎也說得通。

只是,唉!

候恂突然明白了朱常淵的用意。

其實之前所謂皇太子朱由渠云云,都是幌子,朱常淵真正的目的還是在朱慈烺身上。

“陛下!”劉宗周還要說。

“大膽!”曹化淳再次上前想要阻攔。

朱常淵說道:“曹愛卿退下,劉大人是內閣重臣,有話自然可以說。”

“陛下!”劉宗周跪倒在地,說道:“此冊立詔書事關重大,內閣事先并不知聞,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劉宗周咚咚咚的將頭磕的鮮血四濺。

朱常淵說道:“劉大人切勿如此,只是不知道朕的這封冊立詔書有何不妥?朕不是要故意瞞著內閣,而是朕以為,這種事情內閣會完全同意朕的做法。”

“陛下!”候恂佝僂了身子出列,奏報道:“冊立皇太孫之事,于禮不合!”

“有何于禮不合?”朱常淵從龍椅上站起來,說道:“當年太祖皇帝的時候,皇太子朱標亡,建文帝不也被冊立為儲君了嗎?”

“但。。。”

“諸卿有何疑問?”朱常淵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說道:“懷明太子雖然在冊立之前殤,可其終究為太子,朱慈烺過繼其名下,就是他的兒子,朕以太祖皇帝之舊事,完全合情合理!”

百官這是才想到,朱常淵原來是給他們挖了那么大一個坑。

“可是陛下,朱慈烺乃是前明太子,是烈皇帝之遺骨,臣擔心陛下千秋萬歲之后,基業不穩!”

“放心!”朱常淵甩了甩袖子說道:“不會的,真的憲法你們也看到了,自朕以下,皇帝皆不會干預朝政!國家有你們這些大臣來治理,何談基業不穩之說?”

“朕意已決無需再論,冬至之日冊立皇太子祭天大典改為冊立皇太孫祭天大典,一應物事皆不可少,典禮務必要辦的風風光光,如果哪里出現一絲一毫的問題,朕唯你們禮部是問!”

群臣不會如此容易屈服,但是,朱常淵同樣不會屈服。

當然了,面對自己的屬下,他不會做出舉刀亂殺人的舉動,不管怎么說,下面的臣子雖然和自己的意見不統一,可也都是為了自己的天下著想。

朱常淵干了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出家!

老子不干了,皇帝你們去干,我要出家做和尚!

他還煞有介事的跑到了嵩山少林寺,做出一副我要出家你們別攔我的舉動。

于是乎,百官不得不屈服!同意冊立朱慈烺為皇太孫。

這一仗,又是朱常淵贏了,但是贏得有些不輕松,差點跑到廟里當和尚了。(未完待續。)xh:.126.81.50

(梧州中文臺)

《》僅代表作者我是鋼筋工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我們立刻刪除,的立場致力于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臺。

,謝謝大家!


上一章  |  開個飛機去明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