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劍分說第791章 書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道劍分說 >>道劍分說最新章節列表 >> 第791章 書院

第791章 書院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1日  作者:羊羽公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羊羽公 | 道劍分說 
手機閱讀

快速導航

分類頻道


作者:羊羽公書名:類別:其它類型更新時間:18/04/2015:39:18字數:32

寰宇諸天,修行之輩猶如過江之鯽多如牛毛,一世元神者又有幾何?道門雖有三世元神的說法,可修行三世,十有八九依舊不成元神。

孔圣這一手文氣圣丹,出神入化,洗練心性,升華智慧,破心相魔劫也若等閑。元神無望者,聽聞此丹,勢必寤寐求之。可是以丹藥成就的元神,畢竟是旁門左道,一生終將止步于元神真形,不得寸進。除非是孔圣化道,后人才有出路。

丁奉著眼萬界,任何一位元神大能背后皆有玄奇,真正平凡出生的人,不知要輪回幾世才能有一回機遇。所以像是韓琳兒這般,出生不凡,元神有望的人物,反而是一抓一大把。出生平凡又有望元神的,幾乎不存在。

一方宇宙的修行全然把持在各方勢力之中,所以有不少韓琳兒這般從未經歷多少磨難的仙門二代,如今她單槍匹馬,闖蕩天下,丁奉擔心她會因此失去赤誠之心,這才有心一試。

不過丁奉的擔憂明顯是多余的,韓琳兒一撇嘴:“說和沒說,有什么兩樣。”她父母皆是元神,又是通天道嫡脈。韓琳兒可謂天之驕子,且非仗勢欺人之徒,心如赤子,不然也不會深得羅真君喜愛。

唯有一點不足,韓琳兒修行至今,歷練過少,這得歸結于宗門保護過度。而羅真君名揚寰宇,脫離宗家,憑借一己之力把苦界道場經營的妥妥當當。門中出了不少元神弟子,如今又當上了通天本宗的大掌教,原本沒落的羅家又緩緩興起。足見其本領不凡,不應該會犯這點錯誤。

丁奉因而得名‘小掌教’,這名聲一來是因為他執掌角宿雙星,二來卻是因為三代弟子當中只有丁奉一人算是正宗。秦道衣直到如今,下落不明。李笑劍,孟浩然,蕭遙三人皆有去處,不算是通天道的真正門人。

如今丁奉元神合道,聲名顯赫,這方宇宙任誰都聽說苦界道場出了個合道的三代弟子。雖然丁奉不算個合格的掌教,可法力修為卻是實實在在的,但比之面面俱到的羅真君就要遜色些許了。

正因羅真君教授弟子無數,豈會看不出韓琳兒弊病所在?正因如此,丁奉微有遲疑:“揣度羅真君的心意并非良策,羅真君有羅真君的辦法,我有我的主張。”

拿定主意,丁奉處在江淹屋內不走,韓琳兒疑惑道:“怎還不動身去尋那位?”她知曉丁奉不想插手俗物,所以方才撇個一干二凈,與江淹了斷因果。

丁奉摩挲著下巴,成算在心:“何必這般麻煩?這錦盒上有那人留下的法力,他自會派人前來接我倆。”韓琳兒一歪腦袋,還有狐疑,可未等她開口,丁奉又道:“嘿,我答應過不插手這事,但你沒有。正好,江淹這一劫就由你來擋了。”

韓琳兒輕哼一聲,知道丁奉把她給算計了:“那你怎么不問過我答不答應!”

對此,丁奉一笑而過,并不作答。韓琳兒心知肚明,丁奉早掐準了自己的心思,不會拒卻。韓琳兒只有扭過頭去,不再去看丁奉那張令人生氣的臉。

丁奉有意歷練韓琳兒,圣界恰巧兼具天時地利人和,是一處絕佳的歷練之地:“當時掌教放任韓琳兒西行,似乎也有磨練她的意思在。我這樣做,到底還是合了羅真君的心思。”對丁奉而言,羅真君無疑是一位榜樣。只是丁奉模仿不來,更不會去模仿,他自有主意和手段。

江淹一事,看似只是一汪池塘,實則深不可測,關乎圣界局勢。韓琳兒固然有韓禮庇護,有種種寶物護身,甚至有羅真君親自種下的手段,可圣界千古大陣亦是玄奇。丁奉深思熟慮,不會真的撒手不管,放任她自由。韓琳兒一旦涉足,還需點到為止。

此地是儒道的地界,一切皆調度有方。江淹未離去多久,便有一隊人馬前來。五個血氣充盈的衙役,,走起路來,虎虎生風。放在凡俗,算是一等一的好手。只是儒道國度不興武道,他們在這并沒有什么地位,反而要以一位面黃肌瘦,體虛羸弱的年輕人馬首是瞻。

五人跟在這位書生身后,不敢逾越半步。這黃臉書生行步之間,清風吹拂,輕托身形,不費力氣,一步就能踏出好幾丈,好比世間頂尖的輕功,令五位壯漢艷羨不已。

這五位衙役中為首的那位,年近半百,因習武的緣故,體魄健碩。只是修行不得法,又無天材地寶滋潤,看上去像是個七八十歲的老頭。外壯內虛,年歲越高,這一身強健的體魄反而成了累贅:“習武不如從文,修習武道,肉身是第一要義。只有那些世家子弟才用得起滋補肉身的湯藥,武功一日千里,可是人家只把習武當成玩耍。唉,畢竟文能提筆安天下,乃至成圣,誰又會去修習武道呢?”

四圣地位超然,圣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所創辦的‘書院’,更是天下士子心目中的圣地,武者同樣如此。畢竟書院搜羅佛魔道妖神鬼儒七道,修行完善,只是選拔弟子資質太過嚴苛。每十年才招收一次弟子,每次只招收三人,至今為止,鮮有破例。

七大國則為這三個名額爭破了腦袋,最后共同商議,每十年送去百人,以供書院挑選。囊括大半個大千世界才挑選出一百人,自是經過重重篩選,是人中之杰,七國菁英。在這基礎之上,得以進入書院的三人,必然出類拔萃,卓乎不群。

書院當中也有爭斗,這千百年來,孟浩然繼位大司命,儒道一脈蒸蒸日上,而道門一脈則顯沒落。自然而然,圣界儒道門生的地位提升,隱居七脈之首。

這六人不管不顧,沖向江淹居所,也不個商量。在他們看來,捉一個毫無勢力的童生,簡直易如反掌,根本不需要費什么功夫。

黃臉書生使了個眼色,三個衙役便狠狠撞開大門,兇神惡煞的沖了進去,大聲喝道:“江淹,何在!”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上一章  |  道劍分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