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第六百零四章 忠義難兩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我為王 >>隋末我為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四章 忠義難兩全

第六百零四章 忠義難兩全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11日  作者:吳老狼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吳老狼 | 隋末我為王 
目錄

目錄

小貼士:頁面上方臨時書架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五顏六‘色’的旌旗遮蔽山川,褐‘色’的塵煙彌漫天地,塵煙下,總兵力超過十一萬的竇建德大軍沿著驛道,分為三隊齊頭并進,騎著高頭大馬的騎兵居前開路,兩側步兵隊列整齊,在荒原草地上踩出兩條不亞于驛道堅實的道路,后方運送糧草軍械的輜重車輛密密麻麻,連綿數里,走在中間的是衣甲最為鮮明的竇建德中軍,而中軍隊伍最中間的,又是竇建德的御輦和他的‘侍’衛隊伍,還有大夏朝廷的文武百官。隨夢小說,,最新章節訪問:。

戴金盔披金甲坐在八匹白馬拉乘的‘精’美御輦上,統帥著規模如此龐大的軍隊御駕親征,意氣風發的竇建德當然是感覺自己要多風光有多風光,要多得意有多得意,還突然在御輦上無緣無故的放聲大笑,開懷之至,左右好奇問起竇建德的開心時,竇建德如此答道:“朕在笑那陳應良‘奸’賊不知死期將近,更在笑那陳賊聞知朕親提三十萬大軍南征討伐于他時,不知將要驚慌成什么模樣。”

“至少是‘尿’‘褲’子吧,聽說那‘奸’賊的身體不是很好,說不定還有可能當場嚇昏過去!”竇建德的麾下也不乏阿諛諂媚之輩,馬上就有馬屁‘精’大聲附和。聽到這話,竇建德更是放聲大笑,夏廷文武百官也是紛紛大笑出聲,甚至就連素來不太喜歡參合這種事的李密也是如此,笑得還比誰都開心。

李密笑的當然不是死對頭陳喪良,而是他現在的主子金車御輦上的大夏皇帝竇建德,吃過見過的李密也一眼看得出來竇建德無故大笑的真正原因——世代務農的泥‘腿’子,沒受過什么良好教育,靠機緣和運氣在短短數年中成為一方霸主,新近還登基稱帝,突然暴發成了這樣,換了誰都會得意忘形,不可一世。沒有效仿隋煬帝出巡時用黃沙墊道,彩綢包樹,都已經算是竇建德頭腦還剩最后的清醒了。

“還真有點象以前的我。”

笑完后,李密又忍不住在心里輕輕的嘀咕一句,因為李密事后追悔,發現自己在鼎盛時也曾犯過得意忘形的‘毛’病,拒絕采納裴仁基等人的逆耳忠言,偏聽偏信輕敵大意,這才給了世充創造翻盤奇跡的機會。同時李密在這方面也無比欽佩自己的死對頭陳喪良,同是赤貧出身,不管在什么時候,陳喪良都始終保持著冷靜頭腦,好‘色’卻不貪戀,貪權也不濫用,強盛后仍然能夠保持謙遜,擅長采納臣下直諫忠言,從不輕敵更從不頭腦發熱!

所以李密也不止一次的下定決心,將來自己如果真的還能東山再起,重現鼎盛時的輝煌,那自己一定要學陳喪良,而不再做從前的自己和現在的竇建德!

竇建德是在三月二十八日這天出的兵,為了報臨汾大戰的一箭之仇,也為了乘勢吞并窮途末路的王世充殘部和中原地盤,竇建德幾乎是把他所有的家底都給了搬了出來,步騎主力十一萬,再加上新依附的李密殘部兩萬余人,夏朝廷這一次投入中原戰場的總兵力幾乎接近十四萬,越來越變得好大喜功的竇建德也把大手一揮,決定將軍隊規模號稱為三十萬,帳面兵力的數字也變成了僅僅號稱八萬的隋軍兵力三倍還多,因此在宣傳上也很是占了一些口頭便宜。

反對竇建德直接出兵洛陽的宋正本腦袋落地后,夏朝廷中已經找不出半點聲音反對竇建德大軍取道魏郡汲郡直接南下,大軍所到之地,郡縣城池無不開城迎接,確實受過一些竇建德恩德的地方百姓也紛紛焚香拜道,攜壺擔漿恭祝竇建德旗開得勝,早日平定這人命賤如豬狗的烽煙‘亂’世。因此竇軍的推進速度也非常之快,十一萬大軍僅用三天多點時間就推進到了魏郡鄴縣城下,距離黃河已經只剩下三四天的路程。

然而就在這時候,王玄應派來的求援使者也帶了東征隋軍兵臨虎牢關城下的消息,隨同竇軍南下的鄭軍使者王琬和長孫安世不敢怠慢,立即拜見竇建德懇請竇建德立即出兵一支,幫助虎牢關守軍抵御隋軍進攻。李密和竇軍大將范愿、胡大恩等也紛紛建議先派一支騎兵南下,火速趕往虎牢關參戰,鼓舞虎牢關守軍士氣和確保進兵道路暢通無阻。然而竇建德問明東征隋軍不過三萬多人后卻這么說道:“用不著先派偏師南下,朕的大軍最多再有四天就可以抵達黃河,再用一天時間渡河,然后便可一舉全殲陳賊偏師。”

聽到竇建德這話,已經‘摸’透了竇建德‘性’格脾氣的李密立即閉上了嘴巴,不再說一句發一言,范愿和胡大恩等人卻不肯罷休,堅持又請竇建德趕快分兵。可惜竇建德卻把眼睛一鼓,喝道:“急什么?難道虎牢關連五六天時間都堅持不了?現在就馬上分出騎兵南下,陳賊偏師看到朕的軍隊旗幟,提前退兵跑了,再想把陳賊軍隊的偏師和主力一起殲滅,不是要難上許多?各個擊破的戰術,難道你們沒有聽說過?”

范愿等將這才無奈閉嘴,也紛紛在心里郁悶說道:“如果宋正本和王伏寶還在就好了,他們一個敢言敢諫,敢觸逆鱗直諫到底,一個擅長奔襲突擊,倒是眼下最適合的先鋒人選。”

李密當著竇建德的面不肯多說一言半語,可是回到了王伯當和王玄策等心腹面前后,李密卻是冷笑連連,道:“昔日項羽棄關中回彭城,韓生笑他沐猴而冠,象只戴了帽子的獼猴,今天這句話用來形容竇建德也是半點不差——一舉全殲陳賊偏師,這句話也虧他竇建德匹夫說得出來!陳賊這支偏師既然敢繞過洛口倉直取虎牢關,說明這支偏師中定然是強將‘精’兵云集,戰力強大而不懼兩線作戰。正面‘交’戰,竇建德這十幾萬烏合之眾能否取勝都還是未知之數,竟然還敢放出狂言來一舉全殲這支陳賊偏師,可笑!”

“恩師,既然你很清楚這支陳賊偏師不容小覷,那你為什么不力勸竇建德先派騎兵增援虎牢關?”王伯當疑‘惑’問道:“虎牢關地勢重要,只有確保關城在手,竇建德的援軍才可以直接開抵洛陽城下,給我們的死敵陳應良‘奸’賊制造最大的麻煩啊?”

“你想讓為師象韓生一樣,被竇建德活生生烹死嗎?”李密苦笑反問,又嘆道:“竇建德這個土包子小人得志,已經聽不進任何逆耳忠言了,雖然為師也很清楚有確保虎牢關在手,才可以借竇建德之手把陳賊削弱更多,但是沒辦法,竇建德這個匹夫聽不進勸,只能是隨他去,也只能是祈禱虎牢關那邊能夠堅持到竇建德匹夫抵達,別被陳賊偏師提前攻破。”

說罷,李密又冷笑道:“不過也沒關系,反正竇建德能夠救出王世充與我們無關,他被虎牢關擋住后無法直抵洛陽,我再自告奮勇去中原諸郡替他組織舊部前來助戰,說不定成功的把握還更大一些。”

事實證明,竇建德如果立即就派出騎兵南下增援虎牢關的話,夏鄭聯軍應該很有希望保住虎牢關,竇建德在四月初二的下午午就收到虎牢關遇襲的消息,而東征隋軍是直到初四的凌晨才靠內應幫助殺進虎牢關,并且直到初四接近正午才真正拿下虎牢關全城,所以如果竇建德能夠搶先派出騎兵南下,夏軍騎兵急行而進,無論路程和時間都完全有希望搶先一步趕到虎牢關,破壞陳喪良的奪關計劃。

然而很可惜,天公佑惡不佑善,竇建德還只是稍稍輕敵了一下,馬上就給了陳喪良可乘之機,再到四月初五時,虎牢關已經淪陷的消息就又被送到了竇建德面前。竇建德目瞪口呆之余也簡直把腸子悔青,但是這世上什么‘藥’都有就是沒有后悔‘藥’,無可奈何之下,竇建德也只能是匆匆把文武百官召集到雕龍畫鳳的御輦前,與眾人商議下一步的進兵機會。

商議時,有人提議繼續南下,乘隋軍立足未穩的機會趕緊奪回虎牢關,重新打通進兵洛陽的大路;也有人提議改道西進,去攻打遠不及虎牢關堅固的臨清關,進兵河陽威‘逼’隋軍主力北線,‘逼’迫隋軍主力分兵抵御也伺機取道軹關進兵河東,各說各有的道理,爭議許久都沒有定論。已經有些后悔自己輕敵的竇建德一度動搖想去打臨清關,無奈王琬和長孫安世等人卻在他的面前磕頭號哭不止,不斷哀求他繼續進兵虎牢關,先救已經被關‘門’打狗的王玄應和鄭軍命根子洛口倉,然后再救洛陽,又把竇建德求得重新動搖。

關鍵時刻,李密再一次用事實證明了他的寬宏大度和以德報怨不在虛偽做作的偽君子陳喪良之下,站了出來力勸竇建德繼續直取虎牢關,還振振有辭的說道:“陛下,我軍直取虎牢關其利有三,第一是把握極大,眼下鄭國太子王玄應的兩萬多軍隊仍然還在洛口倉中堅持,可以配合我軍夾擊立足未穩的陳賊軍隊,我軍迅速奪回虎牢關的把握遠比奪取臨清關的把握更大。”

“第二是確保獲得洛口倉的糧草供給大軍,減輕大夏百姓的錢糧負擔,并且把賊軍各個擊破!陛下之前就說過,如果能把陳賊東進偏師殲滅,將極有利于我軍再破陳賊主力,現在陳賊雖然僥幸拿下了虎牢關,但我們把陳賊軍隊各個擊破的希望仍然還存在。且鄭**隊至今都沒有確認陳賊到底是否就在東征軍中,若陳賊真在虎牢關,那么陛下不僅可以把陳賊軍隊各個擊破,甚至還大有希望擒賊先擒王,搶先擒殺陳應良‘奸’賊本人!”

“還有第三!”滔滔不竭的說到這,李密頓了一頓,還向竇建德拱手行禮,恭敬說道:“陛下,恕臣下說一句不吉之言,就算我軍最終奪不回虎牢關,直接進兵虎牢關也仍然對我軍而言利大于弊。因為陛下屯兵虎牢關城下后,馬上就可以堵死陳賊軍隊的出關東進道路,不給陳賊乘機擴張的機會,然后陛下只需要分出少許偏師,便可一舉吞并黃河南部十二郡的郡縣土地,飲馬長江,繼西取荊楚,把陳賊困死在中原腹地,進可圖謀關中,退可與陳賊平分天下,豈不妙哉?”

李密都把甜言蜜語說到這一步了,竇建德那里還有繼續猶豫不決的可能?重重一拍龍椅后,竇建德像模像樣的大喝道:“愛卿之言,正和朕意!傳旨全軍,繼續南進,渡黃河直取虎牢關,不給陳賊軍隊以喘息之機!”

就這樣,在進兵道路已經被隋軍扼住咽喉的情況下,竇建德大軍仍然向著虎牢關開拔了。王琬和長孫安世等鄭軍使者對此感‘激’不盡,也再一次攜重禮來到了李密的面前感‘激’他的以怨報德,并且懇求李密繼續勸說竇建德務必要奪回虎牢關,救回危如累卵的洛口倉和增援洛陽城,李密一口答應,也破天荒的收下了同為死敵的王世充軍禮物。

見李密終于收下了自軍的貴重禮物,王琬和長孫安世一起大喜,還道以后再求李密幫忙把握更大了。王伯當和王玄策等李密心腹卻對此大‘惑’不解,剛送走了王琬二人,馬上就一起向李密問道:“魏公,你以前不是從來不收王世充匹夫的禮物嗎?怎么今天破了這個例?”

“我們馬上就要走了,還未必能先回白馬與楊積善會合,缺路費更缺軍費,所以只能收下。”李密不動聲‘色’的答道。

“我們馬上就要走了?什么時候?”王伯當大吃一驚。

李密點點頭,很是輕松的說道:“就在這兩三天內,過了黃河,我就去見竇建德,讓他準許我去梁陳譙彭招募舊部兵馬前來助戰,乘機脫身,也永遠不回竇建德帳下了。”

“魏公,這么急?”王玄策萬分驚訝的問道。

“必須得這么急。”李密冷笑答道:“如果不抓緊時間,搞不好我就會有危險了。”

王伯當和王玄策聽了更驚,趕緊又問原因時,李密笑笑,說道:“今天我力勸竇建德繼續進兵虎牢關,純粹就是胡說八道為了給我自己爭取機會,虎牢關竇建德拿不回來,久攻不下竇建德肯定要拿我出氣,也肯定會調遣我在白馬的嫡系參戰,到時候不但我危險,我最后那支嫡系隊伍也肯定得傷亡慘重。所以,我只能是盡快脫身,不能繼續立于危墻之下。”

無比想把李密腦袋送給陳喪良當重逢禮的王玄策不肯死心,又問道:“魏公,你覺得竇建德拿不回虎牢關?”

“當然拿不回來。”李密笑著說道:“虎牢關是什么地形,難道你們不清楚?陳賊軍隊只需分出少許力量,就可以輕松擋住竇建德的軍隊,乘機騰出手來收拾洛口倉王玄應,洛口倉再被攻破,竇建德就更沒機會拿下虎牢關了。而且陳賊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只守虎牢關不理洛口倉,竇建德匹夫為了破城必然‘逼’迫王玄應出兵夾擊洛口倉,到時候陳賊再想在野戰中干掉王玄應,就更是易如反掌了。”

“恩師高明,我們是不能在虎牢關等死,必須盡快脫身。”王伯當趕緊點頭,然后又有些擔心的問道:“恩師,但如果竇建德不肯答應怎么辦?”

“從竇建德最近對我的態度來看,應該希望很大。”李密自信的回答,又微笑說道:“而且我們還有一個辦法,王琬那些匹夫手里有的是金銀珠寶,又著急去救王世充,我只要對他們解釋清楚我去征募舊部參戰對他們的有利之處,他們必然會出錢出力收買竇建德麾下那幫土包子幫我說話。有這些土包子幫忙,以竇建德的軟耳根子,想不答應都難。”

王伯當一聽大喜,趕緊稱贊恩師高明,王玄策默不作聲,心中不知道在盤算什么,李密還道王玄策是在害怕,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放心,本公有這個把握,你對本公忠心耿耿,待本公東山再起后,必然不會虧待了你。”

說罷,李密還從王琬等人送來的金銀珠寶中挑選了幾件最貴重的,一分為二賞給了王伯當和王玄策,王伯當和王玄策一起謝過后,再看著手里的貴重珠寶,王玄策心中突然閃過了一個驚人念頭,也迅速咬牙下定了決心…………

是夜,竇建德大軍駐扎于衛縣北郊過夜,王玄策找了一個借口離開了李密營帳,假意在營中游‘蕩’,反復確認了身后沒有被人跟蹤后,王玄策悄悄溜到了竇建德的御營后‘門’,表明身份懇求拜見竇建德,御營衛士當然不肯替位卑職微的王玄策通報。然而王玄策卻迅速拿出了李密白天賞給他的珠寶,塞進了后‘門’‘門’官的手中,恭敬說道:“將軍,請務必稟報陛下一聲,就說卑職有十萬火急的機密大事稟報于他。陛下如果不見,小人馬上轉身就走,陛下如果覺得小人冒犯他的天威,要把小人斬首示眾,小人也絕不怪你。”

看在貴重珠寶的份上,又聽王玄策把話說得這么嚴肅鄭重,后營‘門’官還是將信將疑去做了通報,結果已經準備入睡的竇建德開始還真有些發怒說朕怎么可能什么人都見?然而聽清楚了是李密的機要秘書王玄策請求晉見后,竇建德還是疑心大起,也立即下旨召見——在‘亂’世中,竇建德要是連這么點的警惕心都沒有,也活不到今天和‘混’不到這個地步了。

很快的,王玄策就被領到了竇建德的寢帳中,見面后,竇建德喝問王玄策求見何事,王玄策不答,只是張望左右,竇建德會意,又說道:“說吧,這里都是朕的心腹衛士,不會有人走漏消息。”

“謝陛下。”王玄策恭敬道謝,又無比嚴肅的說道:“陛下,卑職在向你稟報一件機密大事之前,還請你答應卑職,聽完了卑職的稟報,立即將卑職斬首處死!”

“為什么?”竇建德萬分糊涂了。

“因為,卑職要行不義之事!”王玄策叩首說道:“卑職即將說起之事,如果不向陛下稟奏,便是不忠,但卑職向陛下稟奏此事,又是不義,忠義難以兩全!然而卑職本是降吏,‘蒙’陛下圣恩保全‘性’命,又得享陛下俸祿衣食,理當向陛下盡忠,所以卑職無計可施,只能是先向陛下盡忠,然后再請陛下處死卑職,以治卑職的不義之罪!”

竇建德臉上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稍頓了頓才說道:“說吧,把你的忠貞之言盡管說出來,讓朕決定是應該治你的不義之罪,還是應該寬恕赦免于你。”

重要聲明

本站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屬個人行為,與立場無關。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進行處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導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負任何責任。

admin#suimeng(替換#)

湘ICP備11006904號12015 


上一章  |  隋末我為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