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煤炭飛第三百七十四章 愚公移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讓煤炭飛 >>讓煤炭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四章 愚公移山

第三百七十四章 愚公移山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06日  作者:兵家傳人  分類: 都市 | 鄉土 | 兵家傳人 | 讓煤炭飛 

但方大軍卻不知道,就是這一款桑塔納到了九十年代初,價格能突破二十萬大關,而那時首都的月平均工資,也才兩百元,不吃不喝,要干上七八十年,才能買得起這么一輛車。

計劃經濟的時候,想買車買不到,剛到市場經濟,買車這塊真正開放了,絕大多數人又買不起了,真正的私家車普及,華夏還有很多年路要走。等到大城市真正普及了,又需要搖號了,不遙號的地方,又要限號了,買了車,一個星期至少有一天不能上路,悲劇的私家車路程……

方大軍有心想修建一棟大廈,全家人住在里面,最好是能四代同堂,估計得修電梯樓了。或是買下一條街道,整條街都是他的家人,但這也只是想一想罷了。

李玉蘭默認有王英的存在,而王英也不在乎名分,但不代表兩人能在一個屋檐下相處,而金池就更不用說了,她有她的驕傲和矜持。

算上王敏,他已經有四個老婆了,按他的戰斗力,目前還能頂得住,任重而道遠啊!

小月兒滿兩歲,在家好好熱鬧了幾天,而后就忙于工作了,首先在去年插旗公社,現在已經不能叫公社了。

北斗的編制也發生了變化,首先,北斗正式恢復了鎮的編制,因為這個地區的經濟發達,不光有水泥廠,還有煤礦作為產業,每年的稅收都不少。

跟著平安公社并進了北斗鎮。角山公社變成了角山鄉,前進和吉祥公社合并成了一個鄉,前進公社取消。然后八一和插旗公社,合并了,取消插旗編制,改成八一鄉。

但編制取消了,當地老百姓對于公社的稱呼依舊沒有變。另外就是生產大隊成了村。每個村又分成很多組,每個組又有幾乎人家,生產隊長依舊有,每月有非常少一點工資。主要是負責傳達上面的政策,發發文件什么的,每個村也多了一個抄電表的人。

而電費的價格有所下降。從之前的兩毛多,降了一半下來。不過依舊時常斷電,這并非是因為供電不足,也因為電力設施太垃圾,大風一吹,或是老化了,就會造成某一段地區斷電。煤油燈依舊很堅挺。蠟燭還沒普及。

北斗之前是七個公社,現在成了一個鎮,三個鄉,仍然還是區。人口略有增長,主要是偷生的太多了。

方大軍在今年,突然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打算愚公移山,干出一件愚蠢的事情。那就是想把角山鄉轉化成鎮。

按照后世普通鎮的面積來說。目前北斗區有些過大了,以他的估計,很可能到時候會把吉祥、前進的地盤,砍一部分到新場鎮去。新場的地盤接著往下砍。

因為現在是十二個區,以后會變成接近二十個鎮,每個區的地盤都會挪一些出來。

他若是把角山升級成為鎮,那么北斗地區就會變成雙鎮。往后就不需要砍面積出去。若是他不干這事,到往后區公所取消之后,現在的八一鄉以及角山鄉,都會合并進北斗鎮里面去。

等到有一天。角山的煤炭開采光了,賺了錢多半會跑城里去干其它生意,而窮困的依舊會窮困,哪怕他在角山招了不少工人,但卻無法全部招收完。即便全招完了,那角山也變成了空山,成為十室九空的局面,那是他萬萬不肯見到的。

所以,他想在角山的忠勇村修建一條長約十公里的車道,外加角山到北斗五公里的道路,總計十五公里,一直通往下面射虹鎮。

然后廢棄之前北斗到射虹的道路,往后兩個鎮之間的來往,包括過路的客車等,都會到角山來繞一圈,路程會多出五公里,但若是把公路修好了,那么交通時間,其實差不多,甚至還能節省,耗費的只是一點點油費。

但這樣一來,將給角山創造未來,哪怕煤炭挖光,工人下崗,但交通發達了,編制又成了鎮,那么隨便搞點什么都能掙到錢,角山的人也不去到外面去,在自家門口就能自給自足。

這個事情,不光是修路這么簡單,還有配套設置,各個單位的入駐,其余設施的修建等等,這將是一個遠大的工程,靠他一個人,投資根本就收不回來。

而且這條路,他打算打造成全直線通道,并且是一次性上四車道,這將占用不少土地,甚至是直接戳穿橫阻的山脈。

他計算了一下,大約要花掉一百五十萬左右,從水泥上,他個人分紅那部分,能省上十萬元。若是說通了縣人民政府,大約還能節省三十萬左右的資金。

而若是說通了鄉親們,又能節省二十萬左右的人工費,可這,還需要九十萬,而這錢,若是在一兩年內湊不出來,那么到時候隨著物價的上漲,建造花費又會提高。

這九十萬,他用在其余地方,比如購買地皮,擴大業務,多年后,會得到更多的回報。一時間陷入了兩難之中。

角山目前也就六百戶,哪怕每戶出一百元,也才湊集六萬的資金,根本就沒意義。

另外他也有一個私心,他知道后世高速公路的大概規劃路線,可以借著這次修路,讓往后角山能與高速路出口對接,那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但至少有個奔頭,成了高速路出口,角山的情況馬上又會不一樣。

最后,方大軍決定,87年這一年,去掙到更多的錢,用外面掙到的錢,來反哺角山,作為穿越者,他覺得人生確實也應該做這么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既然穿到了這里,那么在能力范圍內,就應該試著去改變這里,隨著角山的一改變,那么北斗其余地方同樣會受益。周圍的片區也是一樣。他開了頭,修路的就會越來越多,要致富就得先修路。

另外有一件事,水泥廠的二期工程,終于在去年年底動工了,他讓鄰居一家遷去了樓板廠,而原來的房屋給拆了,今年計劃把房屋和他目前的房子修建在一處,組成一個超級大院子。

隔壁修建成三層樓,到時候他家的房屋,帶上院子,占地會有一畝半,這才足夠使用。這點花費,相比修公路來說,只是毛毛雨。

原本想把李玉蘭娘倆接到外面住一段時間,現在李玉蘭懷孕了,到是不好奔波了,而他也要去賺錢,以往覺得賺的錢已經夠用,漸漸變得懶惰了不少,但現在為了角山這件大事,他又有了目標。

今年的計劃賺到超過三百萬的現金,固定資產的漲動不計算在內,去年他掙了差不多百萬,但也花掉了大部分資金,錢賺錢,就容易了。手下的業務也越來越多,固定資產也變多了。

卡車已經多達十五輛,面包車十輛,摩托車近百輛,三輪車近四十輛,省城的鋪面也變多了,多了十五家服裝店。

剩余的資金,正計劃修建電飯鍋廠,這次他把廠房定在了省城,隨著賺錢的途徑、市場,漸漸移到省城后,他也有必要去打通關系,建立一個廠子,勝過在省城開設無數鋪面。

因為廠子才是實打實的堅挺物,不光能解決工作崗位,還能給政府創造稅收,以及政績。

通過幾年的研究,他終于自主突破了其中的技術關鍵,內膽那塊解決了,可以生產電飯鍋和電炒鍋,以及其余鍋爐用品。

所需的設備,也在籌集到中,資金差不多全到位了,下一步就是走上正軌。現在上馬電飯鍋貌似有點遲,但其實不然,大約要九十年代中期,電飯鍋才能普及到鄉鎮去,當時的價格在八十元左右。現在賣五十元一個,完全不是問題。

而成本價大約在十五元左右,若是終端銷售,能吃下兩倍的利潤,這也是他第一次進入生產制造行業。


上一章  |  讓煤炭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