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煤炭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九八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讓煤炭飛 >>讓煤炭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九八六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九八六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01日  作者:兵家傳人  分類: 都市 | 鄉土 | 兵家傳人 | 讓煤炭飛 
方大軍在仁義也沒閑著,作為衛生棉的配套,他需要一個衛生紙加工區,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四大發明,設備到是簡單了。

可他要求比較高,最后用了十萬來作為預算,包括設備,生產車間等花費,主要是生產廁紙、白紙、紅紙、黃紙、衛生紙。

黃紙和廁紙最廉價,目前市場上都是論斤算,相當粗糙,基本上是用稻谷草作為原料,雜細胞多,濾水性差,成紙伸縮率大,質脆,撕裂度較低。輕輕拍一下,都能看見紙屑飄散在空氣中。

草類造紙三大原料,稻谷草最差;麥稈算不錯,濾水性較稻草漿好,成紙較堅挺,透明性也較高;龍須草最好,可惜當地的環境沒有龍須草。

不過他可以選擇用木漿,相比之下又要比草漿更好。

也必須用到木漿,因為衛生棉的原料之一就要用到木漿制品。

稻谷草和麥稈在仁義都是當成了柴火來用,收購價可以忽略不計,木材他承包了幾萬畝的山脈,準備開砍了,不過砍了之后會種上。每砍伐一棵樹,都會到林業局交稅。最后產品出來,也會給政府交稅。加上他在當地的勢力,完全不是問題。

仁義的山脈太多了,能開采的樹林也太多,不缺原料。

黃紙,也就是祭祀用的,粗糙品,論刀算,生產出來是大紙鋪墊,一刀下去,就是一疊。不過他出產是按斤算,這個沒難度,小作坊都能出貨。原料稻谷草。

紅紙。略微要好一點。麻煩在于要染色。這是用于喜事,比如對聯、紅包等,用得不多,可家家戶戶都會用。原料麥稈。

白紙,也可以稱為書畫紙,打印紙,主要是用于單位與高年級的學生出貨,價格高。缺點就是現在市場小。原料木材。

廁紙不用說了,價格也低,這個主要是看推廣,推廣得好,到是能薄利多銷。原料稻谷草。

最后的衛生紙,才是值錢的東西,但也分了品質好壞,比如后世小餐管用的衛生紙,幾乎都是用廢紙加工而成,小作坊只需要十幾個平米的場地。兩個工人就夠了,把廢紙粉碎。用小設備加工一下就成,這也是論斤算,其實這種紙沒有品質保證,用來擦嘴,嘴是擦干凈了,可衛生上面卻毫無保證。

他要生產的當然是高檔包裝衛生紙,如卷紙、抽紙、餐巾紙。原料木材,分針葉木(松木、衫木、柏木等),與大葉木(桉木、樟木等),看當地樹木的情況來取用。

至于能不能賣出去,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前期的投入夠用了,但要完成全年的生產計劃需要一百二十萬左右,總利潤應該在八十萬到一百萬。這是指差不多賣光的情況下,若是悲劇,等于虧本上百萬。

頂著的壓力也不算小啊,其余亂七八糟的業務不談,現在主要搞的業務有服裝廠、百貨店、煤炭相關、以及衛生紙張相關。

工人已經在招收了,暫定四百個工人,每月的工資就要上萬,加上亂七八糟的福利,住房、伙食、工齡等,要近兩萬才能搞定,全年下來就是二十萬,真虧了,那就真的要砸鍋賣鐵來度過難關了。

一百二十萬,只是保證一年的正常生產和開支,銷售方面的資金,還得另外算。

這也算是他迄今為止,動靜搞得最大的一次。

五十畝地已經拿下,工廠正在抓緊時間修建,也請了外面來的專業人員,因為對車間的環境要求比較高,首要就是衛生。

生產許可這些已經在辦理了,由政府在幫忙辦理,因為想收他的稅。

資金當然是不夠的,他現在總共就六十萬,還差了一半的缺口,但目前起步已經夠用了。三十萬購買生產線,十萬修建廠房,十萬搞衛生紙相關,剩余的十萬,足夠兩個月的生產原料,以及工人工資開支。

到了第三個月才會用到剩余的資金,若是效益好,第三個月回籠的資金就能頂上,滿足生產開銷。若是頂不上,那么就只好選擇貸款,因為到那時候,估計也不好吸引投資了。

其實真正好的辦法,就是現在忽悠大批的個人以及單位來入股,單位入股和政府入股是兩個概念,不用擔心被吞并。

但他想把這塊掌握在自己手中,因為風險過大,所以需要他來當獨裁者,這點極為重要。

若是效益好,在讓大家來當代理商,讓大家都有錢賺,他也可以減少銷售壓力,那才是皆大歡喜的事情,他也不想砸掉現在的金字招牌。

所以把想投資的單位和個人叫到一起,說明了里面的情況,也許下了以后賺錢了就批貨給大家的承諾云云。把這些人想投資的人勸了回去。

拿地的資金,以及一些能賒帳的地方,全部都先欠著,拖上幾個月在說。

時間轉眼到了夏季,麥子也收割了,而后是玉米、稻谷、紅薯……

桑塔納轎車上市了,國家定價為六萬,他稍微遲疑了一下,因為當時資金有些緊張,但三個月后,價格居然變成了六萬六。

這下方大軍趕緊出手了,因為也通過縣政府排到了號,現在不買,那就浪費了,總算是到手了一輛私家車。

綠皮的,上面是大眾的標志,外形很是硬朗,是jeep那種硬朗,當然,這只是指感覺,外形當然是有巨大區別的。

桑塔納現在算是一枝獨秀,一直到九十年代捷達、富康出現后,才漸漸抵擋住了勢頭。

桑塔納在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基本除了幾款有限的進口轎車外,幾乎是沒有市場對手的;計劃經濟時代,汽車屬于生產資料的指令性計劃,價格由國家統一定價,然后以物資調撥的形式進行分配。

若是沒有縣政府的指標,他個人在現在86年,根本就買不到桑塔納,哪怕是有錢也不行。別人即便心動高價,也不敢貿然轉手賣給他。

車到手了,成了縣里的獨一份,這次方大軍沒要司機,自己開了好幾個月,才過了熱情,也算是步入了領導行列。這車沒找司機,一直是他自己開,若是遇到走長途,才會安排另外的司機幫忙開,開長途也很累人啊。

到了八六年底,桑塔納的價格已經突破了八萬,一年之內整整漲了兩萬,實在是因為供不應求,逼得國家調整價格了。

方大軍也變相節省了一萬多元。而現在的修車有點奇怪,竟然是按小時來算價,到是便宜。不過隨著車輛的增加,就會多出很多私人修車店了,特別是摩托車,時常需要修理,還有卡車。

桑塔納的質量算是很強悍,這車用十幾年都能堅挺,當然中間肯定會出問題,用于維修。

車是好車,就是乘坐的人太少了,所以,他又購買了三輛大發面包車,這車出廠價是兩萬八,這個價格放到二十幾年后,都能買到質量更好的面包車了,如五菱、長安、小康等牌子。

但現在就是這么貴,想買還都不容易。面包車相比桑塔納算是好的,因為是民用微客,所以限制沒那么大,他搞了三輛,一分錢都沒便宜,沒辦法計劃經濟就是如此,價格是國家定的,你愛買不買。

四輛車,總共花了十五萬,一輛大發給了金池,作為省城所用。一輛給了王英,變相成了市里用車。

還有一輛給了肖霞安排,本來他想賣四輛大發,拿一輛給父親開,結果父親對開車有恐懼感,別說開,連學都不敢學,到是喜歡上了去年買的cj50摩托車。

所以就給取消了,反正他自己開著一輛桑塔納,家里人要用車也方便。

薛小麗在他家,也長期住了下來,薛父母一直在省城接受治療,有很大的希望生育,若是能成,到時候也會來仁義。外面也一直沒公布薛小麗的真實身份,就這樣達到了平衡,到也不錯。

薛小麗沒讀過書,一時也不知道安排什么職位,以后在說吧,家里多養個人,對他來說毫無壓力。

ps:今天就一章,慢慢寫完后面的章節。(。。)

2011()拒絕彈窗免費閱讀


上一章  |  讓煤炭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