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福星大事記80、徐徐拉開的大幕(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福星大事記 >>戰國福星大事記最新章節列表 >> 80、徐徐拉開的大幕(下)

80、徐徐拉開的大幕(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冬天里的熊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冬天里的熊 | 戰國福星大事記 
第六卷誰家天下

第六卷誰家天下

京都的公卿代表團如期抵達了大阪,不過考慮到兩地距離的因素,要想不如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現在朝廷因為天下安定的關系暫時已經無憂無慮,對于某些湊熱鬧的事情自然是樂于參加的。

最近一段時間里,確切地說是從的擊敗“猴子”掌握京都開始,我和朝廷之間的關系一直相當融洽。這固然是因為我主觀上對朝廷上下進行了一番“改造”,但朝廷那邊的客觀條件也是不容否認的。

從平源爭霸的年代起,朝廷就基本喪失了權力,但是很多的天皇和公卿并不甘心于這種局面,進行了一系列明里暗里的抗爭。可抗爭結果更加令人感到泄氣,廉倉時曾經有一位天皇號召討伐幕府,結果無一人響應,幕府執政北條氏卻以清君側的名義輕易聚集起了十萬大軍。

理想固然是崇高的,但是現實畢竟是殘酷的,自最后一位“有志氣”的后醍醐天皇失敗以后,朝廷喪失了所有抗爭的力量和勇氣。等到發生了應仁之亂以后,幕府的大將軍都過起了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生活,朝廷上下的生死自然沒有人再理會。

生存是最基本的人生要求,那時皇室和公卿們只怕每天都在為有一口飯吃,不受血光之災而虔誠祈禱,更高的追求早已見不到了影子。

現在朝廷中的人絕大部分都經歷過當年的苦難歲月,很知道該如何珍惜眼前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對于我基本上是懷了一種感激的心情,同時對戰爭和動亂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本能恐懼。這使我的管理更加容易,因為至少在眼下這批人里沒有誰有過高的政治愿望。

不過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著的,人更加是如此。

也許在過了三十年或者五十年之后,吃著飽飯長大的人們會逐漸忘卻曾經有過的災難與痛苦,那時候在祖先榮耀和高貴血統地燃燒下,誰也不知道他們又會生出什么樣的想法。看來我得增加一條家訓。定期的對皇室與公卿們敲打敲打。

這次代表朝廷到大阪來祝賀并觀禮的公卿,一共有五個人,領銜出來的是已經進階為從一位右大臣的菊亭晴季。再往下還有一條內基、山科言繼、鷲尾隆康和西洞院時通。這里面有我熟悉的,也有沒打過交道的,不過至少已經看不見我反感地人了。

“真是了不起,了不起呀!”看著屋子里華麗的陳設與裝飾,菊亭晴季一邊贊嘆一邊輕輕地鼓著掌,表現出了一種發自內心的崇拜之情。“到底是諸星殿下。居然建立起了一座如此壯觀的城堡。不愧是百年難遇安定天下的大英雄、大豪杰,一出手就是空前絕后的大手筆!”

“菊亭閣下過譽了,兩位陛下可還安好!”我在謙虛地欠身同時,十分關切地問到。

“好,一切安好!只是十分掛念諸星殿下……”菊亭晴季親密地拉住我的袖子,十分懇切地說道:“上皇與天皇陛下常常對我說起,只是因為有了諸星殿下才結束了這百年亂世。為人切不可忘本,諸星殿下可是皇室和朝廷的大恩人呢!”

“感謝陛下圣明,諸星清氏實在是慚愧無地!”為了表示心情我站起身想著京都方向施禮,菊亭晴季也配合著急忙扶住了我。

一番做作的虛客套之后。雙方的交談也隨便了起來。對于彼此地需要也都是相當了解地,所以表明態度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鷹司閣下和我都已經去過聚樂第了,并且把大致的情況上奏給了兩位陛下!”菊亭晴季向我堆起了一臉笑容。既是討好又有點兒表功地意思。“上皇陛下聽了我等奏報之后還落了淚,言道‘經歷了著許久的亂世之后’終于又見到了諸星殿下這樣的忠臣!,我等聽了這樣的話,再想想當年細川、三好的橫暴,也是不盡潸然淚下。到底是陛下虛懷若谷,也唯有如此才會出現諸星殿下這樣的治世賢臣!”

“也才有菊亭閣下這樣的王佐之臣吧!”我也半是恭維半是玩笑地說了一句。

說這句有些諷刺的話并不是因為我有什么不滿,相反對于菊亭晴季反而會令我感到輕松,也就是僅僅排在正親町季秀之后,比對著二條晴良舒服不少。

這個人雖然是有些貪財,但是并不能算過份。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話會直接向你張嘴,不過真要是駁回了幾次要求卻也不會讓他覺得丟臉。因為現在正親町季秀的身份特殊,已經逐漸淡出了(當然主要也是不缺這仨瓜倆棗了)某些事務,所以那些很一般地話我就直接交代給了他。

“諸星殿下實在是抬舉我了,只是如果朝廷允許的話我倒是樂得放開!”菊亭晴季果然絲毫也沒覺得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地向我表示道:“如今隨著天下的安定,市井日益繁榮了起來,各地藩國使者甚至南蠻的商人、僧侶在京都也是絡繹不絕。朝廷上下迎來送往添了不少花費,加上物價高漲日子還真是不好過啊!”

“哦……”雖然早就知道會是這樣。但還是令我有些錯愕。這次在大阪會發生什么事情,他們來參加的這場會議會是什么內容,難道他心里就一點兒沒個數嗎?

“連菊亭閣下都是這個樣子,我們這樣位階朝臣的日子就更加可想而知了!”山科言繼立刻跟了上來,也不等我表態就苦著一張臉抱怨到。“如今南自九州北至蝦夷的全部國土,莫不重新歸于王道正統,這一切全都是諸星殿下您的功勞。上皇與天皇陛下也十分關心四海百姓的生計,只是因為某些問題不得已……”

我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因為各人地客觀立場不同,因而對待同一個問題的態度極有可能大相徑庭。就比如眼下的推舉征夷大將軍的這件事情,面前的這幾個公卿根本沒有當作一回事。這兩個人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就是兩個字——要錢!

雖然生活已經比過去吃不飽飯時好了許多,但是人心總是不能夠滿足的,隨著局面的安定市場上如潮水用來了大量外地,乃至南蠻的各種新奇貨物,像菊亭晴季這樣貪圖享樂的人怎么可能不眼饞呢!

我對皇室和朝廷自然是不錯的,除了每年五萬石的常例之外,對那些合我心意的人還有大量饋贈。不過這話也得兩說著,這五萬石里既要保證皇室的開銷還包括有品階公卿的俸祿,這樣算下來分到百多個公卿手里也就沒有多少了,那些沒什么外塊的公卿甚至還趕不上混得比較得意的下級武士。

山科言繼就更不必說了,這個閑不住的文人公卿想要“公費旅游”了!現在肚子里有食這些人就想要感悟傷懷了,邊上的鷲尾隆康也是同一類人。

“這也卻是我考慮不周了,枉負了圣上的期望!”我卻不想在這些問題上糾纏,至少現在對我的意義不大。“天下初定不宜加重百姓們的負擔,我回頭會和信清商量,每年再從諸星家直轄領地的收成里,貢獻三萬石給朝廷,算是我們的一點心意!”過年還得發一回紅包,我現在要辦這么大事情樂得廣結善緣,而且既然給了也不好厚此薄彼。“陛下委派庭臣巡視各方也是常情,我會知會各地守護恭謹迎候的!”

“如此就謝諸星殿下了!”菊亭晴季和山科言繼連連道謝,其他幾個人也是面露喜色。在他們來講此行最大的任務已經完成,其他只剩些順情說好話的輕松事。

“諸位閣下,此番前來兩位陛下還有什么圣諭要教訓清氏嗎?”看著他們夜樂夠了,我問出了心中的話。

雖然我也相信如今無論我說出什么樣的話,朝廷都會原方不動地重復一遍,但我還是想聽聽他們的腦子里到底是如何判斷的。畢竟無論皇室還是公卿都已經在政治的風風雨雨中鍛煉了上千年,我的閱歷和他們這種傳承比起來畢竟是還顯得有些稚嫩了。

“事情?……還有……是有事情!”菊亭晴季猛然拍了拍腦袋,好像對那里面的工作效率很不滿意。“上皇和天皇陛下一再表示,為了天下萬民的福祉一定要全力支持諸星殿下的諸多善政。諸星殿下的仁心義行理應行布天下,如果能夠為你掃清一些道路,我等一定竭盡全力!”

“果然是這樣!”我在心里暗暗點了點頭,朝廷的反應果然沒有出乎我的預料。

這些墻頭草果然憑借本能選擇了依附強者,在他們看來武家心目中的那些“大義”實在是一錢不值。不過這也正好,因為他們真的會盡心竭力地替我引導輿論,因為在他們眼里我這個人就是天下安定的保證。

“如果天下人都能知道我這番苦心就好了,可惜未必盡是如此!”我決定繼續點一點他們目前的阻礙,免得他們一旦到了會上手忙腳亂。“我諸星清氏出身微末,原本不足以當大事,但逢亂世不敢有退避存身的私念。現在就有人借此指責我暗懷僭越,實在是冤枉得很,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辯解!”

“啊……公道自在人心,諸星殿下不必為些許小事煩惱!”菊亭晴季好像剛想起來我不是平、源后裔這件事,不過還是滿不在乎地說道:“世事人為,何況諸星殿下的這番功業所有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鷲尾隆康忽然接口說道:“數百年前朝廷恩遇武家本是為了天下安定,后來世人拘于形式實在是本末倒置。不過是一個稱謂而已,亦或可以有‘大司馬’之類……有什么不對嗎?”他忽然發現所有人都在用一種怪異的目光看著他。


上一章  |  戰國福星大事記目錄  |  下一章